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12歲女孩,體檢都正常,一個月卻總是暈倒七八次,她到底怎麼了?

12歲女孩,體檢都正常,一個月卻總是暈倒七八次,她到底怎麼了?

2017年6月25日,12歲的小女孩跟隨母親到太原一家醫院就診,長的高高胖胖的,安靜地坐在就診椅上。小女孩母親告訴大夫:女兒最近一個月在學校暈倒了7、8次,但在家一切正常,我懷疑她是不是在學校受了什麼刺激。每次暈倒前小女孩都會出現精神緊張,痛哭,不斷抽搐,感覺心前區憋痛,呼吸困難等不適。

說著小女孩媽媽拿出她們在其他醫院做的各項檢查、化驗單(腦CT、心電圖、血糖、血尿常規等),大夫詳細看過之後未發現任何異常,體格查體也無陽性體征。大夫開始詢問小女孩哪裡不舒服,但小女孩始終沒有開口說話,大夫提出的問題都是她的媽媽在回答。

問診幾分鐘後,大夫感覺女孩開始變得煩躁、緊張,並雙手抱頭趴在診桌上哭泣,抽噎在逐漸加劇。這時,她母親介紹說小女孩之前發病時就這樣,如果繼續下去小女孩便會暈過去。大夫開始對小女孩進行心理疏導,讓診室內無關人員離開。一段時間後,診室內傳來一聲「快再來個大夫」,進門一看小女孩癱倒在地、幾乎要暈過去。大夫繼續對小女孩進行心理疏導,平復她激動的心情,小女孩最終停止了哭泣。

大夫分析:小女孩的暈倒是過度通氣造成的,有誘發精神緊張的刺激因素。因各項檢查俊未見異常,沒有器質性病變。小女孩哭泣時不斷抽噎導致呼吸加深、加快,呼出二氧化碳量過多,使動脈血中二氧化碳的分壓降低,造成呼吸性鹼重毒,二氧化碳分壓降低則對呼吸中樞的刺激減弱進而出現呼吸暫停。

過度通氣在醫學上稱之為過度換氣綜合征,它是一種非器質性的生理性、心理性呼吸系統疾病。多由精神緊張、疲倦過度等,刺激植物神經興奮引起的一組症候群。癥狀有:四肢末端等部位麻木,手足抽搐,肌肉痙攣、強直,頭暈、意識障礙等癥狀。多見於兒童,情緒不穩定、好強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女性,恐懼症患者,學習、工作緊張也可誘發。

大夫囑小女孩母親密切關注小女孩的心理變化,多交流,去除誘發精神緊張的刺激因素。出院小女孩這種情況時,該怎麼辦?當小女孩哭泣時可讓其吸入含有二氧化碳多的氣體,如在口鼻部佩戴類似漏斗狀的面罩;口服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的中藥給予治療。此外,本病應與低血糖、甲減、癲癇等病引起的的暈倒相鑒別。

情商雖有一定的先天遺傳因素,不過通過後天的發展也是可以快速提高的。所以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情商呢?

一、教孩子學會生存技能

有一個故事,講的是在山裡玩耍的孩子迷路了,在山裡度過了恐怖的一夜,他們非常絕望,一個孩子哭泣著說;「我們永遠無法見到爸爸媽媽了,「我們會死在這兒。」

但是,11歲的伊芙雷站了出來,「我不想死!」她堅定地說,「爸爸說沿著小溪走,小溪會把我們帶到一條較大的小河,然後就會到達城市「最後,他們在伊芙雷的帶領下,他們找到了人群。

很多人會覺得,像伊芙雷這樣的女孩有天賦,其實這還要歸功於其父的後天教育。目前西方國家包括東亞的日本,對於孩子的生存教育非常重視,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會教育他們怎麼學會生存和自立,摔倒了自己爬起來,明白遇到困難了要怎麼保護自己。

二、培養忍耐力和自制力

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老師給每個孩子一塊糖,然後說:「現在吃,就只給一塊,要是半個小時以後再吃,可以再給你一塊。」若干年後進行回訪的時候發現,凡是那些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於不能忍耐的孩子,這在心理學叫延時效應,或延時滿足。

如何有效地培養孩子忍耐力呢?舉個例子來說,孩子想要喝奶的時候,不要馬上滿足他,讓他哭一會兒,安撫一下寶寶再給他喝,忍耐時間逐漸加長,從幾秒到幾分鐘。孩子遇到困難時爸爸媽媽不要立刻幫助他解決,而是鼓勵他堅持一下,自己努力克服。

三、多接觸社會,經風雨見世面

許多爸爸媽媽總是怕孩子遇到危險而不讓孩子出門,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性格變得非常敏感、退縮、自私、缺乏團結精神,在和人相處的過程中會遇到障礙,影響生活。因此,孩子懂事時就要讓他適應新環境,孩子膽子小的話就要讓他多多接觸人,,這一過程又叫脫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