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此帖一出,震驚日本書法界!

此帖一出,震驚日本書法界!

中國書法史上,有兩個人物備受爭議。一個是宋朝皇族後裔、後來歸降元朝的趙孟頫,另一個就是官居明朝大學士後來歸順清朝的王鐸。

王鐸的書法,追隨二王遺風。尤其是臨帖,功夫很到位,而且臨帖時擅長在原帖上創新,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

《擬山園帖》

清順治二年,鎮守江寧的王鐸,同禮部尚書錢謙益等開城門降清。所以,被人認為是貳臣。王鐸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勁健洒脫,淋漓痛快。他的墨跡傳世較多,不少法帖、尺牘、題詞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擬山園帖》。

王鐸年少成名。14歲開始讀書,16歲入庠,30歲中舉,天啟二年31歲中進士,入翰林院為庶吉士,崇禎十一年任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經筵講官、教習官等職。

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他的書法用筆,出規入矩,張弛有度,卻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

其書法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深受歡迎。日本人對王鐸的書法極其欣賞。他的《擬山園帖》傳入日本後,曾轟動一時,把王鐸列為第一流的書法家,稱「後王(王鐸)勝先王(王羲之)」。

據說,王鐸寫成《擬山園帖》後,曾為了救濟災民而把這些字帖賣掉,後來又陸陸續續寫了新的《擬山園帖》,命其兒子將此帖書法刻石,傳之後世。刻石達90多塊,現多存於河南的王鐸故居。拓片深受日本人喜歡,視作王鐸教科書式的法帖。

清代書法家郭尚先在《芳堅館題跋》中說:觀《擬山園帖》,乃知孟津相國於古法耽玩之功.亦有不少,其詣力與祝希哲相同。當代教育家、書畫家啟功先生評價王鐸的書法:覺斯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

王鐸取法高古,與拘謹乏趣、滑弱無力的書風相抗衡,大膽創新,開創一代書風。是中國書法史上一位傑出的革新人物。

王鐸善用墨,首創「漲墨」之法。王鐸書法的章法之奇,奇在對作品空間形式的分割上。正如古人所云:「疏者自疏,密者自密,疏可走馬,密不透風」。順治九年(1652),王鐸病逝於河南孟津,享年六十一歲,贈太保,謚曰「文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毛筆書法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書譜》是每一位書法人的必修課!
書法,滋養靈魂!
黃簡講書法──書法的基本要素是什麼?
那些坑爹的書法入門課,你中過幾招
光緒年間的10大狀元書法:楷書真功夫,羞煞了多少「書法大師」

TAG:毛筆書法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