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根小棍要了他的命?

一根小棍要了他的命?

讓-巴普蒂斯特·呂利(法語:Jean-Baptiste Lully,1632年9月28日-1687年3月22日),原名喬萬尼·巴蒂斯塔·盧利(Giovanni Battista Lulli),義大利出生的法國巴洛克作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宮廷里作曲,是路易十四的宮廷樂正(Surintendant de la Musique)。他控制了當時的法國音樂生活,開創了法國歌劇,發展了大經文歌和法國序曲,對當時的歐洲音樂產生了巨大影響。他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亨利·珀塞爾、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亨德爾、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讓-菲利普·拉莫等作曲家。

音樂家生平

呂利1632年11月28日生於義大利佛羅倫薩。他的父親洛倫佐·魯里是個磨坊工人,母親卡塔琳娜·迪·加布里埃洛·戴爾·塞爾瓦是磨工的女兒。他童年起就學習吉他和小提琴,並跟隨流浪藝人巡迴演出。1646年,在他14歲時,在他在舞蹈和喜劇方面的天才被吉斯公爵發現並被帶到法國,在路易十四的堂姐蒙龐西埃大小姐身邊做侍者。在大小姐的幫助下他的音樂天分提高了。

呂利後跟隨尼古拉·梅特魯學習音樂理論,之後加入了法國王室的弦樂隊Les Vingt-quatre Violons du Roi ou le Grande Bande並成為了指揮。1653年他和國王共跳芭蕾舞—「今夜芭蕾」。他厭倦了le Grande Bande,並在國王的授權下新組了「小提琴樂團」(La Bande des Petits Violons)。隨後被任命為路易十四的樂長和巴黎歌劇樂長。1661年,呂利加入法國國籍,1662年被任命為法國王室樂正。

1681年呂利到了他事業的最高點,他被路易十四誥封為貴族,改名讓-巴普蒂斯特·德·呂利並署名「德·呂利先生」(Monsieur de Lully)。

1687年1月8日,呂利在慶祝國王手術康復演出《感恩贊》的時候,不小心把指揮棍戳上了腳趾,後來傷口潰瘍,於3月22日死於敗血症。

有人也許會納悶,呂利同志是怎樣被一根小棍弄死了呢?下面有必要向不了解內幕的朋友普及一下關於指揮棒的歷史知識啦。

在十六世紀以前,人們還不知道指揮棒為何物,樂團在演奏時是不藉助於指揮棒的,樂隊指揮往往由小提琴首席擔任,這時的指揮工具往往就是用小提琴的琴弓。顯然用琴弓揮來揮去是很不方便的。

到了十六世紀,樂團終於開始使用指揮棒。歷史上對指揮棒使用的首次記載是在1594年,在當時的一次宗教唱詠活動中,指揮嬤嬤坐著手持一根細長的、被精心拋光的長棍子指揮眾修女唱歌。 必須說明的是,那時候的指揮棒比現在的要長很多,也很笨重,而且不像如今是在空中揮舞的。它更像是一根手杖,被指揮在地上一戳一戳地打節奏。

這樣的指揮棒其實有很多缺點,發出噪音是小事,關鍵是很危險,可憐的呂利就是這樣在激動之下傷到自己的,可謂是抬起棒來戳了自己的腳。

呂利作品的特點

呂利的音樂以力量為人所知:快速的樂章充滿活力,哀傷的樂章情感深刻。他最通俗的樂章往往是帕薩卡利卡舞曲、恰空舞曲等舞曲樂章。他的「求主憐憫」(Miserere),被認為是一部鬼馬作品。他的小宗教作品也有相似的讚譽。

呂利的歌劇的題材大多取於希臘神話,以表現愛情和奇遇為主,反映了路易十四君權至上的精神。開場時都有一首序曲,之後是速度較快的模仿性中段,最後是一支四平八穩的舞曲。序曲之後是一段牧歌似的開場白,伴以舞蹈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同時演員在台上高聲朗誦為國王歌功頌德的詩句。接下來就是配樂悲劇。另外,呂利在歌劇中加入了芭蕾舞與合唱,使它更符合法國人的欣賞習慣。呂利歌劇的這些特點,代表了法國歌劇的新風格,開創了「法國歌劇」(tragédie en musique 或 tragédie lyrique)這一新形式。

此外他與莫里哀合作,共同開創了「喜劇芭蕾」,將芭蕾大量運用進歌劇。喜劇芭蕾導致了宮廷舞蹈的一次根本革命,輕快的芭蕾舞取代了緩慢莊重的舞曲。

誕生與逝世

1632 法籍義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戲劇家讓·巴蒂斯特·呂利(Jean-Baptiste Lully)誕生於福羅倫薩 法國巴洛克作曲家,是路易十四的宮廷樂正。他開創了法國歌劇,發展了大經文歌和法國序曲,對當時的歐洲音樂產生了巨大影響,其影響一直延續到亨利·珀塞爾、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亨德爾、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等作曲家

1681 德國作曲家約翰·馬迪松(Johann Mattheson)誕生於漢堡

1870 法國作曲家弗洛朗·施密特(Frolont Schmitt)誕生於布拉蒙特 1900年獲得羅馬大獎而成名。後來曾擔任音樂評論家,對新音樂持反對態度。

1900 德國小提琴家馬克斯·施魯勃(Marx Strub)誕生於美因茨

1913 美國女鋼琴家、作曲家薇薇安·芬因(Vivian Fine)誕生於芝加哥 20世紀古典作曲家,以室內樂出名

1979 法國(俄羅斯)作曲家伊萬·維什涅格拉德斯基(Ivan Wyschnegradsky)逝世於巴黎 代表作《the Day of Existence》

1988 德國鋼琴家、大提琴家弗蘭茲·彼得·格貝爾斯(Franz Peter Goebels)逝世於迪特莫爾德

圖片從左到右依次為:施密特

首演

1918 斯特拉文斯基的《一個士兵的故事》首演於洛桑 指揮:安塞美

1941 佩特拉西的《死亡合唱》首演於斯圖加特 指揮:羅斯特洛波維奇

圖為斯圖加特,圖片僅供參考

古典今天

1950 飛利浦唱片公司在荷蘭巴倫正式成立

1994 百老匯慶祝音樂劇《貓》第5000場演出

1996 廖昌永在法國獲得第四十一屆圖魯茲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

圖為《貓》宣傳照,圖片僅供參考

現在註冊用戶送15天vip會員體驗,

註冊永久vip會員還能免費領平板電腦哦!

也許你還對這些感興趣

1、大師課預告丨Dmitriy Onishchenko

2、【音樂講座】成敏:基礎決定未來系列課程

3、【徵稿啟事】《人人愛樂》雜誌及人人愛樂媒體平台,開始徵稿啦!

4、【人人愛樂 · 香港暢遊】除了比賽,這些也是非來不可的原因!

人人愛樂app用戶福利:

1、人人愛樂平板電腦

2、免費領15天vip會員,暢享古典音樂教材

如果你想離鋼琴家更近一步,請點擊:

如果你想提升自己,請點擊:

1、【人人愛樂·美國留學】聖克勞德州立藝術學院

2、【人人愛樂·愛爾蘭】皇家音樂學院中國區招生

3、【人人愛樂·愛沙尼亞】國立愛沙尼亞音樂與戲劇學院(中國區生源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人愛樂 的精彩文章:

今日大師-貝利尼
《「假若你想知道我的名字,請去問那游移的月亮」》—Bellini與他的藝術歌曲
華裔小男孩談學琴心路歷程:好老師很重要!
肖邦-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
霍爾斯特的《行星》

TAG:人人愛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