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當裝飾藝術遇上珠寶首飾,二者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當裝飾藝術遇上珠寶首飾,二者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裝飾藝術」這個詞對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許多人並不知道裝飾藝術到底是什麼,但不管是在時裝、建築、設計還是工業中,我們常常能聽到這個詞。

許多人透過講述20世紀20年代西方上層社會生活的影視劇愛上充滿復古風情的裝飾藝術風格珠寶,可到底什麼是裝飾藝術,裝飾藝術風格的珠寶都有哪些特點呢?

裝飾藝術時期的女星。左為卡洛爾·隆巴德,她在弔帶裙上佩戴了一對裝飾藝術風格雙夾胸針;右為瑪麗·奧白朗,她將卡地亞的裝飾藝術風格胸針用做項鏈佩戴。

什麼是裝飾藝術?

裝飾藝術風格的摩天大樓,左為美國紐約的克萊斯勒大廈,建於1930年;右為紐約的水牛城市政廳,建於1931年

「裝飾藝術(Art Deco)」這個詞起源於1925年在巴黎舉行的「現代工業和裝飾藝術博覽會」,它是一種著重於裝飾的藝術風格,以線性、幾何、對稱和強烈的反差為主要特點。最早流行於20世紀20年代的歐洲,後蔓延到美國。

電影中的裝飾藝術風格珠寶

最能展示裝飾藝術時期服裝風格和珠寶設計風格的電影非小李子主演的《了不起的蓋茲比》莫屬了。

該電影原著寫於1925年,菲茨傑拉德在書中描述了20世紀20年代享樂主義大行其道的美國社會。

電影《了不起的蓋茲比》劇照,影片再現20世紀20年代美國上流社會紙醉金迷的生活,其中出現的珠寶帶有濃烈的裝飾藝術時期特色

女主角佩戴的蒂芙尼雛菊圖案手鐲,以鑽石和珍珠打造,再現裝飾藝術時期的珠寶風格

女主角佩戴的蒂芙尼Savoy鑽石和珍珠頭飾

這是「咆哮的年代」,是西方世界經濟持續繁榮的年代,也是「歷史上最為多彩的年代」。

那時期的裝飾藝術達到頂峰。影片中對裝飾藝術時期珠寶的還原具有很重要的借鑒意義。

裝飾藝術風格珠寶的幾個特點

稜角分明的幾何線條

卡地亞裝飾藝術風格胸針,約1925年

20世紀20年代,西方工業化達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浪潮,機械美學興起,珠寶也多以對稱的幾何形狀呈現。

借鑒古老的埃及文化和圖騰

左:埃及風格的甲蟲胸針,約1925年(Egyptian Revival Scarab Pin ) 右:卡地亞甲蟲胸針,約1924年

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在埃及發現圖坦卡蒙墓。其中,一副線條流麗、設計簡單、只使用了金色和黑白兩色的面具震驚歐洲時尚界,也成為裝飾藝術時期的設計師們最重要的靈感來源。

大膽的色彩運用和強烈的色彩反差

蒂芙尼裝飾藝術風格胸針,縞瑪瑙和鑽石,約1925年

左:卡地亞裝飾藝術風格項鏈 右:寶詩龍鑽石和藍寶石手鐲,約1920's

裝飾藝術的一大特點便是反差,Art Deco風格的珠寶強調運用鮮明的對比色,比如黑和白或是鮮艷的純色和金屬色。

而色彩鮮明飽滿的彩色寶石反映了20世紀20年代西方世界生機勃勃的社會情緒。

濃烈的舞台藝術特點

卡地亞珍珠流蘇項鏈

20世紀20年代是爵士樂盛行的年代,設計師們受此影響創作出的裝飾藝術風格珠寶多帶有一定的律動感(如流蘇項鏈、耳墜)和舞台光感。

法國設計師Henri Piquet的裝飾藝術風格蝴蝶結胸針,約1925年

編者小結

裝飾藝術風格珠寶是工業時代的產物,它強調用純粹的線條打造美感,同時強調自由和個性的解放。

或許,我們對於裝飾藝術風格珠寶的追捧並不僅僅是因為它們擁有超高的顏值,更是因為它們代表了我們對自我個性的強調和對自由的嚮往。

想要了解更多精品輕奢風珠寶,敬請關注「珠寶飾尚」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珠寶飾尚 的精彩文章:

迪奧設計女王,帶你領略歐泊的魔法世界
楊冪、郭碧婷等「時代姐妹花」,是如何在劇里劇外對造型完美把控?
歷史上到底是誰詮釋了女人與珠寶的真正關係
天性的呼喚,野性珠寶帶你遇見大自然的美妙奇緣
出門要戴多少件珠寶,才能更接近時尚的步伐?

TAG:珠寶飾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