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又到痛風頻發季!警惕貼秋膘貼出痛風病!

又到痛風頻發季!警惕貼秋膘貼出痛風病!

據新華社報道,秋天正是海鮮大量上市的季節,不少人趁著秋高蟹肥時大快朵頤。廣西中醫院大學附屬瑞康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專家提醒,秋季開海後,因食用海鮮導致的過敏、腹瀉、痛風等就醫患者比平時明顯增加,市民應根據自己的體質適當食用海鮮。秋季是預防痛風發作的重要時期。因為這一時期氣溫較低,人體進食中樞受到低溫刺激,引起食慾增加,飯量增大,若多食肥甘厚味,體內就會產生過多的血尿酸,而秋天人體新陳代謝慢,酸性物質更容易沉積在各關節引起痛風,令痛風病人加重病情。因此秋季為痛風好發季節,清清本草坊和您詳細的說說這其中的緣故。

據研究,許多痛風患者病痛會在秋季加重發作。因為秋天氣溫驟降,使人體內嘌呤的代謝出現不穩定、不平衡,寒氣侵襲舒張毛孔,邪氣進入機體,積聚在體內,導致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增大機體疼痛,加重痛風發作。

另外,關節液中尿酸鹽結晶的形成,除了與尿酸的濃度有關外,還與關節液的溫度密切相關,也就是說關節液尿酸濃度越高,溫度越低,尿酸越容易析出晶體,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等組織,引起急性關節炎發作。

還有,秋天痛風容易頻發,要時刻注意飲食。因為高嘌呤、高蛋白質飲食和酗酒是痛風的重要危險因素。過多食用富含嘌呤的食物,如海鮮、各類家禽以及動物內臟,尤其是腦、肝、心等,會增加痛風和高尿酸血症的發生率。

中醫認為深秋季節是預防痛風發作的重要時期。這是因為這一時期氣溫較低,人體進食中樞受到低溫刺激,引起食慾增加,飯量增大,若多食肥甘厚味,體內就會產生過多的血尿酸,容易令痛風病人加重病情。

秋季常見的痛風病誘發因素

飲酒無節制

秋天是轉涼的季節,很多人就愛喝酒暖胃。飲酒容易引發痛風,因為酒精在肝組織代謝時,大量吸收水分,使血尿酸濃度加強,使得原來已經接近飽和的尿酸,加速進入軟組織形成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而造成炎症。

過度貼秋膘

很多人都愛在秋季貼秋膘,便無節制的進食含有過多嘌呤成分的食品:動物類內臟、雞精等;海產類、肉類(尤其是牛肉、羊肉);硬殼堅果如花生、腰果;菜花類;豆苗、筍類、豆類;菌類如蘑菇、黑木耳、石耳、銀耳等。

過於緊張焦慮

研究發現,痛風與情緒有著密切的關係。進入9月,秋意漸濃。此時的秋風秋雨,除了給人們帶來些許寒意,還容易引發一些人的憂傷情緒,即人們所說的「悲秋」。此時工作緊張的人會表現出敏感、焦慮或抑鬱,並往往伴有情緒焦慮、抑鬱時促使病情加重的特點。

熱轉冷誘發痛風

天氣轉涼,受氣溫變化影響,尿酸值飽和門檻也降低,痛風患者比夏天更易感到關節疼痛。

夏天尿酸值達6.8mg/dl,累積體內的尿酸開始產生結晶、造成關節不適;秋季氣溫降至20幾度時,尿酸值飽和門檻降低,平均6.0mg/dl會出現疼痛癥狀。

防治痛風 從調整飲食結構做起

中醫介紹控制高嘌呤仍然是預防痛風的關鍵,秋季預防要注意多補充水分、鹼性蔬菜等,中和體內的尿酸,以下幾點也頗為關鍵。

1、嚴控嘌呤物質,多選鹼性食品。

2、限制飲酒,合理選用飲料。痛風患者可適量選用咖啡、茶水以增加尿量,進一步促尿酸排出。酸奶因含乳酸較多,不宜飲用。蜂蜜含果糖較高,不宜食用。

3、適當運動。健身運動等耗氧量大的有氧運動為好,不適宜進行劇烈運動。

由於痛風可以引起骨質不可逆的損害,也可以導致全身臟器的嚴重損傷,尤其是腎臟,可以引起痛風腎導致腎功能衰竭直至尿毒症,導致病人死亡等嚴重後果。

中醫建議痛風患者,進入深秋時節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應攝取充足的鹼性食品,因為尿酸在鹼性液體中易於溶解並排出體外。鹼性食品包括:白菜、芹菜、黃瓜、茄子、胡蘿蔔、西紅柿、土豆、香蕉、梨、杏、桃、蘋果等。

二、宜多飲水,每日尿量不少於2000毫升。此外,還應注意戒酒,避免過度勞累、緊張,防止受寒,避免關節損傷。

那麼在這個螃蟹肥美的季節實在忍不住還是想吃,怎麼辦呢?那我們就看看海鮮要如何吃才安全呢。

一、吃海魚留神汞中毒, 資料顯示,多種海魚汞含量偏高,尤其是食肉性海魚。經常吃海魚的人,血汞指數偏高。調查還發現,一些心肌梗死患者有愛吃海魚的習慣。資料顯示,汞含量較高的海鮮包括金槍魚、鱸魚、鱈魚、大比日負、旗負、鯊魚、黑斑鱈等。魚肉含有高蛋白質、低飽利脂肪,可惜現在汞含量升高。生活中的雙刃劍越來越多,因此,吃海魚也別太過量。同時,吃海魚時要注意以下問題:選擇吃體積較小的魚類;盡量少吃鯊魚、劍魚、魚翅、金槍魚、石斑魚、鱈魚、鯖魚等;少吃魚內臟、魚頭、魚皮;搭配吃些兩蘭花、西紅柿、果仁、香菇、蘋果、全麥食品等。

二、海鮮生吃先冷凍,澆點淡鹽水。 牡礪及一些水生貝類常存在一種「致傷弧菌」細菌。對腸道免疫功能差的人來說,生吃海鮮具有潛在的致命危害。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將牡蠣等先放在冰上,再澆上—些淡鹽水,能有效殺死這種細菌,這樣生吃起來就更安全。

三、關節炎患者少吃海鮮 ,因海參、海魚、海帶、海菜等含有較多的高蛋白和嘌呤,被人體吸收後可在關節中形成尿酸結晶,使關節炎癥狀加重。

四、海鮮忌與某些水果同食 魚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等營養物質,如果與含有較多鞣酸的水果同吃,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而且容易使海味中的鈣質與鞣酸結合,形成一種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含有鞣酸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

五、蝦類忌與維生索C同食, 美國科學家發現,食用蝦類等水生甲殼類動物同時服用大量的維生素C能夠致人死亡,因為通常被認為對人體無害的砷類食品在維生素C的作用下能夠轉化為有毒的砷。

六、吃海鮮後,一小時內不要食用冷飲、西瓜等食品,且不要馬上去游泳。

七、海鮮加啤酒被稱為「痛風套餐」,因為某些魚類(比如沙丁魚、鳳尾魚、三文魚等)、貝類以及蝦蟹有較多的高嘌呤,如果再大量飲酒會是的嘌呤分解加速,生成尿酸,可能誘發痛風。

八、吃海鮮喝點蘇打水,海鮮通常含有較多的嘌呤,嘌呤在體內代謝為尿酸,尿酸需要通過腎臟排泄。而蘇打水有較強的鹼性,對腎臟排泄尿酸有很大幫助。因此,吃海鮮時喝蘇打水有助於防治血液中尿酸升高。蘇打水在吃海鮮之後喝更好,但經常喝才會有效。需要提醒的是,胃酸分泌過少的胃炎患者不要大量喝蘇打水,因為蘇打水能中和胃酸,加重胃酸缺乏。蘇打水還含較多的鈉,所以高血壓患者最好也不要喝,或在喝蘇打水時,要減少食鹽的攝入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選擇蘇打水產品時,要注意標籤配料表中是否有「碳酸氫鈉」字樣,這才是真正的蘇打水。

總之,痛風患者應盡量避免食用海鮮時大量飲用啤酒,對於蟹黃、沙蟲、魷魚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盡量不吃,而海參、海蜇、海藻嘌呤含量低,可以適當食用。

秋天早晚氣溫較低 。痛風或者高尿酸 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防止寒氣侵 ,引發痛風。多喝水秋天氣候乾燥,人體很容易缺水 ,缺水後排尿少 ,因此尿酸也不容易排出。因此要多喝水以促進尿酸的排出。減少體內尿酸積 聚 。每天最好喝 2000毫升水,以增加尿量。多運動秋天是 「貼秋膘」的好時候 ,但是不適合痛風患者。痛風患者一定要注意控制體重 。減少脂肪的堆積。因為脂肪的增加也會加快痛風的發作。患者應每天堅持做有氧運動,活動關節並且消耗脂肪。

氣候的變化會對我們的關節產生很大的影響,夏季進入秋季,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溫度下降,天氣變得涼爽或者偶爾的降溫,這些都會很容易罹患痛風,因為關節炎大都會發生天氣變化無常的季節,寒氣很容易引發各種關節炎,而痛風也是一種關節炎,所以,秋季要格外的小心,保護好我們的關節,遠離痛風。

當然,同時要經常檢查我們的尿酸,確保沒有高尿酸,如果出現高尿酸也一定要進行排查,看看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高尿酸,如果是藥物,那停葯以後自然恢復,如果不是藥物的原因,就要高度警惕,而且,要想方設法將尿酸降下來,這樣才能避免高尿酸引發的通風。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朋友。您的支持便是我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清本草坊 的精彩文章:

TAG:清清本草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