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叫停家長簽字?讓孩子學會自己「走路」才是重點

叫停家長簽字?讓孩子學會自己「走路」才是重點

GIF/473K

盼星星,盼月亮,盼來了開學的日子。

家長們紛紛鬆了一口氣:終於解放了。

真的嗎?

事實上,除了早晚接送,

家長還要天天給孩子的作業簽字,

還要幫孩子做作業。

天天都有「家長作業」,簡直比自己上學還要忙。

最近,「檢查作業不是媽媽的事」這個話題上了微博熱搜:

這一熱搜的起源是近日浙江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發出一份的公約:《讓家長告別檢查作業——實驗小學教師公約之作業篇》。

裡面說道:

「認真批改作業,是每一位老師的基本職責!」

我們希望學生擁有這樣的認知:檢查作業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媽媽的事……

從今天起,我們想改變「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的現狀,取消規定家長為孩子家庭作業簽字的要求……」

同時,實驗小學還發布了《讓家長告別檢查作業——實驗小學學生公約之作業篇》,

裡面說道:

「認真完成作業,是每一位同學的基本職責!」

我們想改變這樣的作業場景:媽媽在身邊嘮叨不停,爸爸在桌旁眉頭緊鎖……

從今天起,給我一方書桌,給我一份安靜,我會成為作業的主人……」

而早在今年一月份,杭州崇文實驗學校校長俞國娣就發起過倡議,希望家長不要在孩子作業本上簽名、老師也不要讓家長簽名:

「2017年,我最大的願望是給家長朋友們減重。我和不少家長交流,很多家長都說最重的負擔是簽名。

那麼,2017年可不可以做點改變?我想做出一項倡議,倡議家長朋友們,孩子的回家作業本拒絕檢查、拒絕簽名。

回家作業是布置給學生的,因為我們要培養孩子對自己學習負責的態度和習慣,又不是布置給家長的,你為什麼要去簽名呢?給孩子檢查作業就已經不對了,更何況還讓你去簽名、批改。

因為有家長們的掌聲,所以我大膽地向我們的同行老師們發出一個倡議:2017年開始,學生的回家作業不讓家長簽名、不讓家長批改。我不知道有沒有人響應,這就是我2017年的一個願望。」

家長簽名是一種負擔嗎?

其實,現在孩子作業讓家長簽字已經十分普遍了。小柯隨便找了找,就找到不少「優秀家長簽字範文」:

字跡優美,內容翔實,真的是很厲害了!

而通過簽字,家長可以比較規律地和老師交流孩子的學習,共同督促孩子進步,也是一件好事。

小柯採訪了身邊一位孩子媽,她表示「周圍很多家長都是要給作業簽字的」,「也會幫孩子做做手工、做做PPT之類的」。

而當小柯詢問,你不擔心這樣會影響孩子的積極性、獨立性和動手能力嗎?

這位娃媽表示,「簽字很正常吧,娃也不會我不簽字她就不做作業啊」,「幫忙做PPT也不是不讓娃自己動手了,主要他們這個PPT做了是要在講台上演講的,是一個輔助的工具。孩子自己不是不能做PPT,但是做的太慢了,沒這個必要。」

不過反對的聲音也的確存在:

「每次都是媽媽們批改完了再交上去,那老師是做什麼的。而且家長批改錯了,老師還要批評。」

「家長幫忙檢查這種事情會使得小朋友寫作業缺乏獨立性,甚至覺得作業是為了家長而做,一開始老師讓家長簽字可能是為了監督孩子,讓孩子能夠夠好的完成作業、鞏固知識,但是現在發展下感覺變了,變成了一種強迫性。」

「我老媽就快被我弟弟的作業煩死了,天天簽字幹嘛幹嘛的,然後有的我老媽又不太會,又得喊我,一開始還好,時間長了我也煩。」

「學生作業有時候演變成了家長作業,家長上了一天班還得忙孩子的作業,累啊。

家長和學校密切溝通,通力合作,一起為孩子的學習進步努力,這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

但如果孩子的作業要讓家長簽字、協助成為了一種「硬性規定」或者「潛在共識」,對於學校和老師來說,這是不是有過分轉移責任的嫌疑呢?

而對於家長來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當然有義務和責任來陪伴、監督和指導孩子的學習。

不過,當孩子的作業太過依賴父母幫助,甚至完全成為了「父母作業」的時候,對於孩子的進步又真的能有作用嗎?

這其中的尺度把握,也是一個理不清的難題。但是,小柯始終覺得,教育孩子這件事兒真的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家長簽字」要不要簽,家長要不要幫孩子做作業可以一言蔽之的,而是要採用個性化的方式,讓孩子學會自我提升和自我管理。

一些孩子性子慢,的確需要家長在旁耐心指導;而一些自主性強的孩子,其實並不需要家長過多干涉,不然反而會影響他們的積極性,也成為家長的負擔。

細心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尊重他們的天性,耐心用適合孩子的方法陪伴他們學習。畢竟,孩子的路是要靠自己走的。請讓孩子自己慢慢學會「走路」,而不是家長和老師一起替他們走路。

-END-

文章資料綜合自網路,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大家都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會科學報 的精彩文章:

梅樂:儒學與社會主義,兩者間分寸需謹慎把握
德國外交下一步棋該怎麼走?「平衡術」是最佳選擇
社會缺陷才是颶風哈維災害的罪歸禍首
默克爾:現代任職時間最長的女性領導人?
張慧瑜:《戰狼2》的「奇蹟」背後

TAG:社會科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