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胃病,不用怕,艾灸來幫你!

有胃病,不用怕,艾灸來幫你!

胃病

胃經瘀堵表現

主要是上腹部疼痛不適,時有隱痛、刺痛感、燒心、噁心、胃脹、咽喉痛、膝關節痛、腳背痛等。

胃虛寒: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冷痛不適,喜溫喜歡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後疼痛發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

胃實熱:口渴引飲,頭痛如瘧,口唇皆干,喜噦,或生乳癰,缺盆腋下腫,腹脹,身熱心懸,消谷善飢,溺黃,痛拒按,口乾口臭明顯,很容易餓。

春節飲食

對於有胃病的人來說,新年裡的美食真不是能消受得起的,新年裡飯桌上的食物大多以油膩、肉食為主,而茶餘飯後的零食又多以堅果甜食為主,且每日親朋好友相聚甚多,把酒言歡是常態

稍不留神便時至午夜,待到一覺醒來便又是第二日正午了,於是早午飯就成了春節里的慣例……

雖說春節其樂融融,大家都樂呵呵的,但是這樣的大節日對於有胃病的人兒來說,著實算得上是一場「災難」矣!

春節里,如何不再為胃擔憂?

艾灸三個穴位,教你快速緩解胃病,開啟雞年好「胃」口!

中脘穴

本穴為胃之募,腑之會,又系手太陰、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所,故可用治一切腑病(胃、膽、胰腺、大小腸),尤以胃的疾患為先,主治胃痛、嘔吐、呃逆、反胃、消化不良等,灸之能快速緩解胃痛。

取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處

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胃經要穴,具有補脾健胃的功效,刺激該穴後對因受寒或飲食所傷引起的胃痛可起到緩解或止痛的效果,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中指出「足三里能通心腹脹,善治胃中寒,腸鳴並腹瀉,腿脛膝腫脹酸,傷寒瘦損,氣蠱諸股。」

取穴:找穴時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關節沿脛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頭阻擋為止,指尖處即為此穴。

胃俞穴

現代研究報道,灸胃俞穴對胃痛、胃炎、胃擴張、胃下垂等甚是有效,腧穴是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於體表的部位,是經脈氣血外絡於肢節之處,《千金翼》中指出:「凡孔穴者,是經絡所行往來處,引氣遠入抽病也。」說明在體表的腧穴上施以針或灸,能夠治療相關臟腑的疾病。

取穴:該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即是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了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小便推薦:

冬天應該這麼補,南北方朋友都要看!

冬天手腳乾燥,嘴唇脫皮的看這裡!

看看自己脾胃是否健康?再忙也要看!

這條「筋」越軟,人就越長壽!

教你辨別食物是寒性還是熱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 的精彩文章:

艾友分享:胃病花上萬沒好,艾灸5個月痊癒
過敏性鼻炎患者過億,古老艾灸方法顯神效
小孩子日常養護之家庭艾灸法
艾灸的頂級技術—平脈灸法艾魂
南陽艾條興宛堂:艾灸療法緩解胃部不舒服、胃脹、胃疼等

TAG: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