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陸儼少:論書品與畫學修養

陸儼少:論書品與畫學修養

陸儼少:論書品與畫學修養

陸儼少:論書品與畫學修養

陸儼少:論書品與畫學修養

中國書法的審美理論有兩大基本體系:一是自然物象說,一是人格象徵論。自然物象說是用自然美來比喻書法美的意蘊,即「類物有方」;人格象徵論是以人格來比喻書法,是對書法的某種人格界定,以人的某種生命要素或精神意味來描述書法美的內涵和藝術境界。書法人格象徵意味的理論發展,其脈絡大致是萌生於漢代,成熟於清代,中間時期則是其成長發展階段。人格象徵意味賦予點畫、結字等以生命,從而在書法風格上體現人的精神和情感。由此,人們在進行書法創作、欣賞時,自然會聯想到人的生命特徵,使書法這門抽象的藝術富有意蘊且耐人尋味。

陸儼少:論書品與畫學修養

一、書法人格象徵意味的構建

漢代的書法理論是中國書法理論史的源頭,西漢末年的揚雄在其《法言·問神》中云:「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雖然揚雄此論並非特指「書法」,卻被後世書法理論家所廣泛援引,中國書法中人格與書法關係的討論即濫觴於此。東漢中期的許慎說:「書者,如也。」這裡的「如」本意是漢字取法自然物象之意,卻給後世書家無盡的想像空間。其廣泛的包容性,成為後來以「人格」論書的一個生長點。東漢中後期的趙壹在其《非草書》中多以人的容貌、舉止來討論書法,意味著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把人格象徵引入書法的軌道: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在心與手,可強為哉?若人顏有美惡,豈可學以相若耶?昔西施心疹,捧胸而顰,眾愚效之,只增其丑;趙女善舞,行步媚蠱,學者弗獲,失節匍匐。稍晚的蔡邕在其《九勢》中云:「下筆用力,肌膚之麗。」「肌膚」是人的身體要素。此期的書論多用人體的自然要素,如筋、骨、血、肉、肥、瘦等比喻書法,並逐步產生了以人的行為舉止喻書的方式,由人體要素的靜態比喻方式過渡到行為舉止的動態描述,如南朝梁庾元威在其《論書》中雲「晚途別法,貪省愛異,濃頭纖尾,斷腰頓足」,袁昂評論書法時用了「舉體沓拖」「舉止羞澀」 等等,但是以人的精神意味比喻書法還少有涉及。

陸儼少:論書品與畫學修養

隨著這種喻書方式的發展,逐漸地擴展到人的精神層面。這種進步,王僧虔當記首功。《筆意贊》云:「書之妙道,神彩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 這個「神彩」的提出十分寬泛,具有很大的想像空間,可以容納人的諸多精神品格內涵。這是以人格論書的又一生長點。其後,以人的靜態實物要素和動態精神內涵喻書、品書,呈現出縱橫交叉、融合穿插的「立體」方式。孫過庭《書譜》中大量地以這種綜合的方式論書,如:質直者則徑侹不遒,剛佷者又掘強無潤,矜斂者弊於拘束,脫易者失於規矩,溫柔者傷於軟緩,躁勇者過於剽迫,狐疑者溺於滯澀,遲重者終於蹇鈍,輕瑣者染於俗吏。

到了清代,劉熙載有一集大成的說法:「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並提出了書法「肇於自然」更「由人復天」的觀點,把「自然物象說」與「人格象徵論」結合起來,從而使「書如其人」的書法美學命題完整統一而成熟。

陸儼少:論書品與畫學修養

二、書品與人品

論書法的人格象徵,不得不涉及道德範疇的「人格」與書法的關係。傳統向來把書品與人品視為一個統一的整體,蘇軾云:「古之論書者,兼論其平生。苟非其人,雖工不貴也。」 傅山也說:「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 司空圖認為,賢能之人書品自高,強調人品是書品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歷史上的大書家往往因為其品質高尚而廣為傳頌,朱長文在評虞世南書法時云:「世南貌儒謹,外若不勝衣,而學術淵博,論議持正,無少阿徇,其中抗烈,不可奪也。故其為書,氣秀色潤,意和筆調,然而合含剛特,謹守法度,柔而莫瀆,如其為人。」

陸儼少:論書品與畫學修養

藝術是心靈的窗子,高尚的品質一定會顯露在筆端,正如蘇軾《錢公輔書遺教經》所云:「人貌有好醜,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人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錢公雖不學書,然觀其書,知其挺然忠義禮義之人也。」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立品」是第一等事,其倫理標準是「窮可以守身遺名,達可以尊主致平」 。但是,如果將人品的標準照搬硬套地拿來衡量書品就未免會張冠李戴。朱熹《晦庵論書》中記錄了這樣一件趣事,以人品之「端」字取代了書法之「端」:余少時喜曹孟德書,時劉共父方學顏真卿書,余以字書古今誚之,共父正色謂余曰:「我所學者唐之忠臣,公所學者漢之篡賊耳。」余嘿然無以應,是則取法不可不端也。

書史上的諸多書家都可以作為例子進行反證,如蔡京是歷史公認的奸臣,其書法的藝術性卻是有目共睹的;趙孟頫由宋入元,多為論者所不齒,並因此對其書法藝術的地位與成就進行了不公允的評價。王鐸的境遇也如出一轍。不僅如此,凡是有乖於傳統禮教的言行舉止,其書法也多會受到非議,孫過庭《書譜》記錄了謝安與王獻之的一段對話,就因為王獻之稱自己書法比其父王羲之高明而遭到譏諷。

陸儼少:論書品與畫學修養

人格意味有很多種,在書法的學習中應該從哪種人格意味入手呢?鄭杓說:「正則直,直則易,易則可至。至則妙,未至亦不為迷。」門徑找對了,路子走正了,顯然更容易到達目標。學習古人優秀傳統的目的是為了脫「俗」。趙宧光說:「古、雅兩字一生無分。」說明「古」與「雅」關係十分緊密。書家常言作書貴有古意。古意是作品中顯現出來的一種氣息,首先,「古意」並非完全是時間上的概念。固然歲月的磨礪,風雨的侵蝕,會造成表像上的高古,但有一個不爭事實,那就是一幅書法作品自其誕生之日起,無論歷經多麼長的歲月,其用筆、結構安排、章法布局均不會發生任何變化,故其所蘊含的古意當自創作之時即已存在。若以今古遠近為標準來劃分是否具有古意,那麼後世書家就永遠無法追及古人。歷史證明,後代書家超越前代的大有人在。另外,古意與書體也無十分對應關係。漢字書體出現的次序大致為篆、隸、楷、行、草,從發生的時間上看,書體確有其古今先後之分,但就藝術表現而言,則不能說篆比隸古、隸比楷古、楷比行古、行比草古,否則後人寫的篆書總是比前人寫的隸楷行草古,同是一個人的作品,篆書總是比隸楷行草古。所以,真正的問題在於怎樣把握書法中「古」的意蘊。從書法的人格意味入手,這個問題可以得到一定的理解。

陸儼少:論書品與畫學修養

陸儼少:論書品與畫學修養

陸儼少(1909年-1993年),現代畫家。又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縣南翔鎮人。1926年考入無錫美術專科學校,1927年考入無錫美專學習,同年從王同愈學習詩文、書法;次年師從馮超然學畫,並結識吳湖帆,遍游南北勝地。1956年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1962年起兼課於浙江美術學院,1980年在該院正式執教,並任浙江畫院院長。擅畫山水,尤善於發揮用筆效能,以筆尖、筆肚、筆根等的不同運用來表現自然山川的不同變化。線條疏秀流暢,剛柔相濟。雲水為其絕詣,有雄秀跌宕之概。勾雲勾水,煙波浩淼,雲蒸霧靄,變化無窮,並創大塊留白、墨塊之法。兼作人物、花卉,書法亦獨創一格。

為使大家對陸儼少的書法有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我們不妨看看陸儼少的書法個性及其學書淵源,其在《學畫微言》中關於臨池學書的一段自白:我於書法,所用功夫,不下於畫畫。14歲開始臨帖,初臨龍門二十品之中的《魏靈藏》、《楊大眼》和《始平公》。繼臨《張猛龍》、《朱君山》等碑。30歲後學《神龍蘭亭》,如是復有年,後來放棄臨帖,改為看帖,尤喜楊凝式,下及宋四家諸帖,揣摩其筆之法,以指畫肚,同時默記結字之可喜者牢記在心。有一餘晷,抄書不輟,如是積紙數盡。

從上不難看出,陸儼少的書法,有兩個特點:一是博採眾長;二是自出新意。他還曾說,就畫畫用筆來說,寫字是最好的訓練方法,學畫宜學書,字寫好了,不僅題款可以增加畫面美觀,而在畫時,對於點線用筆,幫助實多。

筆墨方 私人定製 活字鎮紙

中秋特惠 · 限時折扣

中國書法網、盛世藝拍商城

誠意推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書法網 的精彩文章:

賞畫|明 董其昌《疏林茅屋圖》卷(石渠寶笈)
高清碑帖|米芾《德忱帖》
陸維釗:學習書法必須從臨摹入手
傅志偉書房聯作品欣賞
《集王聖教序》與《神龍蘭亭序》之相似性(133圖)

TAG:中國書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