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泵之鄉」溫嶺現狀調查:3000多家泵企正加速洗牌

「水泵之鄉」溫嶺現狀調查:3000多家泵企正加速洗牌

中國水泵看溫嶺。大溪鎮地處浙江溫嶺市西北部,東鄰澤國鎮。沿著連接兩鎮的104國道一路向前,可以看到國道兩旁集聚了大大小小數以千計的泵與電機企業。就是這條貫穿了「泵與電機先進位造業園區」的道路划出了大溪鎮「中國水泵之鄉」的風景線。

大溪鎮是溫嶺市的工業重鎮,分布於大溪、澤國兩鎮的3000多家泵企貢獻了350個億的年產值。除了已經過會的大元泵業,目前,在溫嶺從事水泵主業的上市公司還有利歐股份、新界泵業、東音股份。

儘管在溫嶺市的泵與電機產業中企業從個體經營戶發展到現代產業集群已有了質的飛躍,但大溪工業仍然面臨著種種困難和挑戰。

6月23日,浙江溫嶺泵與電機技術創新服務平台秘書長江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全市泵與電機產業中存在生產規模小、品牌附加值不高、專業人才薄弱和利潤空間縮水等主要問題,行業洗牌和企業轉型升級到了攻堅的階段。

30年發展3000家泵企

對於溫嶺的眾多產業來講,泵與電機產業絕對是個「明星」——數千個品種,溫嶺百億產業集群之首,從業人員10萬人以上,國內市場佔有率60%以上,30%的產品出口海外——在如此深厚的產業積澱背後,是近35年的產業歷程。

歷史的沙漏倒回1982年,溫嶺市大溪鎮山市村的一戶農民家裡因常年受打水之累,在山上挖了一口井,為了解決家用的水源問題,由此產生了第一台水泵。

據江勝介紹,之後該設備在全村的家家戶戶大受歡迎,村民們在嘗到「甜頭」之後,1985年這個村莊全部做起來水泵買賣。

繼而水泵生意從山市村擴散到了大溪鎮,又進一步傳到澤國鎮,泵與電機產業便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地從村上經濟發展成為鎮上經濟,再到全市的現代產業集群,形成了一條清晰的成長脈絡。

據悉,泵與電機產業是溫嶺的支柱產業,其水泵、氣泵和真空泵3種類型最有特色,適用於家用、農業和工業方面,國內市場佔有率約為三分之二。

江勝表示,「其小功率(2.2千瓦以下)、泵與電機一體化的產品特點成為國內差異化競爭的一個優勢,因此溫嶺是小型水泵、小型空壓機、小型真空泵出口基地。」

其中,溫嶺水泵年產量至少在3000萬台,小型空壓機年產量在500萬台,真空泵年產量200萬台,國內市場佔有率都在60%以上,尤其是水泵的佔有率更是達到70%以上。

現象級產業的進與退

正是憑藉著擁有完善的銷售網路和全球最大的原材料基地的兩大優勢,泵與電機在溫嶺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的產業,渴求發展的溫嶺人也迫不及待地躋身於競爭的大潮中。

新控泵業董事長陳榮國,出身教育行業,2014年進入水泵行業。在溫嶺,水泵行業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企業,這裡雲集了數千家泵企,相對來說,市場已經處於飽和狀態,作為一個「外行」,陳榮國進入這個行業,可以說在業內影響很大。

陳榮國自然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深知如果沒有創新的產品,只是和普通的小企業一樣,生產低端的水泵,那一定會輸得很難看,因此,他一進入,就直接切入智能水泵的領域。

他說:「泵業是大溪鎮的支柱產業,這裡雖然泵企眾多,但是都是偏傳統、低端的產品,相對高端智能的產品還是很缺乏,為了研發新產品,他利用他在教育領域的資源,一下請了6個博士,成立研發中心,把研發中心設在杭州,直接走出一條與傳統泵企不同的道路。」

溫嶺的泵業市場,競爭激烈而又殘酷,有半路殺進來搶奪市場的,就有守不住市場敗退的。

趙小陽是溫嶺大溪人,從1998年就開始從事泵業有關的工作,之前是在一些泵企打工,後來有了一定的積蓄,加上懂技術,就自己跳出來單幹了。

2005年,他就依託自己家的三層住宅作為廠房,購買設備,聘請員工,投入六百多萬元,生產起了水泵。最開始三年,依靠一些原有的客戶,公司的產品銷售還算好,後來隨著競爭程度在加大,產品銷售開始出現問題。

2016年底,趙小陽出售了自己的設備,譴散了工人,離開了這個工作近20年的行業,選擇了去溫嶺市開了一家飯店。

江勝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談過程中提到,在他從業的30年里看到許許多多的實業案例,諸如格林電器、豪貝泵業和環洋機電等企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被他津津樂道。

「這些企業能夠實現產值翻番甚至利潤率達到20%至30%的關鍵在於:第一擁有設備工廠一流、對標國際產品標準、精益求真的經營特色,第二佔據緊跟國際市場、把市場做大的高點,第三找到了大投入、大技術、大研發、高起點的切入路徑。」江勝總結道。

小企業利潤不及銀行利率

大溪鎮工辦主任陳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產業的發展不僅是基於各企業自身的謀利,還需要政府引導。近來大溪鎮泵與電機產業呈現出區域集聚性強、市場佔有率高、出口發展勢頭迅猛、質量意識增強等現象和趨勢。

近幾年,大溪各支柱產業的龍頭企業均通過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先進生產技術,有效地提升了產品檔次。但絕大多數企業生產工藝落後,多為粗放型生產模式,甚至低端的產品供大於求出現產能過剩,缺少自主創新。

陳超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從整個行業而言因為競爭力不強,產品沒有特徵,總的市場影響力不大。與此同時,產業發展已經趨向成熟,許多中小型企業進入了一個洗牌的過程,優勝劣汰在所難免。」

但儘管如此,泵企的利潤率始終不高,這個現象也同樣存在於部分製造行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江勝處了解到,水泵行業平均利潤率在7~8%。值得注意的是小企業的平均利潤率不超過5%,意味著還不及銀行利率。

由此看來,整個產業的利潤率是較低的。但為什麼小企業還熱衷於泵業生產?江勝解釋稱,製造業在溫嶺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不得不做是因為不做那麼前期投入的資金就拿不回來,再加上人員流失、銀行貸款的資金償還等,就算虧一點還是要堅持做的。

缺乏有影響力的品牌

在調查過程中,溫嶺泵與電機行業的從業者一個普遍的看法是,企業仍然主要依靠價格優勢佔領市場,獲利能力弱,在國內外市場缺乏競爭力。

上述前從業者趙小陽在分析其退出市場原因時表示:「主要還是一些老產品,我們廠子小,技術薄弱,根本沒有辦法研發新產品,後來的企業生產的產品,比我們的成本低,質量也要好。」他說,就這樣,我們漸漸被市場淘汰了。

江勝在分析產業發展不足的問題時表示,儘管溫嶺在泵與電機上有著國內的絕對優勢,但是在全世界十大品牌的佔比上溫嶺一個都沒有輪上。

江勝認為,「這就說明,第一,單體規模不夠,目前該領域的上市公司營收也不高,資本市場中也屬於小企業,要知道美國的一家企業ITT的年產值就大於整個溫嶺市所有企業的總和;第二,技術差距大,包括研發、品牌、管理、採購、銷售網路的建設等,在出口中的品牌影響力不足,產業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因此,在江勝看來,要加速企業的快速洗牌。「接下去面臨品牌的競爭要發生大的動作,在泵與電機行業中會出現一場併購潮,這幾年純粹仿造的企業少了很多,但3000家的體量從政府的角度來說根本不需要。」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諾爾水處理設備 的精彩文章:

絕對可以顛覆你世界觀的8個腦洞大開的奇葩產品
管道圖紙中常見的物料代號及圖例符號
配水泵站的水泵應當如何進行測試?

TAG:德諾爾水處理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