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專利競爭激烈、各方正在跑馬圈地,這些潛在風險需要預警!

區塊鏈專利競爭激烈、各方正在跑馬圈地,這些潛在風險需要預警!

編者按:近年來,區塊鏈技術火熱發展,逐漸成為金融等領域主流的創新技術,圍繞該技術的物聯網、智慧醫療等一系列應用探索也在如火如荼進行。隨著區塊鏈技術發展熱潮來襲,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開始提交區塊鏈相關專利申請。與此同時,各大企業巨頭也在區塊鏈場景應用方面跑馬圈地。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創新主體還需增強知識產權風險防範意識,謹防陷入專利糾紛。

原標題:區塊鏈專利競爭激烈,各國巨頭加緊跑馬圈地,我國相關企業需謹慎——

蹄疾步穩囤專利 風險防範莫大意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火熱發展,逐漸成為金融等領域主流的創新技術,圍繞該技術的物聯網、智慧醫療等一系列應用探索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可以說,區塊鏈技術在全球範圍內掀起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應用熱潮正一浪高過一浪。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識產權中心(下稱信通院)最新研究成果顯示,隨著區塊鏈技術發展熱潮來襲,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開始提交區塊鏈相關專利申請。與此同時,不少企業巨頭也在區塊鏈場景應用方面跑馬圈地。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創新主體還需進一步增強知識產權風險防範意識,謹防陷入專利糾紛。

囤積專利跑馬圈地

近幾年,國內外眾多投資項目都在關注區塊鏈技術領域,區塊鏈專利申請持續快速增長。信通院的研究結果顯示,2013年至2016年,全球區塊鏈專利申請分別為7件、92件、308件、635件。截至2017年8月,全球區塊鏈發明專利申請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累計已達1200餘件,合併同族專利後為995項。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該技術在金融等領域應用日益廣泛,涉及區塊鏈技術的專利申請在今後還會呈現持續快速增長趨勢。

與此同時,區塊鏈專利申請布局範圍也進一步擴大。2009年至2013年,區塊鏈專利的主要申請國集中在美國、中國、韓國和英國,2013年以後,逐漸擴展到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等國。這一現象與區塊鏈投資項目日漸火爆息息相關,從2012年開始,區塊鏈行業的投融資越來越多,投融資的活動範圍也從早期的北美洲逐漸擴展到歐洲、亞洲,甚至是非洲和南美洲。其中較為知名的有國外分散式賬本R3CEV公司與全球42家著名銀行簽署區塊鏈合作項目,IBM公司推出Hyperledger(超級賬本)項目並構建區塊鏈生態平台等。

從專利申請分布區域來看,目前區塊鏈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美國(426件)、中國(408件)、韓國(59件)和英國(77件),這些國家的專利申請增速明顯快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屬於熱點市場。區塊鏈技術的主要理論和技術方案基本由美國技術人員提出,因此美國在區塊鏈專利布局方面起步較早,優勢較為明顯,技術動態值得我國創新主體跟蹤和關注。另外,韓國在該領域的技術創新實力也不容小覷。韓國計劃建立銀行區塊鏈聯盟,對比特幣監管相對較弱且接受度較高,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韓國不斷創新區塊鏈技術,近幾年在該領域提交專利申請的勢頭較為強勁。比較而言,我國在區塊鏈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從2014年開始快速增長,但專利申請總量與美國相比仍有差距。

巨頭入主場景應用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專利申請的持續累積,國內外創新主體開始嘗試將該技術應用到不同場景,與票據交易、私募股權交易等金融領域以及物聯網、電子政務、知識產權等非金融領域有機結合。

從發展階段來看,2009年至2013年,區塊鏈專利申請涉及的應用場景主要集中在物聯網、演算法、大數據、版權和金融數字資產交易領域。隨著相關技術不斷成熟,創新主體開始進行更多的探索嘗試,區塊鏈專利申請涉及的應用場景不斷增多,2014年至2017年,應用場景擴大到域名管理、社交、人工智慧等。與此同時,該技術應用於金融交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進入了快速增長期。

從地域分布來看,涉及金融數字資產交易、演算法等應用場景的區塊鏈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美國和中國,其次英國和韓國在該領域也有一定的專利布局。相對而言,美國和中國在區塊鏈技術領域發展速度較快,涉及的應用場景除金融數字資產交易、演算法、身份認證外,在社交、機器人等領域也進行了相應的專利布局,而英國、韓國等尚未涉足這些領域。

我國在區塊鏈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量近些年開始爆發,創新主體提交的專利申請大都集中於區塊鏈的具體應用,如布比(北京)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杭州複雜美科技有限公司專註於利用區塊鏈技術設計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優化交易過程或者確保交易過程的賬戶安全等,專利申請涉及區塊鏈底層技術。

目前,區塊鏈技術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尚未進行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各方專利實力均在積蓄過程中,尚無大規模持有專利並佔據壟斷地位的市場引領者。不過,目前有很多巨頭企業對區塊鏈非常關注,並進行大力研發和專利布局,很有可能今後成為區塊鏈領域的行業巨頭。例如IBM一直積極倡導區塊鏈代碼的開源,並引領著區塊鏈超級賬本項目的推進,而且IBM也提交了較多的專利申請。在金融投資領域,美國銀行、MasterCard、Visa、Goldman等也積極創新區塊鏈金融應用。此外,美國還成立了區塊鏈知識產權理事會(BIPC),開發防禦性專利戰略,並且吸引了如巴比特公司、德勤等知名企業、研究機構紛紛加盟。

警惕「陷阱」防範風險

隨著區塊鏈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產業鏈的多方介入、專利儲備的持續累積,不可避免地將會導致市場競爭加劇。根據現有專利布局趨勢和市場發展來看,中國和美國都是潛在的區塊鏈專利訴訟高發地。

由於目前區塊鏈領域很多都是開源技術,這給我國企業帶來了發展契機,有助於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開源並不意味著不需要專利保護,目前已有不少主導開源的公司一邊積極推進開源,一邊提交大量區塊鏈專利申請,中國相關企業應儘早布局區塊鏈專利,以便在今後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

另外,開源也不意味著無條件無償隨意使用,我國相關企業在使用相關技術、遵循不同版本的開源協議時,也應提防專利侵權、著作權侵權等風險。在研發過程中,應規範風險防範流程,防止侵權代碼流入。企業可以依託產業聯盟進行信息共享和溝通,降低研發成本,促進聯盟內會員達成良好合作關係,實現研發和專利資源共享。

我國創新主體在進行自主研發和進行專利布局的同時,也可以考慮通過收購的方式,在短時間內快速增強專利實力。目前在區塊鏈領域,不少初創公司創新思維活躍,研發較深入,專利布局較多,可以考慮通過收購該類企業增強研發實力,縮短研發周期,加強專利儲備。

另外,由於目前區塊鏈領域存在著少量金融投機現象,建議相關政府部門加強對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引導,建立相關風險提示機制,以推動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周潔 胡姝陽)

(文章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責任編輯:崔靜思 蔡瑩 編輯:呂可珂 石焱)

(中國知識產權報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知識產權報 的精彩文章:

星巴克因為銷售這款杯子被告上了法院!最終法院判決……
「敦煌」「莫高窟」等帶有「敦煌印記」的商標被搶注,此局怎麼破?
歡迎來到「泛娛樂」時代!表情包也可以衍生齣電影!
小心!未經許可電子化他人圖書進行銷售可能被判侵權!
創造性判斷中如何對現有技術公開事實進行認定?一文讓你懂得透徹

TAG:中國知識產權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