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70後姐弟隱居茶山,造出一片避世秘境,詩酒琴茶逍遙人生

70後姐弟隱居茶山,造出一片避世秘境,詩酒琴茶逍遙人生

人在情在,人走茶涼

有多少人,從無話不談到無話可談;有多少緣,從一朝相逢到一夕離散。

70後姐弟隱居茶山,造出一片避世秘境,詩酒琴茶逍遙人生

隱居茶山,開民宿、採茶、制茶、品茶,以茶會友、遠離世俗,他們,對茶有著赤子之心,亦將日子過成了詩。

山靜似太古,

水緩入心田。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這裡是「三教聖地」武夷山,

佛家在此開壇講經,

道家在此隱居避世,

儒家在此講學授課。

不過,這裡最負盛名的,

卻是漫山茶田和茶農世家。

他是岩韻先生,

武夷山腳下的世家茶農,

自幼和姐姐在漫山茶田中長大,

也是琴痴一枚。

她是覺雲居士,

岩韻先生的姐姐,

從小就跟隨父母採茶制茶。

茶香醉人,制茶卻異常艱辛,

時光流轉,很多年輕人不忍辛勞,

離開大山,留在都市。

不過,對於姐弟兩人,

這漫山茶香卻早已融入生命,

不可分隔。

品茶如人生,

先苦後甜,尤有回甘,

而制茶更是如此。

每天,日昏而起,

要趕在最好的時辰,

才能採到最鮮嫩的茶料。

而采來的新茶要儘快完成

篩選、萎凋、揉捻、

發酵、證明、烘乾等一系列過程,

秉持著對每一顆茶葉的負責,

一切全部使用手工製作。

一畝畝茶田化為根根茶葉,

工序繁複,可想而知,

不過,當清茶煮過三巡,

香氣四溢時,一些辛勞都是值得。

也正因為

姐弟倆對茶的這份赤子之心,

許多人都慕名尋來,品茶做客,

把這裡當做繁忙工作中的避世之作,

烹茶煮水,便能清談過三更。

多年來,

兩人一直在外奔波,

宣傳著武夷山的茶文化。

久而久之,

逐漸萌生出一個念頭,

「何不在這片武夷山水間,

建一處以茶會友,

遠離世俗的隱世天地。」

2015年,

岩韻先生回武夷山採茶,

在三姑山下蘭湯村,

偶遇到這間民居,

便喊姐姐回到家鄉。

三面環山,一面臨水,

村莊中田園茶道遍布四周。

從屋前院落俯瞰而去,

漫山茶樹,雲霧繚繞,

還有那不急不緩的鄉間氣息

瞬間走進了兩人的內心。

屋子建於七十年代,

但用料紮實,一磚一瓦保存極好,

一扇舊窗,一把舊椅,還有門前青石墩,

總能勾起曾今的兒時記憶。

於是,改造時,

保留了舊屋中諸多元素,

又結合地勢,

將四面瑰美收容其中。

幾個月後,

隨著腦海中的構思一點點實現,

在武夷山腳下,

這片清凈天地逐漸成型。

姐弟二人給這裡起名,

叫做「茶隱山房」,

以茶會友,隱逸塵世。

踱步鄉間土石小路,

從滿目蒼翠的茶田中穿行而過,

一座原木、山岩、粗瓦融合的屋宇

出現在眼前,這裡就是山房所在。

推開院門,走入其中,

淡淡的茶香縈繞鼻尖,

視野也隨之豁然開闊。

下沉的亭台,無邊際水池,

還有雲霧繚繞的遠山緩緩展開。

翻卷的雲霧倒映水面,

片片荷葉托起嬌嫩蓮花骨朵,

清風拂過漫山茶田,席捲茶香而來,

生出侘寂之美。

而沿著汀步小路,

踩在水中置石之上,

日出日落都可以入池映畫,

放眼四周,茶田翠意映入眼帘,

頓時心神舒暢。

由此踱步走入屋中,

移步換景,視野隨之收束,

但並不顯局促,

原本分隔房間的牆體全部打通,

空間格外通透。

少有的牆體上,

也巧妙進行了鏤空布置,

視線穿過其中,

與屋外的茶園、雲煙融為一體。

行到這裡,不用主人指引,

茶香就是最好的嚮導,

沿著濃郁的茶香穿過老木門,

便走進古典雅緻的茶室,客廳。

中式的精緻典雅,

與清水泥牆面的古拙素凈,

融合得恰到好處。

各種制式的茶具隨處可以見,

濃茶中最常使用是黑樂碗,

薄茶的茶碗則可素可艷。

沖泡,遞接,致意,品飲,

一應器具都準備齊全。

還有精心烘焙的自家新茶,

席地而坐,或者三五好友聚集,

無論走到哪裡,總有好茶相伴。

若是趕上好時候,

還能聽岩韻先生談上一曲,

在琴音中,細品覺雲居士親手煮茶。

大紅袍、老樅水仙、

正山小種、金駿眉,

皆是來自武夷山最好茶山場,

無一不是精品。

山房品茗並不額外收費,

姐弟二人還會慷慨饋贈好茶與人,

只為客人感受每一滴茶的甘醇芬芳。

沿著樓梯,踱步而上,

便是山房的客房所在,

為了將最美的武夷山景收入屋內,

姐弟二人只辟出5個房間。

每一間都正對茶山蒼翠,

近觀遠眺,都心曠神怡。

屋內裝飾、擺件,

以竹木與原木為主,

取之大山,撫摩上去質樸純粹,

有著會呼吸的溫度。

茶座自然也是房間必備,

布置在臨窗觀景處,

窗外綠意盎然,杯中一汪甘泉。

在這樣的天地中,

除去茶香,其餘點綴都是多餘,

一床,一桌,一椅,

便得人生至味。

走到盡頭,

還布置出一方挑台,

玻璃做頂,通透明亮卻能避風雨。

夜色中,

一盞竹木燈盞置於一旁,

約好友對坐其中,

夜色,清風,明月,

再多的煩心事都跑到腦後。

物慾縱橫的時代,

我們做什麼都希望快一點,

每日在工作、生意中奔波。

但靜下來,慢下來就會發現,

眼前的茶,對坐的人,

便是天地。

文章來源:網路

圖片:部分源於網路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茶姐推薦

父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下輩子,都不會再見了!

你太精,我太傻,不適合一起玩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道 的精彩文章:

養壺的三重境界:壺即禪,禪亦壺
茶葉防癌直接證據已被查出!
不費茶,水要對
水為茶之母:水質對於茶的重要性
鄭和竟然不姓「鄭」?哪些人名被我們誤解了千年?

TAG: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