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趁我們還年輕》:讓「後青春」走在潮流前列!

《趁我們還年輕》:讓「後青春」走在潮流前列!

電視劇《趁我們還年輕》由嘉行傳媒與完美世界影視聯合出品,這部電視劇的名字就很像一句讓人想要喊出聲的slogan,好像有點年輕人的中二自信,又帶著一絲成年人的不甘老去。而這部原創都市題材作品主打的「後青春期」也確實劃定了一個以畢業後為起點的「青春」範圍。什麼是「後青春」?就是離開青蔥校園後仍然飽含熱情在不斷努力拚搏的當下,因為「青春是一種精神,與年齡無關」,所以純真青澀的校園青春生活總會成為懷念,但為現實生活熱情奮鬥的「後青春」是你我不論到了什麼年齡都始終在經歷的。這樣一部主打「後青春」的電視劇,它確實有著讓很多人去關注的魅力。

電視劇《趁我們還年輕》有著讓人踏實的製作班底,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親愛的翻譯官》、《漂亮的李慧珍》的金牌製片人高琛,攜手曾參與執導了《奮鬥》、《北京青年》、《我的青春誰做主》等經典作品的資深導演王迎共同打造,原創劇本打磨近三年,堅持「提煉身邊大小事,用普通的故事講不普通的人生」。張雲龍、喬欣、劉芮麟、黃夢瑩、代斯領銜主演,姚奕辰、黃柏鈞、王驍、易大千主演,國際超模奚夢瑤友情客串。充滿活潑青春氣息的陣容令該劇自開機以來,便被不少觀眾期待為「一部讀懂年輕人後青春時代」的作品。

《趁我們還年輕》聚焦在步入社會認真打拚、追逐夢想的「後青春期」人群,講述一群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在離開校園後依然熱情不滅的職場、人生奮鬥故事,不僅呈現了當代年輕人所經歷的工作洗禮與奮鬥歷程,還講述了一段融合了親情、友情、愛情的情感生活。

劇中的角色都有著各自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環境,面對生活、愛情、事業因不同的態度做出了不同的抉擇。同時這部劇也強力詮釋著「青春是一種精神,與年齡無關」的年輕態度。在近日該劇發布的「有戲」版情緒海報中,張雲龍、喬欣、劉芮麟、黃夢瑩、代斯也以微表情大戰表達著他們作為「後青春」人群的堅定和迷茫,喜怒與哀樂,「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玩鬧,一起走過」的標語點明主題。

青春不止步於校園

《趁年輕》照亮「後青春」時代

電視劇《趁我們還年輕》近日發布的「有戲」版情緒海報引起了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主演張雲龍、喬欣、劉芮麟、黃夢瑩、代斯五個人或含淚或大笑或堅定的微表情大頭照,一一展現著每位主人公在歷經人生道路過程中的不同表現,豐富的情緒里透露著種種人生故事,也有著越挫越勇的堅定,瞬間將這部劇與其他校園青春類作品多主打純真唯美風格的海報拉開了距離。

在以往,提到「青春期」往往很多是代表著懵懂、青澀、無所顧忌的校園時代,這是大多數人印象中最「年輕」的黃金時期。隨著年紀的增長,有人在現實中躊躇被磨滅了稜角和夢想,但更有人始終在一路堅持,為自己的夢想打拚,對自己的事業和人生都全情投入,這就是直面「當下」的後青春時代。

早前人民日報曾點評過「喪文化」的弊端,指出年輕人需要重塑奮鬥的精神,《趁我們還年輕》便是跳脫出了青春題材中對校園生活的懷念,將目光鎖定正在社會中認真打拚、追逐夢想的「後青春期」人群,提煉身邊大小事,講述一群懷揣夢想的年輕人,不斷和這個世界過招的故事,開啟關於成長、奮鬥、夢想、愛情的嶄新故事。與常見的青春概念不同,《趁我們還年輕》中主人公們的故事開始在離開校園之後,五位主人公在走上社會之後始終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狀態,正是當下年輕人最美好的願景之一,也讓這一段「後青春」時代的奮鬥故事人情味濃郁醇厚。青春精神便是這樣紮根在每個人的心裡,見證著每個人的成長。

正如製片人高琛談到「後青春」時感慨道,《趁年輕》里闡述的後青春概念並不特指某個年齡段,而是一種態度:「如果說青春期充滿了青澀而美好的回憶,那麼後青春期就是遍布了當下年輕人二次成長的足跡。這是當代每個青年都在經歷的一個階段,也是最容易產生共鳴的時期。

年輕不只簡單一面

《趁年輕》呈現「多面閃光」立體人物

人物個性是否鮮明,人物性格是否靈動,往往成為觀眾是否能和劇情緊密粘合的切入點,即「人設」二字。《趁我們還年輕》在傳遞「後青春」精神態度的同時,也側重於呈現經得起推敲的人物形象,深度挖掘人物的閃光點,角色身上所具備的個人素質和專業技能積極傳遞著值得當代青年學習借鑒的正能量。

拍攝至今,幾位演員與角色磨合已久,主人公的奮鬥歷程讓演員們找到了不少共鳴,更劇透道:劇本里所有的台詞,都會經過導演和編劇一遍又一遍推敲,尤其是關於友情、愛情的表達,旨在傳遞深入人心的金句共鳴。

劇中,張雲龍飾演的樊書臣被譽為「公關界偶像般的存在」,他出身外交官家庭、學歷見識皆出眾、領導同事賞識信任、死忠好友親密無間。看似完美的人設下,樊書臣卻活得像個「精神孤兒」。而伴隨著劇情的發展遞進,樊書臣在面對壓力和困難之時,激發了無數種可能性,愈挫愈勇的他走出了舒適圈。遇到愛情的他,在和「THE ONE」相伴相惜的過程中,也明白真愛的意義。演員張雲龍表示自己從角色身上學到很多東西:「樊書臣看似活得一帆風順,但也被打倒過。我覺得他這個角色最大的閃光點就是抗擊打能力很強,不管遇到什麼挫折都可以自己調整,快速地振作精神,讓自己重新站起來。還有最讓我感動的一點就是樊書臣的純粹,這些其實在當下是比較難的,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

而喬欣飾演的職場新人林子渝則完全相反,看上去是可愛的軟萌妹子,卻因身世複雜背負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堅韌一面。做事靠譜認真是她的常態,為夢想努力奮鬥是她的動力,成為獨立自信女性則是她的目標,無論職場打拚還是生活相處中,林子渝都散發著自己的正能量並感染身邊其他人,也是這股正能量讓樊書臣感受到了如同春風般的暖意。提到自己的角色,喬欣也有著深深認同:「不管什麼階段,林子渝身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生活的純粹是我覺得特別好的。而且不論生活波折順遂,她都是敢於拼搏,並且有極強的韌性,我覺得很值得我們學習。」

而秉持著「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的史唯聰(劉芮麟 飾),雖不是老闆們喜歡的靠譜員工,卻是朋友們都愛的開朗大男孩,活的沒心沒肺又很講義氣,有著人見人愛的好人緣;黃夢瑩飾演的紀絢麗人如其名,是朋友中最漂亮的「門面擔當」,都說長得漂亮已經贏了人生的一半,可她似乎並不覺得自己就是贏家。平時看起來大方幹練的她,在面對愛情時卻從來不放棄折騰;李泱泱(代斯 飾)身為體育雜誌的主編仍然喜歡時刻戰鬥在跑新聞的第一線,工作上是一人頂十人的「勤奮擔當」,朋友間則是最好的友情粘合劑,只可惜桃花運始終為零,是個超典型的戀愛苦手。

劇中主人公們不局限於千篇一律的臉譜化打造,即便都在講述「青春」「奮鬥」同一個主題,五位角色在面臨不同抉擇做出的不同的選擇,也側面驗證了時下年輕人的幾大典型代表。《趁年輕》善於挖掘不只一面的「多面閃光」,在接地現實、拉近與觀眾距離的同時,旨在塑造形象立體豐滿的經典人物

潮流不能複製粘貼

《趁年輕》解讀奮鬥百態眾生相

每隔幾年,國產電視劇市場上都能出現一部展示當代青年奮鬥故事的熱門大劇。1998年《將愛情進行到底》以當時青年人的友誼、夢想、愛情為主線,被認為是中國大陸青春劇真正意義的開山之作。描繪了從校園到社會的激流中歷經的成長畫卷,雖以大學校園、青春愛情、浪漫夢想為表現主題,也有著上世紀末青年人的困惑與無奈。

2007年的《奮鬥》是中國電視劇市場上第一部專門講述80後青春、情感以及奮鬥歷程的影視劇,不僅捧紅了一大批主角,還將京腔下的逗貧愛情故事帶到了人們面前。該劇一經播出,引發了無數關注,成為年度最熱電視劇。時隔五年,2012年的《北京愛情故事》講述了一批生活在北京的年輕人,融合了愛情與事業的碰撞、生活和金錢的交鋒。再度成為爆款經典劇集。

再一個五年後,《趁我們還年輕》著墨描繪一群年輕人離開校園後依然熱情不滅的職場、人生奮鬥故事,劇中主人公們面對考驗紛紛開啟「打怪模式」,濃縮呈現了當代青年的幾大典型形象。此外,《趁年輕》的故事也融合了多種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職場元素。劇中,樊書臣、林子渝和史唯聰任職於創意十足的廣告公關公司;紀絢麗在越來越受到年輕女性關注的美容護理機構擔任經理;李泱泱作為體育雜誌主編兼首席記者始終奔跑在新聞第一線。眾多職業設定也都充滿了青春氣息,劇中角色們為自己的生活、愛情、事業全力向前的氛圍令年輕觀眾們很快便找到了共鳴。

談及題材輪迴潮流之勢,王迎導演有著自己的理解:「題材輪迴固然是一種潮流,因為奮鬥的精神態度一直存在每個人的心裡,但潮流之中我們希望能呈現的是一種進步,不能說你拍後青春的故事,還用的是80代青年人的模板,這是不可取的。奮鬥對每一代人的意義都不一樣,這一次我們要詮釋的是『青春是一種精神,與年齡無關』的年輕態度。《趁年輕》這部作品融合大家很多的心血,我們都很希望也期待《趁年輕》可以成為解讀『後青春期』百態眾生相的代表作,這是我們大家努力的目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linkage 的精彩文章:

9月26日網播數據及藝人新媒體指數
揭秘影視劇「限酬令」,演員片酬為什麼不能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
看wuli韜韜取真經尋真愛,這樣的至尊寶你會愛他一萬年嗎?
理工科女生跨界演員成視後,這樣星光很倔強
薛之謙回國啦!低調現身,一語不發!粉絲竟然……

TAG:Vlink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