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畫說:「颱風」戰鬥機令德國裝甲部隊聞風喪膽

畫說:「颱風」戰鬥機令德國裝甲部隊聞風喪膽

霍克「颱風」是英國的單座攻擊機,於1941年服役。按計劃該機將替換颶風戰鬥機,卻最終演變成了坦克殺手「颱風」攻擊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成功的攻擊機之一。就是這種飛機,讓德國裝甲部隊在諾曼底戰場吃盡了苦,令德國裝甲部隊聞風喪膽。(歡迎關注「指尖點兵」微信公眾號)

1937年,當「颶風」戰鬥機剛剛進行首飛時,霍克公司的首席設計師Sydney Camm已經在考慮「颶風」的後繼機型了。1938年1月(首批颶風交付後兩個月)英國空軍部以F.18/37的設計說明書,要求設計一種各種性能超過「颶風」20%的新一代戰鬥機。

要達到這一檔性能,必需採用2000馬力級的發動機。當時英國正在研發的2000馬力級的發動機有:Napier sabre(馬刀)「H」形24缸,Rolls-Royce Vulture(禿鷹)「X」形24缸。雖然Camm已經傾向採用「Saber」發動機、採用12挺勃朗寧機槍(每挺備彈400發)的方案,但英國空軍部建議Camm同時考慮兩種使用不同發動機的方案,並把機槍的備彈增加到每挺500發。

按照這一建議,Camm完成了使用不同發動機的兩種方案:「N」——使用「Saber」發動機;「R」——使用「vulture」發動機。1938年8月。英國空軍部同時定購了兩個方案的原型機。這兩種原型機的結構和外形基本一樣,只是發動機冷卻器進氣口的位置不一樣,「R」型的進氣口安置在飛機腹部;「N」型的進氣口安置在機頭齶部。

兩種型號的飛機平行進行研製,同時出圖。由於「Vulture」發動機的交付時間快,1939年10月「R」方案的原型機首先試飛,被正式命名為「旋風(Tornado)」。最初的試飛很成功,空軍部在11月訂購了1000架,為加快生產空軍部還提議由霍克公司和A.V.Roc公司同時生產。進一步的試飛卻暴露了「旋風」的致命缺陷,當飛行速度達到680千米/小時,腹部冷卻器進氣口出現「氣體彈性發散」,飛機氣動特性嚴重破壞。相比之下,「N」型的齶式進氣口要合理一些,所以「R」方案也準備將進氣口移到齶部。

1939年12月,首架「N」方案飛機(P5212)下線,命名為「颱風(Typhoon)」。1940年2月24日開始試飛,試飛中發現:在起飛時發動機巨大的反向扭矩有使飛機向右舷滾轉的趨勢;螺旋槳和機翼根部距離太近,巨大的滑流將翼根蒙皮撕開捲走。試飛員Philip.G.Lucas竭盡全力才把飛機安全降落。

1940年5月,由於不列顛之戰中飛機的損失,英國對「颶風」「噴火」戰鬥機的急需,「颱風」和「旋風」的發展被擺在次要地位。雖然試製工作進度放緩,但設計發展仍然抓緊進行。1940年時,英國的2000馬里級發動機已經有三種可供選擇:Fairey Monarch(君主);Wright Duplex Cyclone(雙旋風);Bristol Centaurus(人馬座)。飛機本身的改進為:將12挺機槍改為4挺20mm Hispano機關炮;減薄「颱風」的機翼;對機身進行修形,以減少阻力等。(歡迎關注「指尖點兵」微信公眾號)

1940年10月,英國空軍部決定重新恢復「旋風」和「颱風」的研製,並要求在1941年批量生產。經過稍許改進(齶式進氣),「旋風」的飛行速度達到684千米/小時。A.V.Roc公司在1941年初生產了一架預生產型機(R7936),但由於Vulture發動機的生產計劃取消,僅生產了這一架。在改進機身設計後裝用Centaurus發動機,在1941年10月23日試飛,達到了678千米/小時的速度,但只生產了一架,供德哈維蘭公司做為試驗平台,「旋風」計劃就此結束。

第一架「颱風」IA預生產型(R7082)1941年5月26日試飛,裝SabreIIA發動機和12挺勃朗寧機槍。IA型只生產了很少數量供皇家空軍試飛評估。按皇家空軍要求,霍克公司開始大量生產裝機關炮的IB型,以對付在前線新出現的Fw.190戰鬥機。

1941年9月,駐Duxford的第56和609中隊開始裝備「颱風」IB。裝備初期,IB暴露出很多問題,損失於事故的飛機數量遠大於戰損。主要問題是發動機質量不穩定和在高速俯衝時水平尾翼動作出現獃滯甚至卡死。

1942年8月在英國LeTreport上空,「颱風」利用陽光掩護攻擊Fw.190編隊,雖然擊落了3架Fw.190,但是2架「颱風」未能從俯衝中改出而損失,經過改進。「颱風」開始有效地執行任務。1943年1月20日,609中隊首次用「颱風」擊落2架襲擊倫敦的Me.210戰鬥轟炸機和5架Fw.190戰鬥機。

1942年11月7日,英國飛行員Beaumont駕「颱風」首次夜間襲擊法國德佔區的地面目標。在此之後,皇家空軍發現笨重的「颱風」在爬升率和高空最大速度方面性能一般,而執行地面攻擊和戰場遮斷任務時以較大的平飛速度和武器攜帶量見長,因而「颱風」執行地面攻擊任務越來越多。

執行地面攻擊任務時,「颱風」攜帶2×250磅或2×500磅,最後達到2×1000磅炸彈,起飛重量達到5630千克,在2000米的高度最大平飛速度為626千米/小時。在改掛8枚火箭彈後,更適宜對德軍裝甲目標進行襲擊,火箭彈可以輕易穿透德軍坦克的頂裝甲。

諾曼底登陸時皇家空軍共有26個「颱風」中隊參加戰鬥,發揮了重要作用。重要的戰例是對阿弗郎什附近集結的德軍裝甲部隊進行攻擊,擊毀137輛德軍坦克,使德軍計劃中對登陸場的一次大規模反擊瓦解。另外兩個著名的戰果是:1944年7月7日,隆美爾元帥在靠近諾曼底前線的公路上遇到「颱風」掃射,座車被擊毀,隆美爾負重傷(有被「噴火」擊傷之說,但按英國官方戰史為「颱風」);1944年8月8日,德國一號王牌坦克手魏特曼的虎式坦克在卡昂附近被「颱風」用60磅火箭彈擊中後部發動機艙上部,穿入戰鬥室造成彈藥殉爆而車毀人亡。

在盟軍解放法國和比利時的戰鬥中,「颱風」在攻擊德軍後方集結或撤退的裝甲部隊或地面目標時發揮重要作用,使英軍的地面作戰式樣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另外,「颱風」還有一種戰術偵察改型F.R.IB和一種裝A.I截擊雷達的夜間戰鬥型NF.MkIB。戰爭期間共生產3330架(歡迎關注「指尖點兵」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指尖點兵 的精彩文章:

韓國放言要造核潛艇 還是先造出合格螺栓再說吧
高檔獵槍如何製造?很多工序要靠技師雙手完成
美國飛機英國船 可畏號航母上的「野貓」戰鬥機
「旋風」被發動機耽誤的英國優秀重型戰鬥機
這一炮地動山搖 1941年美軍新兵實彈射擊訓練

TAG:指尖點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