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防洪水保供水 惠及750萬人

防洪水保供水 惠及750萬人

在梅州市大埔縣高陂鎮上游約5公里的韓江幹流作業面上,現場塵土飛揚,機器來往穿梭忙碌,作業聲此起彼伏……

這是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工程的施工現場。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廣東單項投資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一期一段圍堰自去年12月實現順利合龍後,主體工程建設也進入施工高峰期。今年以來,工程現場施工呈現「多點、多線、多面」的良好局面,各項建設工作有序推進,目前累計完成投資18.28億元,其中今年1至9月完成投資6.79億元,約佔年度投資計劃9億元的75.4%。

300機器上千工人每天投入建設一線

寬闊的韓江江面上,一座新建的大橋飛架兩岸,滿載各種工程材料的車輛不時通過。

這是高陂水利樞紐工程的臨時交通橋,位於工程壩址上游約2公里處,全長240米,橋面寬度為6.5米,是連接左右岸的交通樞紐,為高陂水利樞紐一期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之一。荷載採用公路Ⅱ級,總重80噸散裝水泥汽車荷載複核。

經過半年多時間建設,臨時交通橋於今年8月12日正式建成通車。「這為施工車輛往來及建設工人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粵水電高陂水利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鄒紹新說,大橋建成前,運載工程材料進入左岸施工現場的車輛,需要多花近1個小時繞道。

進入左岸,在筆者眼前呈現的是如火如荼的建設景象,一期一段縱向圍堰拆除、一期二段圍堰戧堤填築施工同時進行。

「目前,每天有300台(套)機器,以及上千工人投入建設一線。」鄒紹新說。下階段工程爭取今年11月底前完成

自2015年年底動工建設以來,經過各參建單位近兩年的共同努力,工程按照時間節點要求順利推進。

「圍堰作為大壩施工的一部分,在大壩施工期間,可抵擋洪水的威脅,保障施工安全。」現場施工人員說。

2016年12月9日一期一段圍堰順利合龍,為接下來左岸大壩、船閘、泄水閘施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標誌著主體工程建設進入施工高峰期。2017年4月1日圍堰內混凝土開始澆築;4月15日一期一段圍堰填築至設計高程、導流明渠擴挖完成;9月中旬一期一段縱向圍堰開始拆除、一期二段圍堰戧堤開始填築……

截至9月25日,工程一期一段施工導流擴挖、一期一段圍堰填築、拌和系統及鋼筋加工場等施工輔助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同時,左岸上壩公路路面結構也已基本完成,正在進行路面附屬設施及部分護坡噴錨支護施工,臨時交通橋已建設完成並通車。

接下來,施工方將進一步優化施工組織設計,細化施工計劃,抓住有利天氣時機,在確保質量與安全的前提下,爭取加快一期基坑內(船閘、閘壩、左岸重力壩)施工作業。同時,加快一期二段圍堰填築,晝夜奮戰,爭取11月底前完成一期二段圍堰填築,圍堰內具備閘壩工程施工條件。

防百年一遇洪水保護逾六百萬群眾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高陂水利樞紐是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之一,也是國家第一批引進社會資本參與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營的PPP試點項目之一。工程施工總工期為66個月,總投資61.54億元,投資來源為中央資金、省級資金及社會資金3部分。

工程是一宗以防洪、供水為主,兼顧發電和航運等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壩址以上控制集雨面積2.66萬平方公里,水庫正常蓄水位為38米,總庫容為3.656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為10萬千瓦,主要建築物包括泄水閘(含排漂孔)、電站廠房、船閘、魚道及兩岸連接重力壩,工程設計洪水標準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標準(指防禦非常洪水的能力)1000年一遇。

工程建成後,將與福建省棉花灘水庫及韓江下游堤防相結合,可將韓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區的城市防洪標準由50年一遇提高至100年一遇,主要堤圍防洪標準由30年一遇提高至50年一遇,保護範圍約850平方公里,保護人口約625萬人,耕地190萬畝,惠及揭陽、潮州、汕頭等。同時,通過樞紐的調蓄作用,可提高韓江下游地區的供水保證率,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惠及人口約750萬人。「高陂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將有效解決粵東防洪安全和水資源緊缺的水利短板,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省水利專家介紹。

南方日報記者 唐林珍 謝慶裕

通訊員 丘佳納 粵水軒

發自梅州大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報業網 的精彩文章:

防詐宣傳「接地氣」 群眾「心牆」更牢固
「希望多拍我喜歡的電影」
今年國慶嘗試「甩掉」錢包

TAG:南方報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