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越貴的茶越好?3分鐘教你選出好茶

越貴的茶越好?3分鐘教你選出好茶

許多茶友在選茶的時候喜歡追求「貴茶」,他們認為一分錢一分貨,越貴的茶口味一定越好,就算不能長期購買,也想有機會嘗嘗鮮。也有茶友購茶是為送人,現在越來越多的高價茶,除了滿足人們對口感的需求,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喝茶的好處有很多,抗癌、減肥、暖胃、抗衰老、提神益身......只是,茶葉種類繁多,綠茶、紅茶、青茶、白茶、黃茶、黑茶......這麼多茶都一樣嗎?

五顏六色的茶有什麼區別?

根據製作工藝和發酵程度,茶分為6類,分別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和黑茶。

綠茶:不發酵

綠茶多以嫩茶葉為原料,經過高溫「殺青」,短時間內降低各種酶的活性,沒有經過發酵,經揉捻、乾燥製成,所以更好保留了本色,呈現出「綠葉綠湯」。

白茶:輕微發酵

白茶同樣採用春季的綠葉為原料,僅經過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多酚類物質氧化緩慢而輕微,產生的有色物質少,茶湯會呈現出淡綠色或淡黃色。白茶分為福建白茶和雲南白茶。

黃茶:輕發酵

黃茶原料有嫩葉也有老葉,經過殺青和悶黃工藝,多酚類物質氧化、葉綠素降解,呈現出「黃葉黃湯」。

青茶(烏龍茶):半發酵

烏龍茶比綠茶和紅茶的原料偏老些,經過萎凋、做青、搖青、炒青等過程,多酚類物質部分氧化,形成了烏龍茶特有的香氣。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台灣三個省。

紅茶:全發酵

紅茶屬全發酵茶,也是大多以較嫩的茶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的茶。多酚類物質氧化為茶黃素、茶紅素,呈現出「紅葉紅湯」。

黑茶:後發酵

黑茶多以較為粗老茶葉為原料,經過殺青、揉捻、渥堆等工藝,形成黃褐色的茶湯。主產區為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陝西、安徽等地。

看到這兒,大家可能都明白了,茶的顏色是不同工藝作用的結果,而不是有些朋友擔心的加香精色素什麼的。

越鮮嫩的茶,品質越高,對身體越好?

同一種類的茶,色澤越淺嫩、越明亮,等級越高,茶多酚含量就更高。

越新鮮的茶的確口感就越「好」。但嫩茶會促進胃酸分泌,胃不好的人就不推薦喝嫩茶了。

越貴的茶,品質越高,對身體越好?

什麼樣的茶才是好茶?其實,茶的價格由品質和級別決定,品質主要指茶的產地,級別主要和採摘時間、採摘部位有關,嫩芽、一芽一葉、一芽兩葉價格就相差不少,同樣是鐵觀音,春天採摘的和夏天採摘的價格就有很大差異。

我們到底該喝哪種茶?

首先要提醒大家,不是人人都適合喝茶。根據有些人的額身體狀況,需選擇不同的種類的茶。建議失眠的人少喝茶,特別是濃茶,因為茶里的咖啡因有興奮作用,喝了後更不易入眠。茶里的茶鹼和鞣酸會影響鐵的吸收,建議有缺鐵性貧血的人喝淡茶或不喝茶。

老百姓其實不需要買高檔茶,完全可依據個人經濟能力和不同的口味進行選擇。建議,選擇100—300元一斤的茶比較合適。這個價格,已可以買到品質非常好的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道網 的精彩文章:

今天,茶想跟你談談
易武正山茶:有茶韻,亦有國風
普洱茶專業窖藏應思考的幾個問題
如何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

TAG:茶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