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十六帝——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後就想削人,沒想到反被人削

明朝十六帝——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後就想削人,沒想到反被人削

建文帝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元璋的孫子,太子朱標的第二個兒子,由於太子朱標英年早逝,朱允炆的兄長也早就夭折,所以朱元璋將朱允炆立為皇長孫,並在朱元璋死後登上皇位。

誰知朱允炆剛剛登基,便採取削藩措施,燕王朱棣起兵反抗,四年的戰爭,史稱靖難之役,朱棣大軍攻入南京皇宮,皇宮大火,朱允炆下落不明,對於朱允炆的下落,說法不一,同年朱棣登基。

朱允炆和他父親朱標一樣,都與朱元璋不是很相像,性格溫和而有教養,但不勇武。本來朱元璋對四子朱棣非常欣賞,尤其對其軍事才能有很深的印象,但為了王朝的利益,防止皇子爭權,仍然遵循嫡長子長孫的原則,將朱允炆立為皇位繼承人。

朱允炆自幼習儒家經典,拜師大儒,他們都對朱允炆即位之後的施政理念起到了很強的影響力,重用文人,以仁義禮治為指導思想,減免稅負,遵循王道,頗有新政之風。但是,這幾位儒家大師深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卻極度缺乏實踐意識和經驗,尤其是在削藩問題上,他們只顧加強皇權,卻不知維護皇權不僅有王道施政,還有霸道的刀兵。

當時最難對付的就是燕王朱棣,燕王成年後便前往他的封地北京,坐鎮北方,長年在邊境與蒙古、韃靼等少數民族作戰,手下軍隊作戰豐富,兵強馬壯,其人更是勇猛非凡,軍事才能出眾,但朱棣畢竟是以一封地對抗朱允炆的整個國家,無論是軍事實力和經濟上都不可同日而語,況且,當時朱棣的兒子都在南京,隨時可以被當做人質,但最終建文帝朱允炆做了一個錯誤決定,因為先期朱棣的裝瘋賣傻博得了朱允炆的善心,朱允炆將朱棣的兒子放回了朱棣封地,不久後,朱棣起兵。

建文四年,南京城破,皇宮內一場大火,建文帝沒了蹤跡。在正史上,建文帝與其兒子均死在大火中,但在野史以及各種文獻資料上卻有許多記載,流傳最多的便是出家為僧和下南洋兩種說法,主要文獻證據有「龍池寺遺碑」「大觀堡遺址」「東明寺志」等,更有說法是,鄭和七下南洋的主要目的就是搜尋建文帝的蹤跡。

無論正史野史如何記載,朱棣即位後,確實是下令搜尋朱允炆的蹤跡,朱允炆的下落,至今仍是一個歷史之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明朝的抗日神劇?和尚打鬼子
從小國表現看永樂一朝之強盛,當今美國也自嘆不如
為什麼明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
解讀:明朝飛魚服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