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老師:不管唯心還是唯物,都是你意識作意所生

南懷瑾老師:不管唯心還是唯物,都是你意識作意所生

不管唯心還是唯物,都是你意識作意所生

本文摘錄自 《瑜伽師地論 聲聞地講錄》

「云何作意相,謂有能生作意故,於彼彼境界,所生識生,作是思維。」我們修行不是講到要先作意嗎?如果你們要研究唯識,不能拿這一段「作意相」去解釋全部的作意。這裡說的作意,與修止觀的作意不同,與做人造地獄業的作意也不同。現在解釋這一段作意相,是講修聲聞道的比丘們在修習時候的作意相。因為這個生命是能夠生出來作意的,能夠使我們意識起一個境界的。「於彼彼境界,所生識生」,對於外界的一切境界,所生出來的是意識所變的,意識所變的就是能夠思想。

現在時代不同,西方哲學產生了唯物哲學,把我們思想習慣性的形態,叫做「意識形態」。中國人與外國人看一樣東西,觀點不同,因為意識形態不同,表情也不同,這是思想的習慣性不同。西方哲學研究起來也很迷人,看起來幾乎接近了佛法,實際上差別很大,這也是意識心理所生的。

「今我此心,由作意故,於境界轉。」研究唯物哲學的,認為「心」是假的,一切是唯物的,這是偏向唯物思想的說法。我說這是屬於機械性心理學,拿狗來試驗,盆子一敲響,狗就來吃飯,幾次以後這狗知道了。如果盤中沒有東西,狗的口水會流出來了,這一切心理作用,都是受環境唯物的影響。不過拿唯識來講,這些說法都是依他起。唯物思想認為沒有心這個東西,所謂「一切唯心造」是一句空話。但是他忘記了,環境能影響心,心也能影響環境。

不過天地良心,唯心哲學,包括佛法,真要徹底搞通,只有靠你們修行證果來證明了。其實唯物哲學最高原理就與唯心哲學接頭了,也就是心物一元的道理,其中也很深奧。譬如說一切唯心造,你就以心造個東西來看看吧!你不能的話也就不能說服唯物之說。如果說證到的人心能轉物,那你把那個證道的人找來看看才相信,所以要真修行,以事實拿出證明來才行。理論說得好沒有用,只能唬唬那些散男子、散女人,碰到一些真做學問的人,你要以事實求證來說明,才能服人。

所以一切唯心造,你造造看呀!譬如一個唯物論者問你,你肚子餓了,看見好吃的東西會不會流口水呀?會,可見一切心理都受外界所轉。但這是作意的,不作意就沒有這個事。既然是作意,就不能主觀地認為一切是唯物的。當然一切唯心造的證明也不夠,但是你所認為的一切皆是唯物所轉,都是受外界所影響,在邏輯上,你這個主觀就是作意出來的。

問題回過來講,研究這個作意的作用,思想的內在,就是哲學講的認識論,也就是現在所講的認知論。請問,你這個認識或認知,這個確定道理的主觀作用是什麼?先研究清楚,再來談唯物哲學。時代變得太快了,二十一世紀到來,學術更昌明,像現在世界上的醫學論文,每三分鐘有五萬多篇出來。所以這個時代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各大學的研究論文,五分鐘增加幾十萬份新的理論知識。你們出去弘法,如果還在五蘊、十八界這裡轉,是不行的,所以要注意,只有以身求證這條路。

「非無作意,此所思維,名作意相。」認為是唯心也好,唯物也好,都是你意識作意所生,離開意識思想境界,你找不到一點東西的。這個能夠思維的就叫「作意相」。比如我們打起坐來,一念不生,好清靜,也知道清凈,這就是作意來的,是好的作意,叫清凈作意。雖說知道清凈,仍然是作意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夢參老和尚:對三皈依生起決定的信心《六》
夢參老和尚:對三皈依生起決定的信心《四》
夢參老和尚:對三皈依生起決定的信心《五》
追隨南師:登峨眉山中峰之顛大坪寺
南懷瑾老師:「持名念佛」的三種法門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