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肺得滋潤,則治節有權

肺得滋潤,則治節有權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氣憤郁,皆屬於肺」,肺氣不降,故胸膈滿悶。治宜清燥熱,養氣陰,以清金保肺立法。方中重用桑葉質輕性寒,清透肺中燥熱之邪,為君葯。溫燥犯肺,溫者屬熱宜清,燥勝則干宜潤,故用石膏辛甘而寒,清泄肺熱;麥冬甘寒,養陰潤肺,共為臣葯。《難經·第十四難》說:「損其肺者益其氣」,而胃土又為肺金之母,故用甘草培土生金,人蔘益胃津,養肺氣;麻仁、阿膠養陰潤肺,肺得滋潤,則治節有權;《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故用杏仁、枇杷葉之苦,降泄肺氣,以上均為佐葯。甘草兼能調和諸葯,以為使。如此,則肺金之燥熱得以清宣,肺氣之上逆得以肅降,則燥熱傷肺諸證自除,故名之曰「清燥救肺」。

桑葉經霜者,去枝梗,三錢(9g) 石膏煅,二錢五分(8g) 甘草一錢(3g) 人蔘七分(2g) 胡麻仁炒,研,一錢(3g) 真阿膠八分(3g) 麥門冬去心,一錢二分(4g) 杏仁泡,去皮尖,炒黃,七分(2g) 枇杷葉一片,刷去毛,蜜塗,炙黃(3g)

【用法】水一碗,煎六分,頻頻二三次滾熱服。

【功效】清燥潤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葯食同源達人 的精彩文章:

補腎牛尾湯
痛經你可能沒有這麼做
腎氣虧,牙外露
宿便形狀軟爛濕氣大
風寒外襲之咽炎

TAG:葯食同源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