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三、住饒益有情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三、住饒益有情戒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明安住戒)(22):

三、住饒益有情戒(12)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

三、住饒益有情戒

八、好隨心轉(1)

又諸菩薩於有情心性好隨轉

《瑜伽論記》卷第十(之上):「性好隨轉下明利得中四。一於無德善人性好隨轉。先總後別。先知有情若體若性者。舊《地持》云:若性自性。遠法師解:若性者有共住性。自性者無共住性。有自行性已隨諸有情同住同行。

自下別明隨轉有七句。初句有三,初明菩薩所現身語生他憂苦無益即止,有益則行。次明菩薩於他事中現行身語生余有情憂苦無益則止,有益則行。後明菩薩於自事中現行身語生他憂苦非學處攝不順福智則止,若順行,如生他憂苦生喜樂亦爾,上來生他苦樂有隨不隨。

自下第二知他忿纏可舍不舍有隨不隨。三明他來須共談論。四五六句如文可知。第七句雲不屢希望知量而受者:於非親情所不數希望供施設有供施不過分受欲物。雖有七句總是利行四句中是初句竟。」

菩薩有他心通,知道眾生的內心怎麼回事。「轉」者,行也。隨心而轉,或者,「轉」者,變也。菩薩隨著所攝受的眾生的心裡去做事,眾生心歡喜這樣子,菩薩隨著眾生的意思做。

隨心轉時,先知有情若體若性知體性已,隨諸有情所應共住即應如是與其共住隨諸有情所應同行即應如是與彼同行

菩薩有自己的思想,教化眾生的宗旨的。如何隨所化的眾生的心情去做事呢?「先知有情若體若性」,這個菩薩先要知道這個眾生的體性的情況的。有涅盤的種性,或者沒有涅盤的種性。或者這個眾生善根屬於鈍根的,信進念定慧五種善根栽培有所不足,是遲鈍了一點,這就叫做鈍根。或是利根,善根栽培的圓滿一點,智慧高一點。鈍根、利根,是指善法說的。

凡夫有煩惱,有煩惱也不完全一樣的,有的眾生貪煩惱特彆強,有的眾生瞋心很大,有的眾生愚痴很厲害。有的眾生兩個煩惱很大;或者有的眾生這三種煩惱都是很輕微,或者三種煩惱都是很厲害的,各式各樣的情形,眾生的性類有種種的差別。

知道這個眾生的體性以後,就隨順這個有情,所適合的,和他在一起住。知道這個眾生是怎麼根性,他就知道怎麼樣和他共住。共同的領受財的供養,共同的學習佛法,叫做「共住」。菩薩是個領導人,隨那個所接引的,所教導的補特伽羅,要修什麼樣法門,和他契合,菩薩也就這樣子和眾生同行。

若諸菩薩欲隨所化有情心轉當審觀察若於如是如是相事現行身語生他憂苦如是憂苦,若不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爾時於如是事現行身語護彼心故,方便思擇勵力遮止令不現行。

菩薩教化眾生的時候,內心裏面「當審觀察」,菩薩會認真的、深刻的觀察眾生的情況。

「如是如是」就是各式各樣的情況。要處理這件事的時候,菩薩表達出來,或是表現在身體上的行動,或是表現在語言上的這些教導。若這樣做了以後,「生他憂苦」,會引起所教化的補特伽羅,內心有憂苦,心裏面感覺到受不了,受不了這樣的教導。事實還沒有出現,但是菩薩先觀察這件事。

韓清凈《披尋記》:「若於如是如是相事現行身語生他憂苦者:謂即凶暴、犯戒諸有情所,有上、中、下過失違犯,是名如是如是相事。菩薩於彼隨應訶責、治罰,是名現行身語。如是現行不遂彼欲,是名生他憂苦。

方便思擇勵力遮止令不現行者:謂由隨護彼心方便為先,思擇是事非所應作,便由作意勵力遮止,令不發起身業、語業故。

所攝受的補特伽羅,性格很兇暴,一點不溫和,違犯了戒法,有上中下過失的差別,過失有輕重的不同,有容易改變的過失,有不能改變的過失,或者處於中間的過失,有如是如是相事。有了這件事的時候,菩薩對於那個補特伽羅,隨其所應,應該訶責,治罰他。菩薩對於這樣的有情,菩薩就要來教導他,在身語上表現出來。

菩薩現出來的身語,不能隨順那個所教化的補特伽羅的心情,這個有情心裏面就憂苦。這樣教導他,他的反應只是心裏面憂愁、苦惱,而不能令他「出不善處」,從違犯,從那個上中下的違犯裡面解脫出來,「安立善處」,身口意能夠安住在清凈的、如法的戒定慧裡面。眾生就是白白地受了憂苦了。若是這樣情形,菩薩應該怎麼辦呢?菩薩這時候,對於如是事,菩薩現行身語來處理,護念他的心,叫他不要憂苦。

「護彼心」這是第一個方便,所以「方便為先」。「思擇是事非所應作」,菩薩觀察這件事,是不應該做,因為這樣處理這件事,不能令他「出不善處安立善處」,這件事就不要做了。那麼菩薩自己就作意,用慈悲心,改變自己的主意,就是遮止自已,不發起身業語業的,把這種處罰的行為停下來。

如是憂苦若能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爾時於如是事現行身語,住哀愍心不隨如是有情心轉方便思擇勵力策發要令現行

若是這位菩薩觀察,這樣處理的時候,眾生還是憂苦的,但是沒有白受憂苦,「能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能有這樣好的結果,能夠使令那個眾生得到利益,就是由染污而清凈,由凡夫而聖道了。對於眾生有所違犯這個事情,菩薩就表現出來這個行動。「住哀愍心」,做這件事的時候,菩薩心是哀愍的,心還是清凈的。「不隨如是有情心轉」,那就不隨順他心情,這樣處理事情,來教訓他,他不高興,就不管了,菩薩不隨有情的心轉。菩薩現大智慧,思惟觀察,來策發自己,推動自己,被教導的眾生不歡喜這件事,而菩薩還是這樣做的,不隨他的心的,「要令現行」,這樣表現出來的行動,或者說出來這樣的語言,來處理這件事。

往期閱讀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明安住戒)(19):三、住饒益有情戒(8)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明安住戒)(20):三、住饒益有情戒(9)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明安住戒)(21):三、住饒益有情戒(10)

文章|觀諸法如 校對|如相 編輯|如心 美編|如梵 圖片|網路

發 心

蘋果手機用戶請長按二維碼隨喜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三、住饒益有情戒
龍族全體總動員,只為這一件事。佛陀大傳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三、住饒益有情戒(9)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三、住饒益有情戒(7)
《瑜伽師地論》菩薩戒:三、住饒益有情戒(6)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