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曠劫由來不生滅】【何鬚生滅滅無

【曠劫由來不生滅】【何鬚生滅滅無

慧律法師佛學講座

GIF/889K

[夜坐偈云:一更端坐結跏趺][怡神寂照胸同虛][曠劫由來不生滅]

[何鬚生滅滅無餘]

[夜坐偈云:一更端坐結跏趺][怡神寂照胸同虛]

「胸」就是《心》。

這個「怡」就是《合適、安樂》的意思。

「怡神」,精神很好,我們這個心神非常好,很快樂。

「一更起來,端坐結跏趺坐」,怎麼樣?

很合適,又很安樂》。這個《心神很定》。

「寂照胸同虛」。

這個『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這一顆《心》,如同「虛空」一樣的,為什麼?

無相》嘛!

[曠劫由來不生滅]

《自無量劫來》,「由」就是《本》。

「由來」就是本來就是《不生不滅》。因為我們《妄想、顛倒、執著》才有「生滅」

[何鬚生滅滅無餘]

注意聽!「何須」用一個「生滅的心」去《滅絕這個生滅》,「令盡無餘」。

就是《何必要將心取心》呢?

「何須」用「生滅的心」,然後最後三個字:「滅無餘」。去把它《滅掉這個生滅》

而「令盡無餘」呢?

如果用一顆「生滅的心」去《滅掉這個生滅》,又產生「生滅」。(犯無窮的過患)

動念),觀照《當體即空》,《放下》就OK了。

可是我們不是),我們(一動念)落入「生滅」。

我們想要《除掉》這個「生滅」。要《除掉生滅》這個《心》,它又是「生滅」。

「何須」用一顆「生滅的心」,去斷除這個「生滅」,而「令盡無餘」,為什麼?

[一切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這個講得太好了,一百分、一百分!

「一切諸法皆如幻」,當然知道「如幻」就《無所著》了,是不是?

「本性自空」,「用除」呢?

「本性」本來就「空」,你「除」什麼呢?

[若識心性非形像]

「形像」就是《外表》。

《不是長短,不是長、不是短,不是善、不是惡,不是是、不是非》

統統放下《兩邊、二分法》。

如果你了解這個《心性》,不是《外相》可以追求到的,你就[湛然不動自如如]

二更凝神」,「凝」就是《專註精神》。

[二更凝神轉明凈]

這個「凝神」最主要是《破除習氣》。

「一更」是讓我們了解《理性佛》。

「二更」是讓我們了解《差別相》裡面還是要修行,因為《習性》沒辦法!

「二更」為什麼要「凝神」?

你要《專註》才有辦法嘛!

「凝神」就是《保任的功夫》。保持這個《自性》,使我們任用之。

保任》就是(保持),然後《妙用現前》。

(要用一點心),雖然《自性本自具足》。可是《事相》上,我們很容易《迷惑》。

「轉明凈」慢慢的《習氣除掉》,你「又明又凈」。

[不起憶想同真性]

「憶想」是指《執著這個妄想》。

你只要不起這個《執著》。

不要起這個《妄想》,即同「真性」就是《真如本性》。

《不起執著、妄想》,「本性」就現前了!

[森羅萬像並歸空]

「並」就是《皆》。

統統「歸於空性」。

[更執有空還是病]這個要念兩次:【更執有、更執空】。

如果「有空」解釋說:有一個「空」,就錯誤!

也可以勉強說「更執有空」,「還是病」。

如果「更執有」一個「空性」,「還是病」。這樣解釋也可以。

[諸法本自非空有]

那麼《一切法》,本來就無所謂的「空」,也無所謂的「有」。

可是[凡夫妄想論邪正]

「邪正」(一生),《顛倒》就(生)了。

所以就【執著自己的看法是正】,就《攻擊、傷害別人了》。

[若能]加兩個字:【當下】,[不二其居懷]

「其居懷」就是《居其懷》。

「懷」就是《心》。

「若能當下不二」,安住在《空性的絕對》這個「不二』。

《不二就是垢凈不二、生滅不二、善惡不二、能所不二、根塵不二》,是不是?

所以「若能當下」《悟》到絕待的「不二」法門,安住在這一顆《心》裡面,

[誰道即凡非是聖]

「誰道」就是《誰說》。

這個「即」就是《當下》。「凡夫不是聖人」呢?

分享:

迴向偈一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迴向偈二

願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和諧家庭幸福人生 的精彩文章:

慧律法師法語展示100個記住67:修行人不見不說他人過
慧律法師法語展示100個記住66: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慧律法師法語展示100個記住65:修行要降伏自我
慧律法師法語展示100個記住64:修行切忌向外尋覓
【達磨悟性論】(16) [佛有三身者:化身、報身、法身。][若眾生常作善時,即化身現;][修智慧時,

TAG:和諧家庭幸福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