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訪黃仁勛:5年革命機器人產業,AI晶元將會無處不在

專訪黃仁勛:5年革命機器人產業,AI晶元將會無處不在

智東西 文 | Lina

昨天,英偉達2017 GTC China(GPU技術大會中國分會場)在北京舉行,智東西作為特邀媒體,從Keynote大廳第一排發來CEO黃仁勛主題演講的重磅報道(黃仁勛北京激情演講2小時:發布最強AI引擎!)。

演講後,黃仁勛又接受了智東西等媒體的專訪,這位粉絲愛稱「老黃/黃教主」的CEO幽默且健談,不僅談及計算力、機器人、AI醫療、自動駕駛等問題、還與智東西交流探討了關於「英偉達雲」以及最近大火的「AI晶元」。

(Lina與老黃的合影)

一、「AI晶元」將無所不在

從最近的華為麒麟970、到蘋果的A11,AI晶元/端智能似乎已經越來越成為趨勢所在,AI在終端的落地也已經從軟體層步入硬體層。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未來我們將從雲智能走向端智能呢?

面對智東西的這個問題,黃仁勛首先回答——未來是「雲智能+端智能」的時代,AI將無處不在。

未來,像咖啡機、保溫杯、麥克風、甚至耳環、鞋子這些小物件都會智能化,但是它們的處理晶元並不需要特彆強大的通用智能,而是針對非常窄的專門領域進行智能化,比如一個麥克風,只需要聲音方面的AI處理能力。

而雲智能將會是通用智能,視覺、聲音、數據等等,需要擁有一切AI處理的能力。而英偉達這些高性能、大功耗的GPU在雲數據中心上有著切實的用武之地(比如老黃在上午的演講中就特別提到了與BAT三朵雲的合作,以及又宣傳了一下基於新GPU Tesla V100推出的HGX雲計算伺服器)

不過,目前英偉達主打終端的GPU板卡是Jetson TX2,這塊搭載4核CPU的Pascal架構GPU標準功耗為7.5W,遠小於英偉達其他動輒幾十上百W的GPU,但對於功耗極為敏感的超小型設備,這個功率還是太大。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英偉達於昨天正式開源了DLA(深度學習加速器)架構,廠商可以免費下載這個專為IoT設備設計的AI架構,自己打造低功耗的AI晶元。

二、「英偉達雲」在十月第一周推出

在今年5月時,英偉達曾在美國主會場舉辦2017 GTC,並且推出了「英偉達GPU雲(NVIDIA GPU Cloud)」。

先別誤會,英偉達並不是在和亞馬遜AWS、微軟Azure搶生意的,這個「英偉達雲」是在這些雲上運行的,並不為用戶提供儲存、計算等能力,而是可以理解成一套線上深度學習軟體集合。

這個英偉達雲能讓人輕易地從零開始搭建一個深度學習的項目,不用買GPU、也不用搭環境,控制中心還是可視化的,可以看到你的賬號之前的項目和正在運行中的項目,非常方便。

從當時的DEMO中可以看出,用戶登錄了英偉達雲之後,只需要3步就可以創建自己的深度學習項目:

1、選擇計算環境(既可以選擇英偉達雲、亞馬遜雲等,也選擇本地GPU計算)

2、接入資料庫(可以選擇現有資料庫如ImageNet,或者自己上傳)

3、選擇框架(如Caffe、TensorFlow等)

在本次GTC China上,黃仁勛並沒有宣布關於這個英偉達雲的新進展,智東西專門就這個問題詢問了黃仁勛。老黃表示,英偉達雲項目進展很順利,如無意外今年十月的第一周就能正式跟大家見面了。

三、5-10年內革命機器人產業

同樣是在昨天上午的Keynote演講里,黃仁勛再次介紹了ISSAC機器人訓練平台,並且正式宣布推出了世界第一款用於自動機器人的處理器(晶元)Xavier,為機器人提供從軟體到硬體的全方位支持。

Xavier晶元已經用在京東的倉儲機器人jROVER+京東送貨無人機jDRONE等一系列自主機器當中。它集成了8核CPU、Volta TensorCore & CUDA GPU、感測器、8K HDR VP、以及CVA。

可以應用在30TOPS的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等機器人所需要的技能領域,有著超高計算力與超高能效比。這款處理器將於2018年第一季度提供給早期合作夥伴,2018年第四季度全面推出。

ISSAC則是今年5月英偉達推出的用於訓練機器人的增強學習世界模擬器(ISAAC Robot Simulator)模擬真實世界的邏輯、原理、物理定律等,然後再將機器放進這個世界裡不斷訓練,並且不用遵循物理時間規律,將原本需要幾年的訓練壓縮到幾天甚至幾個小時。

老黃認為,現在再看機器人,需要忽略感測器、電氣化、自動化等等傳統機械問題,轉而關注於AI及自主機器(Autonomous Machine)。而想要打造自主機器人,則需要解決三個:

1)創造一個用於自主機器的AI平台,比如增強學習。

2)創造一個虛擬環境,讓這些機器人在其中自己學會」怎麼當一個機器人(learn to be a robot)」。

3)當這些機器人學會怎麼當機器人之後,我們海需要把AI大腦拿出來,放進一個專用的自主機器處理器中。

目前的這三個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但是老黃表示,我們已經在努力啦!AI引擎、ISSAC虛擬機器人訓練平台、還有Xavier處理器,英偉達的這三項工作正在並行推進中,屬於一個打造產業基礎架構的「打地基」過程。預計到了明天,這些「地基」就能打好了。

基礎都打好後,產業界就可以在這些基礎架構上快速推動生產。老黃預測,在未來5-10年間,這些將會為機器人產業帶來難以置信的進步。

智東西隨後也針對Xavier、ISSAC等話題跟英偉達智能機器副總裁Deepu Talla進行了專訪,後續將會有詳細報道,敬請期待~

四、GPU、CPU、ASIC之爭

1)GPU不會取代CPU

首先是CPU,雖然在昨天上午的主題演講中,老黃拿CPU開了不少涮,但是他認為歸根到底,GPU永遠不會取代CPU。CPU擅長處理所有問題,是通用處理器,而GPU則更適合處理專用問題,有時甚至能有著數十上百倍的性能優勢。

因此,CPU+GPU的架構才是合理的。

2)比ASIC更靈活,市場更大、生態系統更豐富

正如前文所說,隨著谷歌TPU、蘋果A11等產品的推出,各公司打造自己定製化的AI晶元似乎已經越來越成為趨勢所在。這種定製化AI晶元屬於ASIC(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是根據特定的需求而專門設計並製造出的板卡。

由於是針對某種AI功能打造的,ASIC較之GPU,在某些單點性能上會有著明顯的優勢。比如谷歌的TPU,在TensorFlow框架下的計算性能比GPU更有優勢,而一些IoT的定製AI板卡也會比GPU功耗更小。

老黃認為,GPU的通用性使得它不僅支持TensorFlow框架,還支持Caffe2、mxnet、PaddlePaddle等市面上所有深度學習開源框架,而且能做視頻編解碼、圖像處理、語音等一系列AI應用,更加靈活。而更靈活則意味著市場機會更多、市場更大,研發預算更多,生態系統更豐富。

三年前,英偉達選擇將GPU打造成一個專註於Tensor架構的執行處理器(如果覺得這個概念太生澀,那就大概理解成AI網路架構處理器吧),隨後又衍生出TensorRT、TensorCore等輔助軟體平台/加速器,使得GPU現在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通用Tensor處理器。

其實,關於GPU和ASIC板卡的爭論早已有之,尤其是谷歌的TPU,從項目宣布的那一刻起就有無數人拿TPU去跟GPU比較,比性能、比功耗、比延時等等,本次採訪中也有不少人就此問題向老黃提問。

但也許,這個問題不應該這麼比較。

現在市面上需要AI計算能力的公司成千上萬,類似谷歌這樣的科技巨頭們,有技術、有資源、同時也有強烈的需求(公司的大體量決定了,只要每塊板卡功耗降低一點,總體功耗就能降低許多)打造一塊更加適合自己業務的AI板卡。

他們可以選擇和晶元公司合作打造專用AI晶元,但是英偉達似乎更希望做一個通用的AI計算平台,瞄準更大的市場,這也是為什麼老黃一再強調,往上看英偉達的GPU支持所有深度學習開源框架,往下看它支持所有AI應用。

從這兩天傳言特斯拉要「拋棄英偉達」聯合AMD開發專用自動駕駛晶元的新聞中也可見,英偉達似乎並沒有為哪家巨頭獨立打造專屬AI晶元的意思。

至於谷歌或是特斯拉是否會靠售賣這些晶元盈利呢?短期內應該不會。兩者產業鏈構成完全不同,賣晶元並不是谷歌或是特斯拉擅長的領域。

而對於更為廣闊的市場而言,其他中小型公司並不具備這樣的技術與資源,他們需要購買AI計算能力,而一塊通用的、支持所有AI網路架構、支持所有、並且計算性能非常強大的GPU自然成了首選。當使用GPU的AI公司數量達到一定水平後,生態的力量也就顯露了出來。

這也是為什麼,在人工智慧時代,英偉達的股價能夠一路飆升,成為AI屆的「當紅辣子雞」。

如果真要說對英偉達可能造成的影響,那大概就是谷歌會減少對GPU的購買吧。

當然從長期來看,英偉達也可能面臨著AI計算能力雲端化,AI晶元專業化並且平價化的趨勢。對於前者而言,現在英偉達正努力推進雲數據中心業務,而對於後者而言,英偉達也開源了DLA框架,暫時讓廠家免費使用,打造自己的低功耗AI晶元。至於未來是否會靠DLA框架來收取專利費,成為新型商業變現模式,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東西 的精彩文章:

華為麒麟970國內展示:雙卡雙4G雙VoLTE,支持AI語音降噪
谷歌「壕」無人性收購史:14家公司,260.5億美元
觸目驚心的共享單車墳場!資本寵兒長眠於天價荒地
華為麒麟970迎來最強對手!蘋果A11晶元牛在哪?
對標蘋果,截胡蘋果,小米MIX2發布乾貨!

TAG:智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