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看完這張圖,想為「中國名片」打Call!

看完這張圖,想為「中國名片」打Call!




變,則通。


通則達,達則兼濟天下。




如果你知道——




6000多年前,人類主要的運輸方式是滾木;


5000多年前,先後有了獨輪車和馬車;


500多年前,才出現了四輪馬車;

200多年前,先後出現蒸汽機車和汽車;


1863年,首個地鐵(蒸汽機車)出現;


1964年,火車「最高速率」突破200公里/小時;


2017年,

中國「復興號」高鐵時速達350公里/小時!



動車、高鐵、磁懸浮列車這些軌道交通方式也不過是近幾十年才出現。如不留意,就不會發現,這世界的交通變化竟如此驚人~




迅猛發展的中國地鐵




當然,還有更驚人的——



1965年,我國首條地鐵系統北京地鐵開始興建;1990年我國也只有三座城市擁有地鐵系統;

90年代後進入快速發展期,僅20年時間就達到了發達國家大城市近百年的建設量。




美國軌道交通愛好者彼得·多瓦克製作了一張1990

年-2020年中國地鐵發展動態圖

,看完這張圖,相信你也會和周刊君一樣,想為中國地鐵發展打call!

???






實際上,已有報告顯示,截止2016年年底,我國大陸地區已有30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共計133條線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突破4000公里。






軌道交通作為我國最具成套裝備研發、製造、建設、管理輸出能力的高端產業,

是《中國製造2025》中的重點突破領域。近年來,我國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發展迅速,目前已建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製造基地,越來越多城市、企業及專家加入到軌道交通的建設中來,市場前景極為廣闊




高鐵,又一張亮麗的中國名片





有學者預測,未來十年,國內軌道交通行業將進入黃金髮展期。而

剛剛虜獲各路粉絲的「復興號」似乎也恰恰證明了這一點。




9月21日9時整,G1次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駛出北京南站,瞬間提速至350公里/小時,歷經4小時28分的飛馳,

順利

抵達上海虹橋站。






周刊君聽說,有粉絲專門買票搭乘,只為感受一下它的神速。

更有人用硬幣、鋼筆、手機和礦泉水瓶進行倒立實驗,即使在350公里的時速之下,「復興號」也可以讓它們屹立不倒。






值得一提的是,

350公里時速的正式運營,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

已經站在了全球高鐵領域最前沿的中國高鐵,成為了一張亮麗的中國名片!




2017國際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峰會


好戲開鑼!




快速成長的同時,也存在發展缺口——





比如是否儘快應用「新制式」軌道交通於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如何推動產業鏈垂直整合,強化載體建設,打造軌道交通產業生態圈?又如何完善產業產能布局,推動軌道交通健康有序發展...




成都


新都




9月28日,

2017國際軌道交通產業發展峰會

將於成都市新都區舉辦,屆時,政產學研各路大咖將齊聚新都,一同探討「一帶一路」視野下的軌道交通產業的發展之道。






鳴鼓開鑼!一出關於軌道交通鏈接生活的好戲就要開幕!想知道軌道交通風馳電掣的秘密?想給「中國名片」打call?




9月28日,成都·新都,就等你來!






新,都在這裡——




當前,成都正向「世界軌道交通之都」邁進,而作為成都「中優」和「北改」主戰場,孕育著2800多年歷史的新都區正承擔著重要角色。

到2020年,新都區將規劃15條軌道線路,「九橫十七縱」的軌道交通脈絡將打破空間與距離的阻隔,讓「快接駁」帶來「慢生活」。




除了軌道交通,新都更有美食美景在等你!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外企,離不開本土化建設
1分鐘學會這招,省錢半年
13款最不值得買與值得買的MPV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