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周易40講:讀懂周易,人生從此無大過

周易40講:讀懂周易,人生從此無大過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一個人的頭腦中可能就有10萬個關於關於易經的看法、認知或者是期望與迷惑

有的人認為,易經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書,近於巫祝的誣詞,卑不足道

但是,有更多的人認為,易經是中國文化最古老的典籍

推崇它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致予無上的敬意

讓我們先來看看古今中外的一些智者是怎麼評價周易的:

虞世南:不讀易不可為將相。

南懷瑾:我始終懷疑《易經》的文化是上一個冰河時期留下來的,不是這一個冰河時期的產物,因為它的科學、哲學的道理太高明了。

張協和:近代學者由於易理之啟示獲得諾貝爾獎金者已有四:德國漢森堡,其論文為《測不準原理》;丹麥之玻爾教授,其論文為《相生相剋原理》,並在慶祝酒會上以太級八卦紀念章贈人;中國楊振寧、李政道,其論文為《不對等定律》,並自稱得之易經之啟示。今後由此書而得獎者,當猶有其人,願周易學者多為現代科技服務。

愛因斯坦:「西方科學家做出的成績,有不少被中國古代科學家早就做出來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學家自幼學習《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學家們不曾掌握的一把打開宇宙迷宮之門的金鑰匙。」

李約瑟認為易經的太極圖顯示了宇宙間力場的正極和負極的作用:「中國文明在科學技術史中曾起過從來沒有被認識到的巨大作用。」

榮格:談到世界人類惟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惟獨中國的《易經》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頗多相同的地方。

雙雙瓦雀行書案

點點楊花入硯池

閑坐小窗讀周易

不知春去幾多時

宋人葉採的這首七言詩,描繪了一副陶醉於讀周易的愜意畫面

蘇東坡說:撫視《易》、《書》、《論語》三書,即覺此生不虛過

孔子晚而喜易,以致韋編三絕

感慨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周易到底是什麼樣的一部經典?為什麼它有那麼大的魔力,讓歷代先賢與智者趨之若鶩、皓首窮經、推崇備至?

易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維模式、價值取向等哲學品格。

《周易》是中國本源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哲學巨著,歷經七千多年的歷史至今經久不衰,奠定了中華文化的重要價值取向,開創了東方文化的特色,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不可取代的重要價值和巨大影響。

《易經》的思想智慧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或是《黃帝內經》,《神龍易學》,無不和《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繫。

《周易》不僅對中國哲學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對各個學科發展都發生了作用。《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小序》中說:「又《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音員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正如國學大師、新儒家開山祖師熊十力所言「:中國一切學術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的大寶藏。」

如何讀懂易經?

學「易「之難似乎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嘗試著去讀易經的人不少,但是真正能讀下來,讀得懂的人少之又少。

之所以如此,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易經成書甚早,用詞簡約,確實難以讓人輕易讀懂,尤其是經的部分,字字珠璣、句句金石,微言大義,古奧深邃,不得要領很難理解。

二是易經雖名曰」易「,但它蘊含的哲理至深至弘,難以讓人輕易領悟。

三是關於易經的資料很多,但是系統的、適合入門的、深入淺出的而又全面細緻的資料卻非常少。這些書要麼側重訓詁、要麼側重自我的發揮,有些難免隨意發揮,掛一漏萬,有些隨便抽取幾個概念,大家渲染,要麼故弄玄虛,神乎其神,不知所云。

第三個原因是個人自身的限制,個人的閱歷與悟性。

要研究好易經,有幾條值得參考,如下:

1、要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礎。

2、要有一定的國學基礎,易經是國學之根,要順藤摸瓜,方可以追本溯源

3、要有一定的知識面。易經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天文地理,人文藝術,心理倫理,哲學宗教無所不包,沒有一定的知識面,讀起來會非常吃力。

4、要有一定的人生閱歷,人生的經歷是人最重要的財富,它能幫你更好的理解和認識世界。

5、注意學習的方法和途徑,先從整體上對易經有一個把握,切勿偏聽偏信,誤入歧途,迷途而不知返,然後結合自身的閱歷和人生經驗,必能有所得。

6、決心、信心、恆心。前邊提到,讀易的人很多,半途而廢、誤入歧途者大有人在,唯有三心,才能讓我們真正讀懂易經。

7、讀原著。反覆的讀易經的原文、易傳的原文的基礎上,結合參考各類闡發、注釋的書。

今天讀易經,我們比古人更有優勢

近年來,隨著考古和古文字學研究的推進,讓我們比幾百年前甚至一千多年前的人,反而更有優勢。

歷來研究易經,說文解字、康熙辭典都是必備的工具書。但是許慎的時代和清朝卻看不到甲骨文,對一些古字的解釋只能靠猜和附會。

生活在現代是幸福的,對甲骨文的研究,讓我們想比古人來講更容易切近周易的本義。眾所周知,漢字是象形文字,象形、表意、指示、會意都是漢字的一些基本特徵,隨著社會的發展,漢字的表意、象形的特性相對弱化,趨向於抽象。而甲骨文則更接近於易經形成與發展的年代。

以」字「為主線,從甲骨文、金文、《說文》古字、《說文》篆字、竹書文字、帛書文字所蘊含的易經文本的變化中更好的理解易經形成與發展的脈絡,也便於我們更好的理解易經。

讀懂周易,人生從此無大過

綜羅百代,易經無非講的是知變與適變。

象數理占,此四者,是我們學習易經、應用易經,用易經指導我們的生活的工具和方法。

:探討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變、所變與不變之原理。

:是從現實世界萬有現象中,尋求其變化的原則。

:是由現象界中形而下的數理,演繹推詳它的變化過程。

宇宙萬象,變化莫測。人生際遇,動止紛紜

讀懂易經,掌握變化之理,洞察變化之機,運用適變之法,讓我們的人生從此無大過。

本次易經的課程,共40講:

第一至四講,主要講易經的形成與發展,以及學習易經的方法和核心的觀念。

第二至三十六講,每講講一對卦,比如乾坤、屯蒙、需訟,精講每一卦的卦爻辭,以及該卦對我們現實生活的啟示和幫助。

第三十七至第四十講,主要講如何更深入的研究易經,以及易經如何更好的對我們的生活進行啟示和幫助。

六十四卦,實為人生、社會、生活的64個領域或者是64類現象。如果遇到什麼人生困惑,難以抉擇,你只要找到《易經》中對應的那一卦,進行查閱,然後進行聯想,琢磨其中的啟示,反省自己的言論和行動,悟出其中的教訓,重新作出選擇,調整自己的戰略、策略、措施,你的生活、事業、愛情、財運、官運,就會有新轉機、新局面、新氣象出現。

圓滿的人生,從無大過開始,讓我們一起讀懂易經,人生從此無大過。

主講人

一葦 本名賀偉,齊魯書社編審,資深出版人。《100字讀懂周易》獲2016年度全國古籍優秀普及讀物獎(十種之一)。專長:佛學、易學、文學、古文字學、考古學。

關於課程

本課程由王陽明心學、儒風大家、傳習書院共同研發

| 授課形式

儒風學社APP語音直播授課

| 授課時間

2017年10月9日 - 12月1日

周一至周五早6:30 - 7: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心學大師王陽明的詩詞與書法
在王陽明的一生中,他究竟領悟到了一種什麼樣的人生智慧!
王陽明心學:不要壓抑自己的慾望
心學是世間真正的學問 化解一切人生困惑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