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奉王命弔喪的孟子,為何絕口不提公事?

奉王命弔喪的孟子,為何絕口不提公事?

孟子,姬姓,孟氏,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城。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人性方面,主張性善論。孟子與孔子並稱「孔孟」。

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推行自己的治國主張。

(配圖來源網路)

齊國國君,齊宣王田辟疆,把孟子任命為齊國的上卿。齊宣王實際以此為招牌,博取個尊賢重士的好名聲。

一天,齊宣王命孟子為使,代表齊國去滕國弔喪。齊宣王派蓋地的官吏王驩,作為孟子的副使一同前往滕國。

王驩與孟子整天在一起,共同在齊國到滕國之間往返。可很奇怪的是,一路來回孟子從未與王驩商量過如何處理公事。孟子對公事隻字不提,王驩也照常謹慎地處理公事。

(配圖來源網路)

公孫丑疑惑不解,於是問自己的老師孟子,公孫丑說道:「您為齊國上卿,雖無實權畢竟有名。王驩作為蓋地官吏,是齊宣王手握實權的寵臣,地位不低。由齊國到滕國的一路上,您至少也該裝作和王驩談談公事呀!」

孟子說搖搖頭說:「既然知道王驩是齊王寵臣,就明白他得到了齊王的實際授意,王驩已經獨斷專行了,我還有什麼可說的呢。至於假裝套近乎這種事,不是君子所為。

何況若謙恭地與王驩商量公事,他便自以為是對我毫不忌憚。若我指手畫腳,則會招致王驩的怨恨對我伺機加害。

所以我不和他談公事,王驩做事也不敢有恃無恐,齊王交給的差事也不敢有什麼閃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鼠王丸 的精彩文章:

孟子說,身份決定責任,所以來去自如
魏秋月領證結婚,中日女神均已嫁
大媽力戰島國女,日本隊生無可戀
孔子的這個道理無法違背,孟子講後公孫丑點頭稱讚
孟子說,無敵於天下,在這五方面

TAG:鼠王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