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朝鮮戰場上最殘酷的一場仗——鋼鐵部隊與鋼鐵人之間的較量!

朝鮮戰場上最殘酷的一場仗——鋼鐵部隊與鋼鐵人之間的較量!

抗美援朝時期上甘嶺的那場戰役,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然而,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硝煙的散去,現今幾乎都沒有人知道,就在上甘嶺戰役之前,還有一場比上甘嶺打的更艱苦的戰役、更慘烈、更震撼。事實證明:我軍在極度嚴寒和飢餓中,憑藉「小米加步槍」,打出了軍威國威,打出了氣吞山河的英雄主義氣概!難怪這場戰爭之後美軍參戰司令官史密斯少將感嘆:「長津湖戰役,是鋼鐵部隊在和鋼鐵人作戰。」

長津湖是朝鮮第二大人工湖,其周圍崇山林立,平均海拔1300米,人煙稀少。1950年11月21日,經十餘天長途奔襲,倉促上陣的第九兵團20軍隱蔽潛伏到靠近長津湖的柳潭裡西南,27軍隱蔽潛伏到柳潭裡和新興里北部。時至27日,長津湖一帶突降大雪,氣溫降到了零下40餘攝氏度。嚴寒給堅守中的潛伏部隊造成了極大傷害,千餘名官兵被凍死,凍傷者不計其數。

志願軍之所以要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在長津湖與美軍展開對決,是因為所謂的聯合國軍在志願軍發起第一次戰役後,又分兵兩路,在朝鮮北部東西兩線展開鉗形攻勢,向鴨綠江推進,揚言要在一個月後的聖誕節,把中國軍隊趕回去。「聯合國軍」東線先頭部隊是美海軍陸戰第1師,隨後是美10軍第7師。美1師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從未打過敗仗,號稱王牌師。志願軍第九兵團是一支過硬的部隊,「孟良崮」戰役大敗張靈甫;「淮海戰役」俘獲杜聿明;解放大上海後又被稱作「霓虹燈下的哨兵」,英名遠揚,威震八方。

此時,兩軍狹路相逢。至27日黃昏,蟄伏在長津湖地區的第20軍和第27軍終於接到發起總攻的命令,指戰員們突然躍起又冷又餓的身軀,以頑強的戰鬥作風,向強大的美1師發起突襲。激戰至翌日,美1師機械化戰鬥隊形被切斷,同時被志願軍緊緊地壓縮在4個包圍圈裡。第九兵團司令宋時輪決定:瓮中捉鱉,一舉全殲。

然而,此時寒冷已使志願軍部隊出現了大量的非戰鬥減員,飢餓又使指戰員身上沒有了一點力氣,裝備則更叫子弟兵難以摧毀美軍用大炮和坦克構築的環形防禦攻勢。雙方僵持三晝夜,我方殲敵不成,敵方也難向鴨綠江推進。

12月5日上午,美1師開始向南突圍,準備後撤。宋時輪司令立即調整作戰部署,命令第20軍和27軍展開圍追堵截,同時電令第26軍立即向長津湖地區挺進,投入戰鬥,以補充作戰部隊因大量傷亡而導致的人員不足。隨著戰鬥任務的轉換,我軍面臨的局面更加險惡。設伏,地凍如鐵,無法挖掩體,戰士們就趴在雪地上,很多人趴著趴著就被凍死了。待到發起衝鋒,倖存的指戰員仍如猛虎下山,以鋼鐵般的意志死纏猛打,直打得美軍曾在一天內僅後撤了500米,扔下千餘具屍體。特別是綽號「北極熊團」被我軍一舉全殲,總計3191人。這是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唯一一次成建制地全殲美軍一個團的光輝戰例。

一個要跑,一個要阻,敵我雙方此時都認識到水門橋是決定各自勝敗的生死「橋」。該橋位於長津湖古土裡以南6公里處,是美軍撤退的必經之路。跨過這座橋,再越過黃土嶺,就意味著敵人徹底逃離了長津湖地區,而前面是平原,極易美軍機械化部隊後撤。為此,美1師後撤的先頭部隊已搶先一步駐紮到那裡,用一個營的兵力和40輛坦克嚴防死守水門橋。宋時輪司令決定:即便有天大的困難,也要不惜一切代價把橋炸掉,以便把美1師繼續阻隔在原地,予以全殲。

擔任炸橋任務的是第20軍58師127團,雖然兩次將水門橋炸斷,但很快又被美軍修復。第三次炸橋時,第27軍80師組成兩個連隊的「敢死隊」,200百餘名指戰員個個背負50餘公斤炸藥,趟積雪,越溝壑,躲崗哨,搶時間。12月6日,指戰員們借著夜色發起突擊,用血肉之軀,把大橋連同基座全部炸毀。

美1師師長史密斯絕望中給上司發報,求援再次架橋。美軍高層認為:如不救出美1師,美國顏面無存。於是,他們星夜指派駐日本部隊去三菱重工,緊急加工出8套M2型鋼木標準橋樑,第二天用C-119大型運輸機運往一千多公里外的水門橋上空,然後靠巨型降落傘將橋樑直接空投到美軍陣地。經過一晝夜緊張施工,美軍於8日下午4點,重新將橋架設成功,前後不過兩天。

史密斯意識到:美軍通過水門橋,肯定還會遭到志願軍伏擊。為慎重起見,他決定先派小分隊前去偵察。當美軍士兵摸上水門橋對面的山頭後,當即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在冰天雪地里,志願軍20軍58師整整一個連的百餘名官兵呈戰鬥隊形散卧在一條線上,每個人都呈手持武器注視前方的姿態,全部凍死在那裡,化作了晶瑩的冰雕……

晚6點,美1師倖存的1萬多名官兵及1000多輛汽車和坦克,在接應部隊的掩護下通過水門橋,終於撤出長津湖地區的崇山峻岭,開始向興南港撤退。志願軍第九兵團依然鍥而不捨地追擊。可惜的是,我第九兵團第26軍歷經美機轟炸攔阻,忍飢受凍,翻山越嶺,直到美軍撤退後,才從齊腰深的大雪中跋涉而來,錯失了全殲美1師的良機。

據戰後統計,美軍在長津湖地區受到了重創,海軍陸戰第1師編製人數2.5萬人,戰鬥傷亡約7000人,另有凍傷減員7300人;志願軍第九兵團投入長津湖戰役總兵力10萬餘人,傷亡14000人,超過美軍一倍,凍傷減員佔總人數32%,嚴重凍傷佔22%,付出了難以想像的代價。宋時輪將軍在歸國途中的鴨綠江邊,面向長津湖三鞠躬,熱淚奔流……

隨著東線美軍的潰散,西線志願軍通過對美第8集團軍展開猛烈進攻,取得了清川江圍殲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麥克阿瑟「在聖誕節前佔領整個朝鮮」的圖謀,並將美軍全部趕回到「三八線」以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交山野語 的精彩文章:

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得最好的不是許世友,而是這位中國最年輕少將
對越自衛反擊戰之:血戰黃連山北山埡口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軍的什麼陰招對我軍的士氣打擊最大?
對印自衛反擊戰為何讓印軍打綠旗來取被繳物資?
欺人太甚!美提出朝戰停戰條件曝光,解放軍必須從「滿洲」撤軍

TAG:交山野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