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柴胡桂枝湯症治333期

柴胡桂枝湯症治333期

今日練習

王某,女,54歲。

患者因胃痛劇烈而住院治療。治療3天,療效不佳。

患者有咳嗽氣短病史,冬重夏輕,年前十月感冒,咳嗽氣短甚急,至今仍倚息不得平卧,痰涎稀薄呈沫。而且新增氣上撞心,疼痛欲死,一日數發,發時四末厥冷,冷汗淋漓,渾身戰慄不已。

五日中,患者飲食不進,亦未大便,且眩暈,嘔吐,小便不利。望其面色暗黃,全身水腫,下肢尤甚,腹診:當臍動悸,胃脘拒壓。口唇略青,舌質淡紅,舌苔白膩。脈沉緩無力。

處方:__湯,一劑。

服藥後腹痛止,沖逆消失,咳嗽氣短大減,可平卧,食慾、精神明顯好轉。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柴胡桂枝湯加味

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一期:四逆散的臨床運用【332期】

上期原醫案

呂某,女,47歲,忻州建築公司工人,1984年3月6日初診。胃脘脹痛五年余,加重一周。痛時喜壓,得矢痛減,飢餓則心下灼痛。多噯逆,喜太息,咽中梗塞若有梅核。

乳房經常脹痛,觸之微痛,無結節。口乾,口苦,思冷,食冷則大便稀溏,腹內不適。今春復增肢節疼痛,屈伸不利,天冷則疼痛尤甚。舌質紅,苔薄黃,脈象弦細略數。

觀其脈症,知為肝胃不和,上熱下寒,兼夾風邪侵襲經絡。

本欲投太陽、少陽合病之柴胡桂枝湯以治,因其有心中灼熱、思冷、舌紅、脈細等陰虛癥狀。故合陳修園得於海上之百合烏葯湯。如是則珠聯璧合,相映成輝。

柴胡12g,黃芩10g,半夏10g,党參10g,桂枝10g,白芍10g,甘草6g,百合30g,烏葯10g,生薑2片,紅棗5枚,三劑。

二診:胃脘疼痛明顯得減,骨節痛楚亦輕。

按語

余初學醫時,讀陳修園書,便對《萬病回春》存有偏見,然此例非書之謬,乃醫之誤也。如此重急之證,僅此一劑,便痛止厥回,轉危為安。

陳修園謂:「儒者不能舍聖賢之書而求道,醫者豈能外仲景之書以治療。」由此益信。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146條: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各家論述

《傷寒來蘇集》:桂、芍、甘草,得桂枝之半;柴、參、芩、夏,得柴胡之半;姜、棗得二方之半,是二方合併非各半也。

取桂枝之半,以解太陽未盡之邪;取柴胡之半,以解少陽之微結;凡口不渴,身有微熱者,當去人蔘,此以六七日來邪雖不解,而正氣已虛,故用人蔘以和之也。

外證雖在,而病機已見於里,故方以柴胡冠桂枝之前,為雙解兩陽之輕劑。

《古方選注》:以柴胡冠於桂枝之上,即可開少陽微結,不必另用開結之方;佐以桂枝,即可解太陽未盡之邪;仍用人蔘、白芍、甘草,以奠安營氣,即為輕劑開結之法。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人為什麼糖尿病這麼多!
堅持誦讀《黃帝內經》,每天都能有收穫!
嘴裡帶有這種怪味,暗示肺癌已經上身了,千萬要留意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佛手
小承氣湯醫案331期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