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年國慶嘗試「甩掉」錢包

今年國慶嘗試「甩掉」錢包

今年國慶與中秋8天「加長版」黃金周將帶來又一輪消費、出行盛宴。國慶出門的行李你已經收拾好了嗎?這個假期,或許你不需要帶錢包,只靠一張臉就足夠了。

隨著新型支付方式的普及,無現金支付成為消費付款常態。而新一代蘋果手機則再度引發刷臉熱潮,各大銀行和互聯網金融機構巨頭近期紛紛推出刷臉技術的金融存取、支付、轉賬產品。這個長假期間,吃喝玩樂付款取款可甩開錢包,用新姿勢輕鬆出行。

南方日報記者 黃倩蔚

場景一??廣州地鐵全線可刷手機閃付過閘

手機一刷就可以坐地鐵,不需要地鐵卡、不用買票,這是大家期待的出行方式。9月26日,廣州地鐵正式全線支持銀聯手機閃付過閘。這是全國首次實現地鐵所有站點直接過閘。

乘坐地鐵時,乘客只需用支持Apple Pay的設備靠近閘機感應區即可進站。通過銀聯手機閃付使用iPhone和Apple Watch快速、安全過閘(橙色的地鐵雲閘機除外),無需購票,無需掃碼。

廣東銀聯相關負責人表示,除Apple Pay外的Samsung Pay、Huawei Pay、Mi Pay等銀聯手機閃付的過閘業務也在積極推進,近期將陸續上線。

據了解,目前,廣州地鐵全線的6000多台閘機已經完成改造,支持銀聯手機閃付過閘。乘客通過使用手中或腕上運行iOS 11和watchOS 4的設備,並綁定銀聯信用卡使用Apple Pay,就可過閘搭乘地鐵。

事實上,此前中國銀聯已聯合廣州地鐵實現手機支付購票、信用卡閃付過閘。對於此次的蘋果支付和銀聯閃付創新應用,中國銀聯表示,未來還會聯合廣州地區各商業銀行推出全線乘車優惠活動。

廣州地鐵相關負責人表示,繼本次全線閘機支持銀聯手機閃付、手錶閃付過閘,目前廣州地鐵已全面覆蓋市場主流支付方式。

場景二??境外手機掃碼實時退稅

在德國的法蘭克福機場,來自中國的彭女士,通過支付寶掃碼退稅,拿到了254元退稅金,約為購物款的15%。在歐洲,一般退稅可以拿回12%-19%的貨款,相當於購物能打近8折。

同行的一位外國朋友則只能通過現金或是信用卡退稅,現金退稅可以當場拿到稅金,但只能是歐元;而信用卡退稅可以拿到本國貨幣,但無法當場拿到,需要等候三五天。「我退稅時,是當場拿到了人民幣。外國友人問為啥中國人的手機什麼都能幹。」彭女士說。

事實上,近期銀聯、支付寶等多家支付公司都推出了便捷退稅方式。支付寶表示,像法蘭克福機場這樣支持中國遊客支付寶實時退稅的歐洲機場有14個。

馬來西亞機場的一位店員說,「中國遊客的付款速度是最快的,因為他們可以用手機付款,平均付款時間只要10秒,而用現金或者信用卡的客人付款要1分鐘。」據支付寶透露,在馬來西亞機場,為了加快收款速度,有的店鋪甚至特地招募了會中文且能熟練使用支付寶的營業員。

事實上,為改善遊客境外旅遊退稅體驗,各家機構都陸續推出創新方式。不少銀行也針對持卡人國外退稅的需求推出便捷的手機退稅服務。如民生銀行攜手聯合貨幣,在新版手機銀行「生活圈」服務中推出了「境外購物、回國退稅」服務。客戶只需離境前給退稅單加蓋海關章、保留好購物小票原件,即可在回國後在線自助辦理。

場景三??刷臉取款僅需40秒

隨著刷臉蘋果手機的面世,早已被應用在金融上的「刷臉」技術再度成為此次長假前的熱點話題。

繼2015年在櫃面及VTM(遠程視頻櫃員機)渠道全網應用人臉識別技術後,招商銀行於2016年在全國106個城市近千台ATM機上實現了」刷臉「取款的功能。據悉,這也是國內銀行首次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到ATM取款機的案例。據招行介紹,刷臉取款除了可「人臉識別」,還能做到「活體檢測」,演算法將對人的臉部的五官位置、臉型和角度進行計算分析,將誤識率控制在較低水平的同時,也可保證了較高的識別準確率。

近期,農行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刷臉取款」,覆蓋超過10萬台ATM。「客戶不用帶銀行卡或存摺,僅通過刷臉、身份證號(輸入或讀身份證)、賬戶密碼,即可辦理存款、取款、轉賬、查詢業務。目前,可以在廣東農行所有網點的3000多台『現金超櫃』上辦理刷臉存取款、轉賬、查詢業務,十分方便便捷。」農行廣東省分行相關負責人告訴南方日報記者。

農行工作人員介紹,對於「刷臉取款」,有四重措施保證儲戶賬戶安全:身份證號、銀行工作人員指紋授權、照片通過公安系統的嚴格比對、取款密碼。而記者親自體驗,刷臉取款僅需40秒左右。

根據介紹,農行刷臉取款ATM機採用紅外雙目攝像頭活體檢測技術。通過現場抓拍的照片,與可信照片源進行對比,保證了照片冒刷無法通過。

事實上,人臉識別在不少支付類APP上也有相關應用,騰訊、平安科技等企業早在兩年前也開始涉足人臉識別技術。而近日,支付寶「人臉支付」也率先在杭州肯德基餐廳試點,店面布設的點餐自助終端設備上方加裝了人臉攝像頭。此外,京東金融在也自家的線下門店「京東之家」測試了刷臉支付。

■記者觀察

科技金融應用空間巨大

科技發展讓「無現金」支付、「無錢包」出行成為了可能。手機支付和刷臉支付的普及,將人們從攜帶錢包出行的日常中釋放出來,只用攜帶手機,甚至什麼都不帶,都可以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務工具。

科技讓金融生活越來越便捷,但社會對刷臉支付的安全性還是抱有一定程度的戒心。不過,有機構數據顯示,對於人證合一對比,人眼的識別率平均為72.5%,機器識別率普遍已經超過99.5%。平安集團旗下平安科技表示,其研發的人臉識別技術目前可達99.8%的識別精度和低波動幅度。

對於金融支付和驗證技術不斷成熟發展,銀行業內人士認為,銀行早早抓住這一機遇,可在一定程度上助力銀行發展零售業務,也可增加客戶黏性。但創新與風險防範永遠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很多銀行目前「刷臉」取款仍需密碼、身份證、工作人員「親驗」等多重輔助。更多的生物識別技術也正在研發路上。

業內人士認為,從全球來看,中國消費者對新技術的接納態度最為積極樂觀。以人臉識別為例,有調查數據顯示,近半數的中國受訪者認為該技術將會為生活帶來便利,高出全球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

事實上,中國移動支付增長迅速,科技在中國金融業的應用空間巨大,數字時代的科技創新將會層出不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報業網 的精彩文章:

TAG:南方報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