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第一個中美合作大學的物理研究所的故事 | PW專欄

第一個中美合作大學的物理研究所的故事 | PW專欄



?

聯合的兩支力量。

紐約大學與華東師範大學合作,成立

紐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聯合物理研究所。攝影:Michael Banks






前言


     英國《物理世界》

(Physics World)

的新聞編輯麥克爾?班克斯

(Michael Banks)

在今年上半年來到上海,實地了解中國第一所中美合作大學的物理學院是如何建立和發展的。








撰文 | Michael Banks



翻譯 | 黎郭平

責編 | 陳曉雪




 

 


 


「中國是目前最顯而易見的選擇,也是我們需要拓展到的國家。」曾在2006-2012年擔任紐約大學科學部主任的物理學家丹尼爾·斯坦因教授

(Daniel Stein)

說。創立於1831年的紐約大學以美國格林威治村為中心,在曼哈頓有一個龐大的校園,邁入21世紀,這所人文大學雄心勃勃地希望發展為一所真正的世界性大學。




很多西方的大學在其他國家設有「據點」,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吸引新的學生,紐約大學也不例外,在世界各地設立了十幾個「中心」。但是紐約大學希望變得更加世界化、更加與眾不同。2010年,紐約大學在阿布扎比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

設立了第一所分校,並正式命名為「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

(以下簡稱阿布扎比分校)

。這所大學在一定程度上獨立於紐約大學,並提供自己的學位課程。目前,阿布扎比分校已經有超過1000名學生就讀,而物理系有9名專職教師,是義大利格朗薩索實驗室的「XENON 1T 暗物質實驗」的國際合作夥伴。




繼阿布扎比成功開辦之後,紐約大學開始將目光轉向亞洲地區。2013年,在中國高等教育部門和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紐約大學上海分校

(以下簡稱上海紐約大學)

創立。與阿布扎比分校相似,上海紐約大學是一所能自己授予學位的獨立大學,同時也是第一所中美合作大學。上海紐約大學擁有一幢高15層樓的校園建築,坐落於上海浦東,被稱為該校的「學術中心」。除此之外,上海紐約大學有15個研究所,其中大部分與華東師範大學有合作關係。




紐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聯合物理研究所便是其中之一,位於浦西的華東師範大學的校園內。研究所成立於2014年,目前有5位專職物理教師

(編者按:據上海紐約大學,現在有27位專職教師)

,研究方向涉及量子信息、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及流體物理。


 


經過幾年的發展,上海紐約大學目前已經有約1200名本科生,其中約49%來自於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在1200名學生中,有約40名選擇科學作為自己的專業,今年五月,其中4名本科生已經獲得學位證書,是上海紐約大學第一批畢業生。斯坦因,紐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聯合物理研究所的美方所長說,「如果你是一名物理專業的本科生,你可以同時接觸到到紐約大學,上海紐約大學,以及聯合物理研究所的所有教授資源和科研資源,這將為學生提供極大的優勢。」


 

上海紐約大學的學生被授予兩個學位——一個來自紐約大學,另一個來自上海紐約大學。這一獨特的舉措使得在上海就讀的學生獲取了前往紐約、阿布扎比或紐約大學的其他十幾個研究中心學習一年的機會,而且學院也鼓勵學生參與這些交換項目實際上,很多學生充分抓住這一機會,並選擇在第三學年出去交流。


 


改革的思維




物理學家黃國祥教授於2012-2016年擔任華東師範大學物理系主任,現為紐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聯合物理研究所的中方所長。他認為,上海紐約大學的創立標誌著中國正在以開放的姿態迎接教育系統的改革。「我能感覺到華東師範大學非常渴望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但是紐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聯合研究所的目標並不僅僅在此,我們希望能夠促成更高水平的研究合作。」 黃教授在2012-2016年間擔任華東師範大學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該實驗室擁有大約20個高精度光學光譜的研究團隊。


 


量子理論物理學家蒂姆?伯恩斯

(Tim Byrnes)

博士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獲得博士學位,隨後在日本從事科學研究約10年,是聯合研究所聘請的第一批全職教授之一。伯恩斯表示,華東師範大學在原子、分子及光學物理的優勢——絕大部分來源於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吸引他來到上海。


 


伯恩斯教授是中組部「千人計劃」入選者,同時在華東師範大學的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任職。「中國在吸引人才來華短期工作方面已經非常成功,但是全職來華工作的外國人依然比較少見,」他說,「這也是上海紐約大學與眾不同的地方。」

 


伯恩斯不僅能像中國的教授一樣申請中國的科學基金,他還在上海紐約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擁有自己的實驗室。


 


斯坦因補充說,這體現了華東師範大學的管理層對上海紐約大學的全力支持。「最有價值的資源是空間,能讓我們在黃金地段的一棟樓工作,華東師範大學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合作的意願,」斯坦因說,「我認為這也說明紐約大學選對了合作夥伴,因為其他一些大學可能並不願意提供空間。」


 


儘管上海紐約大學物理系的規模還比較小,但隨著研究生課程的開設,其規模將得以擴大。「研究生項目對於紐約大學的合作大學來說還是新的,」斯坦因說。「但是沒有一個好的研究生項目,就不可能建成一個成功的物理系。」


 


物理系目前還提供實習生項目,博士研究生可以來上海紐約大學進行長達六個月的學習,完成他們攻讀博士學位的部分學習課程。根據伯恩斯的說法,這個項目「極其受歡迎」,學生們不僅渴望了解新的物理學研究,還希望進一步了解中國和上海。


 


「我們一直在努力舉辦各種活動,增強吸引力,」伯恩斯說,「這將吸引更多本科生最終選擇物理。」


 


目前來看,預測這個處於發展初期的聯合研究所能否成功還為時尚早,但毫無疑問,這個聯合研究所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各方給予的承諾讓我備受鼓舞,」斯坦因說。「畢竟,合作比獨立更能讓紐約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做的更多。」


 




版權聲明:



原文標題「A new approach」,首發於Physics World,英國物理學會出版社

授權《知識分子》翻譯。中文內

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

未經授權的翻譯是侵權行為,版權方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登陸Physics World,關注日常全球科學新聞、熱點報道和評論。Physics World幫助學界與產業界的研究人員走在世界重大科研突破與跨學科研究的前沿。







製版編輯: 許逸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點擊查看相關文章


非虛構寫作

|馬丁之死|蘭花進化謎團

|天問專欄


青蒿素

|可燃冰|P值爭論

|許晨陽

|博士後

|潘建偉


張毅|王曉東

|張啟發

|崔維成

|

張鋒

|

楊振寧

|

李佩


盧煜明

|

王小凡

|吳文俊

|袁鈞瑛

|

張純如

|劉若川



知識分子

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

The-Intellectual

投稿:

zizaifenxiang@163.com

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知識分子






▼▼▼

點擊閱讀原文,閱讀Physics World英文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5位學者獲頒2017年度邵逸夫獎
神經專欄:看見神經:從卡哈爾到現代神經解剖學
神奇材料在哪裡 | 墨子沙龍報名
「為什麼不講李佩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兼與張志會商榷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