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李中華都不行!殲15著艦太難,高強度實戰須殲20上艦

李中華都不行!殲15著艦太難,高強度實戰須殲20上艦

在戰鬥機發展歷史上,隨著技術的進步,一個最為顯著的性能提升特徵就是:戰鬥機正變得越來越好開了。

這種好開體現在很多個方面,比如起降速度降低;比如飛機的動作響應飛行員的操作乾脆靈活而又不過頭;比如飛機對於飛行員不存在操作上的限制,隨便飛行員怎麼開,怎麼粗暴駕駛,飛機都不會陷入失控的狀態。

而這些好開的背後,代表著航空工業方方面面的水平進步——比如起降速度的降低,是要用渦流增升等先進氣動措施,讓飛機在更低的速度下獲得更高的升力而實現的。

圖:美軍假想敵對抗訓練中,F4戰鬥機因為不好開,操縱限制大,在主要機動性指標佔據壓倒性優勢的情況下,被開教練機的老鳥按在地上爆捶。針對這種現象的分析,成為現代戰鬥機敏捷性研究的開端。

比如駕駛員隨便怎麼折騰飛機都不會失控,這需要全許可權的數字電傳飛控系統和非常先進的氣動外形設計;一方面利用計算機過濾掉可能導致飛機失控的危險操縱,另一方面又能讓飛機進入遠超以往水平的極端飛行狀態又有能力自如改出。

這種好開、聽話,對於一個飛行員、一個國家的軍隊,意義都是極為重大的。對於飛行員來說,飛機越好開,越是能真正發揮飛機的理論機動性極限,空戰時就越不需要分心去顧及飛機的操作是否超過狀態——「還能在拉大迎角一點么,再拉會不會要失控,進尾旋了?」,越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戰術決策上,放在對電子戰系統、火控武器系統的操作上。

而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飛行員的選拔本身是非常殘酷、代價非常高昂的;飛機本身降低操縱難度上的要求,就意味著在現有的基礎上獲得合格飛行員的數量也多了。特別是中國,合適的飛行員後備人群實在太少了。

圖:殲教七,全世界最爛的高教機,沒有之一

這一點國內的殲教七高教機是最典型的反面例子,由於降落速度太高,操縱難度太大,使得大量已經完成幾乎全部培訓的飛行學員最終被毫無意義的淘汰。

特別是對於艦載機,它的降落難度本身就特別高——要以一個恆定的角度和姿態,精確的完成對於甲板特定區域的撞擊式降落;而這個過程中,航母還始終在顛簸起伏,而且在航母的艦島和甲板後面,還是大面積的紊亂氣流。

艦載機設計的好不好,其降落成功率是不顯眼但又最關鍵的一點。而在這方面,蘇聯在當年欠缺航母的常規起降經驗,研發老米格29K和蘇33時也沒有足夠先進的氣動分析和飛控系統設計水平。

圖:陣風擁有全球頂尖降落性能,殲20比陣風將只強不弱

這都使得這兩種機型的著艦成功率,顯著低於西方同時代機型——而對飛行員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飛機降落的過程中難以駕馭,不好開。

如果說在平時的訓練中,還有足夠的餘裕給飛行員多次嘗試的話;在實戰中,一旦遭遇惡劣天氣、大機群準備降落——這是艦載機大數量密集起飛的必然結果,那麼低下的著艦成功率就意味著致命的事故高發、以及整個航母戰鬥群戰鬥能力的低下。能將一種不好開的飛機開好,這對於飛行員來說是能力的象徵,是技能過人的證明。但對於飛機,不好開絕不是什麼理所當然、甚至引以為傲的現象。

圖:大概是李中華開習慣了殲10這樣好飛控的飛機吧

李中華作為中國的優秀試飛員,他的駕駛水平不需要質疑。連李中華都無法在殲15模擬器上成功完成著艦——即使只是簡單的嘗試,那就只能說明兩個問題:要麼模擬器不能準確還原艦載機的真實操縱特性,沒有實用價值;要麼更糟,就是殲15戰鬥機的著艦操作本身就難度極大。

實際上國內完全有更好的選擇:殲20繼承了殲10的一貫家族風格,擁有極佳的飛控設計水平;在飛機的操縱品質上,從來都是同代產品中的第一梯隊水平。

只有殲20才能滿足未來中國的空戰主力需求——不止是中國陸地上空,也包括中國航母戰鬥群所在海域的上空。

如果想第一時間獲取深度軍事分析文章、向作者提問互動、關注作者又在國內的專著文獻中挖掘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信息,請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候知健」或者「txzzhz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候知健 的精彩文章:

全球最出名精神俄國人被捕:或終身不能碰槍,節目再無續集
F22硬管加油爆致命隱患,殲20軟管加油落後但更安全
國產航母需消磁才能海試:因鋼材差於瓦良格,不能絕磁?

TAG:候知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