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9月謠言盤點,這些坑你別跳!

9月謠言盤點,這些坑你別跳!

小編說


金秋九月即將過去,小夥伴們在各微信群里、朋友圈不知道有沒有看到「***不能吃!有毒!」「***檢測出致癌物」等等標題的文章,小編看到這些文章時都會覺得眼熟,因為它們不是第一回出現了,每隔一段時間,網路上相關的謠言總會如沉渣泛起,混淆視聽。




   下面我們來看看九月份最受大眾「歡迎」的幾個謠言




體溫升高1℃,免疫力就會增強?錯!


據傳:

因為天氣原因,每年一到入秋天涼的時候,網上就會出現很多

教你如何增強免疫力

的文章。最近網傳,人的免疫力和體溫有關,體溫升高

1

℃,免疫力就會增強不少。


真相:

這種說法完全沒有科學依據,免疫力和體溫根本就是兩回事兒,沒有相關性。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感染科主任谷麗說。


谷麗介紹,人的體溫是由大腦體溫調節中樞控制的,如果體內有致熱原,就會刺激調節中樞使體溫升高。例如感染性疾病、腫瘤和其他炎症性疾病都可以導致人體出現發熱的現象。而免疫力是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免疫系統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臟、淋巴結等)、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單核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嗜鹼粒細胞、嗜酸粒細胞、肥大細胞、血小板等),以及免疫分子(補體、免疫球蛋白、干擾素、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等細胞因子)組成。


免疫力的好壞是由於年齡、營養狀態、是否患有影響免疫系統的疾病(如腫瘤、糖尿病等),以及是否服用降低免疫力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等因素決定的,而體溫升高本身對免疫系統影響不大,因此說體溫升高就能提高免疫力是沒有依據的。

谷麗強調。



馬桶里的消毒劑會進入自來水管道?錯!


據傳:

最近,一則帖子在網上瘋傳:

千萬不要往抽水馬桶中放

藍色潔廁塊

,會導致癌症。

帖子中說,

藍色潔廁塊

只適合國外雙供水系統的樓房使用,國內因為沒有雙供水系統,潔廁液有可能會進入自來水管道,危及飲用水安全,影響人體健康。




真相:

對此,一位業內建築設計公司負責人介紹,所謂

雙供水系統

是指兩套獨立的供水系統,供水水源及使用功能不一樣,具體來說是

生活污水回用系統

的一個重要部分。如果家庭有兩套供水系統,其中一套系統供水給廚房飲用及洗浴用水,使用過的水再經過回收,凈化達標後就會成為另外一套供水系統的水源,供水給場地、馬桶沖洗及綠化灌溉,可以有效節約用水。


至於有人擔心的,在污水處理技術方面,因為供水系統不同,主閥門和分閥門沒有單向止逆閥,所以在負壓的作用下,潔廁後的污染水會反流進自來水系統的問題。上述負責人認為,在正常情況下,抽水馬桶水箱里的水不會流入供水管道,因為水箱里的壓桿在水滿後會自動壓死閥門,防止倒流。


所以,只要家中水壓正常,馬桶運作正常,水箱內的浮球閥沒有任何損壞的跡象,家裡的水龍頭是不會流出

藍色液體

的。



長期用同種牙膏,口腔病菌會抗藥?錯!


據傳:

最近網傳,長期使用同一種類型的牙膏,會使某些有害的口腔病菌產生耐藥性和抗藥性,從而使牙膏失去滅菌護齒的作用。




真相:

沒有研究證實一直使用某種牙膏會造成耐葯菌的產生或者所謂的菌群紊亂。

北大口腔醫院特診科副主任醫師徐明明說。


徐明明表示,牙膏里的主要成分是研磨劑,其他還有一些保濕劑、增稠劑及發泡劑之類的。牙膏中的抗菌成分只有幾種,很多牌子都是用的同一種抗菌成分,即使更換牙膏品牌,抗菌成分依然沒有變化。而且,牙膏的抗菌成分濃度很低,不會導致菌群紊亂。


我們是可以選擇不同牙膏輪流使用,但這種更換通常是基於喜好或者牙膏功能的選擇,而不是考慮是否會耐葯。

徐明明說,其實,無論用什麼牙膏,刷牙時都主要靠研磨劑摩擦來清潔牙齒,就清潔能力而言,多數牙膏沒有區別。



普洱茶檢測出黃曲霉素,致癌?錯!


據傳:

近日,一篇《喝茶能防癌還是致癌?》的文章將普洱茶再次推上了

致癌

的風口浪尖。該文提出的證據是,

2010

年,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員抽查了廣州市場上的

70

份普洱茶樣品,全都檢測出黃曲霉毒素,其中有

8

份黃曲霉毒素的含量超出了中國穀物標準規定的黃曲霉毒素限值(

5

微克

/

千克)。

2012

年,南昌大學一名食品工程碩士研究生的調查也與此相似。




真相:

雲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經過研究得出結論,普洱茶檢測出黃曲霉毒素可能是檢測方法受到干擾造成的誤檢。


目前檢測黃曲霉毒素最先進可靠的檢測方法有

3

種:酶聯免疫吸附法(

ELISA

)、高效液相法(

HPLC

)和液質串聯法(

LC-MS/MS

),最準確的方法是液質串聯法。


該團隊實驗證實茶葉中的茶多酚和茶色素會嚴重干擾檢測結果,酶聯免疫吸附法和高效液相法檢測茶葉(包括普洱茶)黃曲霉毒素誤檢出率

100%

。國際期刊和國內期刊論文以及近期媒體報道的所有檢出黃曲霉毒素的樣品都是使用這兩種方法。而最準確的液質串聯法檢測普洱茶黃曲霉毒素結果都是未檢出。並且該團隊委託吉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用液質串聯法檢測雲南產地的普洱茶樣品

10

份結果再次證實:普洱茶未檢出黃曲霉毒素。


為什麼許多質監部門不常用最準確的液質串聯法來檢測茶葉中的黃曲霉毒素呢?這是因為液質串聯法技術要求高、檢測時間長(準備時間

1—2

天),檢測一個樣品需要花費

2400—3600

元;而高效液相法需要花費

400—500

元,普通的酶聯免疫吸附法只需要花費

40—50

元。



蘋果籽有毒?錯!


據傳:

最近有新聞報道稱,有嬰兒在喝了蘋果汁之後感到肚子痛,甚至出現嘔吐的現象,很多人說這是因為蘋果籽裡面的有毒物質導致中毒了。那麼蘋果籽真的是「毒物」嗎?






真相:

蘋果中的確有一種跟毒相關的物質,叫做氰苷,它是一種植物中的毒素,不僅僅在蘋果籽中,超過

2500

種的植物中都含有這種物質,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已經發現

50

多種氰苷了。




實際上,果核中的氰苷本身並沒有什麼危害,真正有危害的是在氰苷遇酸或者生物酶水解之後產生的氫氰酸,這是一種劇毒物質。

我們以前跟經常聽到的是吃苦杏仁吃多了,之後會導致中毒。因為在苦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在

2-4%

左右,而氫氰酸的致毒劑量是每公斤體重

2mg

。所以在大量食用苦杏仁之後,是完全有中毒的可能的。



葡萄上的白霜是農藥殘留?錯!


據傳:

最近,「葡萄感染各種真菌,果農會噴洒很多的農藥,一定要清洗乾淨」的傳言四起,於是乎,這層白霜就被大多數人當成了農藥殘留的標誌。




真相:

其實,葡萄表面的這層白霜並不是農藥殘留,是葡萄表面上的一層蠟質

,其主要的作用是用來保護葡萄中的水分,防止水分蒸發,如果您購買的葡萄表面覆蓋著白霜,說明葡萄更加新鮮,您就不用擔心葡萄被農藥污染的問題。


而且,葡萄表面的這層白霜還是一種非常好的物質,這種白霜裡面含有一種對於心臟有益的物質

--

齊墩果酸,能夠起到保護肝臟和抵抗病毒的作用。






內容綜合於:科技日報、天津科普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科普說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報紙書刊等紙質物品放久了是黃色?
秋季乾燥,養生飲食牢記這幾點!

TAG:天津科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