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才女凌叔華嫁給陳源,為何一生都不愛他?

民國才女凌叔華嫁給陳源,為何一生都不愛他?

歡迎關注企鵝號《閱讀閱讀》,您的足跡就是《閱讀閱讀》!

推薦:史湘云:《紅樓夢》里最快樂的賈府客人

盛夏

盛夏

黃姍姍

00:00/04:06

文/莫玉林

【作者簡介】莫玉林,四川儀隴人。干過建築,修過鐵路,進過工廠,閑暇時愛好文字。作品散見於多種報刊雜誌,四川數字出版社簽約作者。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與相愛的人喂馬,劈柴,週遊世界,是凌叔華渴望的人生,可她又把自己禁錮在世俗生活里,猶豫不決,徘徊不前,躁動不安。她的一生,可謂如夢似幻,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在民國的文化園中,有四大才女,有四大美女,殊不知除了這些女人之外,還有一位了不起的女子,她就是凌叔華,一個學者形的作家和畫家。

她的文采不亞於林徽因,她的畫作超過了陸小曼。用現在的話說,她就是女人中的白富美,是民國才女中「高門巨族的精魂」。未出嫁的凌叔華,不說她家的地位錢財,單說家裡的房屋就能把人嚇一大跳,她家在北京院套院結構的房子多達99間。

印度詩人泰戈爾認為其才華在林徽因之上,徐志摩稱她為中國的曼殊菲爾。作為民國社交名媛,凌叔華的一生繞不開三個男人:曾被魯迅罵得抬不起頭的陳西瀅是他的丈夫;浪漫詩人徐志摩是她的紅顏知己;來自英國的詩人朱利安是她的地下情人。她的不凡在於文學和繪畫的造詣,她一生最遺憾的事當數愛情,沒有找到一個自己相愛的人共度一生。

在人的一生中,愛情和婚姻是一件最奇妙,最奇特,最不可預測的事兒,誰知道自己能遇上誰,和誰相愛最合適呢?放眼望去,倒是不如意的婚姻比比皆是,譬如同時代的蕭紅、張愛玲、阮玲玉、胡蝶。有反抗的,如陸小曼,有保守的,如林徽因,凌叔華是介於二者之間。她想作為一名新女性,在反抗舊婚姻觀念的同時,又被千百年來的封建思想所束縛,最後跌得遍體鱗傷。

陳源是凌叔華生命中一個重要的男人,也是她的丈夫,這個男人也不是等閑之輩。其筆名陳西瀅(1896—1970),江蘇無錫人,他是文學評論家、翻譯家。1921年留學英國讀中學,先後在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1922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後,任北京大學外文系教授,1924年在胡適的支持下、與徐志摩、王世傑等共創《現代評論》雜誌,文學根底深厚。

1924年5月,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問中國,在京城引起了軒然大波,梁啟超、蔡元培、胡適之、辜鴻銘、林長民等一大批中國文化名流在北京前門火車站前夾道歡迎,作為北京大學教授的陳源負責擔任接待工作,而凌叔華恰巧也被燕京大學推派學生代表歡迎詩人的到來。這次訪華的男團隊伍中,意外地闖入了兩位才女,林徽因和凌叔華。

5月6日,凌叔華在宴會上認識了泰戈爾,7日,陳師曾、齊白石等人組織的北京畫會,選擇在乾麵衚衕凌家的大書房舉行,於是,邀請了泰戈爾一行,包括胡適、陳源、徐志摩。初夏的陽光柔和地籠罩著北京城,柳絮輕輕地飄落,空氣中瀰漫著紫藤花的味道。乾麵衚衕里一行穿著各色衣服的男子,在林徽因和凌叔華的陪同下,說說笑笑魚貫而入,進入了凌府的房間。

褐色的實木椅子,僕人已擦拭得乾乾淨淨,鋥亮的實木像鏡子一樣,照得出人影來。「各位老師,歡迎到我家作客,請坐!」在凌叔華的招呼下,椅子吱吱嘎嘎地響,大家緩緩落坐。現磨的杏仁茶和玫瑰餅、紫藤餅由僕人端上桌來。凌叔華與泰戈爾交談甚歡,在這一批才華橫溢的男人中,風華正茂的凌叔華像綠葉叢中一朵鮮艷的玫瑰,得體、端莊、大方,亮麗奪目,紛芳多姿。

在這次茶話會中,凌叔華談吐珠璣,風華絕代,傾倒了在場所有男人,其中就包括陳源。其實,凌叔華和陳源不是第一次相見,此前凌叔華向《晨報》投稿,而陳源恰好任副刊編輯,凌主動約他來家中喝茶。有女孩子約自己,單身的陳源帶著一顆好奇心前往赴約,結果在乾麵衚衕里迷了路,繞來繞去,找了好久,才找到門口。

一個女子在門邊打掃衛生,陳源出口問道,小姐,你是凌叔華嗎?女孩瞥了來人一眼:找凌小姐的,跟我來。這是一個大宅院,陳源路過花台,穿過不少房間,心裡很納悶,為何凌叔華住這麼一個大宅子?是租住的房子,還是寄人籬下?女孩帶了一程後,停下來對另一個女孩說,帶這位先生去小姐書房。陳源又跟著她走了一程,聽到腳步聲,凌叔華迎了出來,伸出手去,大方地握著對方的手,笑著說,陳先生,你真的來了,快進屋坐。

陳源的目光在屋子裡掃視了一遍,這間屋子像皇宮一般,燈火輝煌,彩燈閃爍,一個大書架上,排滿了書籍,整個屋子散發著一種清幽的香味,溫馨而浪漫,令他大吃一驚,忍不住問,「凌小姐,這是……」

「沒錯,是我家啊!」

「這麼豪華?」

「算嗎。」

「……」

兩人坐在書房裡,談創作,談人生,談理想,雙方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次接觸,又聽泰戈爾說,凌叔華比林徽因「有過之而無不及」。陳源對這位美女,心中有了好感。

相較話語不多的陳源,也許浪漫的徐志摩更能吸引一個24歲女生的心。此時的徐志摩已經和張幼儀離婚,追求林徽因不成,正是感情的空檔期,需要一個女人填補,他把心悄悄地靠向凌叔華。

往後的日子,兩位才子有事沒事,往凌府家中跑,成了凌叔華小姐大書房的常客。

兩人風趣幽默的談吐,讓這位成熟的女子,崇拜和迷戀。徐志摩在感情上更加投入,他除了隔三岔五與凌叔華見面之外,還在短短的半年時間裡,寫了七八十封書信,向凌叔華傾訴愛慕和相思之情。

凌叔華家中富有,她不希冀對方的物質,不看重對方的收入,她更傾慕一個人的才情。關鍵,兩位男子都太優秀,才情不相上下,只是,陳源用情方面沒有徐志摩那麼強烈,正當凌叔華感情的天平傾向於徐志摩時,發生了一件事。徐志摩偶然遇到了陸小曼,兩人情投意合,遭遇相似,他主動放棄了追求凌叔華。

凌叔華一時無路可走,只有選擇陳源。1926年,兩人結了婚,就這樣,陳源僥倖地得到了凌叔華,一位中規中矩,帶點書卷氣的女子。

凌父對女兒的選擇很滿意,出嫁時給了凌叔華28間房子做陪嫁。那是一種厚重的禮物,讓多少人羨慕和咋舌,在外人看來,他們算是天作之合。可是,婚姻是神秘莫測的一件事,因為人會變,心會變,家也會跟著變質。誰會料到那麼般配的才子佳人,婚姻並不幸福,就連後來他們的女兒陳小瀅回憶說,父母的愛情從根本上就是一個悲劇。

婚後,凌叔華和丈夫同床共枕,實質是一種同床異夢。從平時可以看出,兩人從來不在同一書房學習,看上去沒人打擾的空間,利於學習和寫作,實際上,要是在一起,共同學習和探討,是不是提高更快呢?

有一天中午,陳源有事想進對方的房間,敲著門喊,開門,叔華。凌叔華裝著沒聽見,陳源有些生氣,把門敲得更響了。凌叔華走到門口,拉開房門,瞪了對方一眼,砰的一聲關上了門。這樣一來,吃過幾次閉門羹的陳源,就算妻子的書房打開,他也不願進去了。漸漸的,兩人思想的枝丫,已經朝各自的方向伸展著,再也沒有交集的可能。

因凌叔華的條件,魯迅對這樁婚姻,在《新的薔薇》中曾諷刺說:陳源教授找到了「有錢的女人」做老婆。

還是徐志摩了解凌叔華,他最早看出二人情感有裂痕,他給胡適寫信說:「叔華、通伯(陳源字通伯)已回京, 叔華病了已好,但瘦極。通伯仍是一副『灰鬱郁』的樣子,很多朋友覺得好奇,這對夫妻究竟快活不,他們在表情上(外人見得到的至少)太近古人了!」此時凌叔華剛結婚兩個多月。

陳源雖然文化很高,但在為人處事方面,也存在明顯的性格缺點,蘇雪林說他「喜說俏皮話挖苦人,有時不免謔而近虐的,得罪好多朋友,人家都以為他是一個尖酸刻薄的人」,為收斂鋒芒,陳源只好沉默。凌叔華也說過:「以前與他(指陳源)出門做客,真是窘得很,不熟的人還以為他很驕傲呢。」

1929年,陳源離京赴武漢大學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及外國文學系主任,凌叔華作為家屬隨往。陳源希望凌叔華給自己洗衣,煮飯,打掃屋子,成為「賢妻良母」的家庭主婦,但凌叔華志不在此,她很想當教授,更想在寫作上創作出一片天地來。她在追夢的過程中,結識了另外兩名在武大執教的女作家袁昌英和蘇雪林,共同的愛好,幾人一見如故,結為好友,當時被稱為「珞珈山三傑」。在武漢,凌叔華努力創作,還主編《武漢文藝》,她是一個有上進心,不甘平庸的才女。

努力之後,終於有了收穫,1930年她的短篇小說集《女人》由商務印書館出版。1935年,良友圖書出版公司出版了她的兒童短篇集《小哥兒倆》,除了文學創作之外,作為才華出眾的凌叔華,對愛也更為敏感。就是這一年,她瘋狂地愛上了來自英國的教授朱利安。

他28歲,而凌叔華36歲,她是處於人生最成熟的年華,這個年齡段,對異性更有吸引力。比如林徽因也是在28歲時,遭到了來自婚外情的挑戰,愛上了金岳霖,好在她很坦誠,居然把這事告訴了自己的丈夫,並獲得丈夫的理解,她還是選擇了丈夫梁思成。

可能是凌叔華個性的原因,她沒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丈夫。紙包不住火,最終被丈夫發現。作為一個堂堂的教授,也知道感情的事不像教學那麼好處理。陳源問凌叔華,給你三條選擇,離婚,分居,與朱利安斷絕關係。那時女性思想沒有完全解放,凌叔華對失望婚姻反抗過,掙扎過,最終選擇了第三條路。

朱利安只好自動辭去武漢大學的教職,作為院長的陳源,放下面子,放下自尊,為朱利安主持了歡送會。這可能是趕走情敵最高雅的一種方式。陳源雖然把這個愛情上的競爭者趕走了,可凌叔華的心已經無法回到他的身邊。只是,當時女性還未真正解放的背景下,一個被稱為閨秀派才女的典範妻子,可能只有默默承受心靈深處的傷,貌合神離地過日子。

1946年後,陳源常駐巴黎,而凌叔華帶著女兒,住在一海之隔的倫敦。多少個明月星稀的夜晚,陳源默默地爬上樓頂,趴在欄杆上,望著海對岸的倫敦,出神,發獃,老淚縱橫。缺情少愛的陳源,晚年時變得沉默寡言,有一次,女兒從書中知道了母親和朱利安的關係,便問父親:「為什麼還要和母親生活在一起?」陳源說:「她是才女,很有才華。」說完,便默默走開。

此後許多年,凌叔華先在東南亞講學,後長住倫敦,與陳源長期分居,陳源晚年癱瘓,直到去世,凌叔華也沒照顧過他。由此可以看出,不管出於事業還是別的原因,凌叔華的心中早已沒有了丈夫的影子。陳源就像當年的趙士誠一樣,天天擁著唐琬,可始終走不進對方的心裡,原因很簡單,唐琬的心中還裝著前夫陸遊。

凌叔華心中裝的要麼是朱利安,要麼是徐志摩,都與陳源沒什麼關係。凌叔華多次對女兒說,「一個女人絕對不要結婚」。她經常「告誡」的一句話是:女人絕對不能向一個男人認錯,絕對不能。可以想像,凌叔華說這話時,是多麼的義憤填膺,捶胸頓足。

(民國才女凌叔華嫁給陳源,為何一生都不愛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中盧俊義的老婆賈氏死的冤不冤?
「哪吒」究竟在哪兒「鬧海」?
清朝第一貪官和珅是怎樣斂財的?有什麼警示?
賈政沒有想到,一頓棍棒把賈寶玉完全趕到了林黛玉身邊
《紅樓夢》里薛寶釵與林黛玉的第一次交鋒,哪一個佔了上風?

TAG:閱讀悅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