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分鐘學氣功,終生受用

五分鐘學氣功,終生受用

經常有人問我,氣功該如何練。因為我的腿疾、腰榷病、頸椎病都是通過氣功治好的,我的腿疾,嚴重的時候已經癱瘓在床了,連醫生都認為沒有治好的可能,最後竟憑意志和毅力,靠自練氣功治癒了。氣功為什麼會那麼神呢?根據古人的總結,「氣者,人之根本也」, 「生化之道,以氣為本,天地萬物莫不由之」,「氣」是人類及萬物生命的根本,氣和則人安,氣亂則人疾,氣散則人亡。

在多數人的心目中,練氣功是一件很神秘、很複雜的事情,認為如果沒有師傅指導,很有可能誤入岐途,走火入魔,損害身體。其實練氣功很簡單,遠沒有常人想像的那麼複雜和神秘,我就是通過在網上下載資料,做到無師自通的。氣功有很多種類,但無論哪一種功法,練功的基本要領都是一樣的。

下面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給有意練功者介紹一個簡單可行的辦法。

剛開始學練功,最好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進入到一種安靜的狀態,佛教裡面,稱之為「入靜」。初學者容易受外界的影響,看到美色、美味,動聽的聲音,就容易想入非非,所以,最好選擇一個沒有人的地方。當然練到一定程度,功力深了,再複雜的環境,也能很快靜下心來,只是初學者很難做到這一點。

歸納起來講,練氣功,其實就是「三調」:調身,調息,調心。調就是調整的意思。什麼叫調身呢?就是讓身體放鬆,沒有壓力,保持呼吸順暢。練功的時候,可以坐,可以站,可以走,甚至睡在床上,躺著也可以練。姿勢可以不拘一格,但要做到舒適自然,不能讓自己感到不舒服,所謂「形不正則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寧」。初學的時候,建議坐著或者躺著,因為邊走邊練,身體難以放鬆,意念難以集中。再說練氣功有一種說法,叫「動不如靜」,意思是身體在靜止狀態時,練功的效果會更好。

什麼叫調息呢?息就是呼吸,一吸一呼為一息,調息,就是調整自己的呼吸。成年人的呼吸每分鐘通常在13到20次之間,但是練功的時候,不能這麼快,要降低呼吸的頻率,降低到每分鐘6次左右,呼吸要做到細長、緩慢、均勻。有的氣功大師,每分鐘可以降低到1-2次,我練了一段時間後,可以降低到3-4次。

練功的呼吸方法有很多種,但最常用的是兩種,一是自然呼吸法,就是跟平常一樣,用肺部呼吸。二是腹部呼吸法,用腹部呼吸,將氣聚集在腹部。大家可以試一試,用腹部慢慢吸氣,吸到一定程度後,腹部隆起,再慢慢吐出,腹部收縮。

什麼叫調心呢?調心是調整自己的內心,通過意念來引導氣流在身體中的運行。西方人將氣功翻譯成深呼吸,對不對呢?單就呼吸的方式而言,是對的,氣功,實際上就是深呼吸,但與深呼吸不同的是,氣功必須靠意念的引導,沒有意念的引導,氣功就發揮不了作用。

我們常說練功的時候要意守丹田。什麼叫意守呢?所謂意守,就是呼吸的時候將意念集中在某一個地方,意守丹田,就是將意念集中在丹田這個地方。丹田在哪裡呢?丹田就是肚臍眼之下的那一片區域,如果身體沒有疾病,一般都是意守丹田,將內氣聚集在這一區域,練的時間長了,兩三個月之後,慢慢會感到一股股氣流的涌動,腹部會發熱,氣流會不斷向外膨脹,此時再用意念引導,可以下出會陰部,然後沿督脈上行,經頸後上行至腦頂百會穴。再沿鼻樑下行,過頸部,由胸腹正中線匯入丹田。如果能做到這樣一個循環,氣功術語稱之為「小周天」。當然要練成小周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如果打通了任督二脈,對人的身體無疑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做到經絡暢通,元氣充沛,精神飽滿。

如果你的身體有疾病,比如腰榷間盤突出,則該意守哪裡呢?根據我個人的經驗,這個時候,吸氣的時候,意守丹田,將內氣集中在丹田這個地方,呼出的時候,則憑意念引導氣流從丹田下行,經會陰部,再沿督脈上行,最後集中在痛處,尤其在呼氣的末端,意守之處,對打通經胳、消除疼痛最有效果。

初練氣功的時候,身體會有一些異常反應,如意念集中的地方,身體容易發熱、出汗,心裡容易發慌,皮膚有一種跳動的感覺,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過一段時間自然就會消失。有的可能還會出現呼吸不暢的情況,只要停下來,休息一陣子,就能恢復正常。初學者每次練的時間不妨短一點,十分鐘左右即可,慢慢再延長時間,練到一定程度,持續練上十個小時都沒有問題。

至於練功要注意的事項,一是心緒不寧、過喜過悲的時候不要練,因為這時意念難以集中。二是酒後不要練,因為酒後大腦處於興奮狀態,難以安靜下來。一般好酒之人,大抵對練氣功也不會有什麼興趣。三則要減少房事,房事過多,容易損耗內氣,而氣功治病,需要靠內氣的充足運行才能達到目的。四則要避免受驚嚇,因為練功時意念過於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驚擾,所以練功之前,最好告訴家人,我要練功了,不要來打擾我。至於練到一定程度後,則收放自如,不會受環境太多的影響。

我注意到一個情況,來和我交流氣功的人不少,對氣功感興趣的人也不少,但真正能堅持下來,達到治病目的的人卻不多。一是難以堅持,因為氣功要發生效應,至少得堅持三個月以上。短期內因為看不到效果,一些人便對氣功的功效產生懷疑。二是現代人有一個通病,就是喜歡熱鬧,喜歡群居,難以做到靜心獨處。我曾經遇到一個和我類似的病人,腿部有病,行走困難,本應象我一樣靜下心來,靠意念的作用把病治好,他則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未減少活動,反而滿世界跑,到處去旅行。他認為與其孤身獨處,為疾病而煩惱,不如趁著還能走的時候最大限度地瀟洒幾年。但疾病不饒人,沒過幾年,他便很快陷入到不能行走的地步,連生命都受到很大的威脅。

讀完這篇文章,大概不需要五分鐘,如果你有親人朋友哪裡不適,不妨要他也讀讀這篇文章,馬上靜下心來試一試。不吃藥,不花錢,不耽誤工作,一輩子都管用。

作者簡介:李運啟,男,當過農民,當過工人,當過教師,當過記者,當過經理,當過媒體總監,現任湖南省湘潭市文聯副主席。曾出版長篇小說《迷途》、《湄河紀事》,編有《現代儒家讀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讀本》等書。

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閑話 的精彩文章:

TAG:雲水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