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始皇想要的「長生不老」,終於找到了!

秦始皇想要的「長生不老」,終於找到了!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坐著船環繞山東半島,在那裡一直流連了三個月,原因無他,因為他聽說渤海灣里三座仙山上住著的三個仙人手中有長生不老葯,而告訴秦始皇這個神奇故事的人叫徐福,雖然後來徐福因沒能完成人物,怕被秦始皇殺頭,轉而帶著千名童男童女順水漂流到了日本,這是後話;只是秦始皇最終也沒能沒吃到長生不老葯,既沒有長命百歲,最終化為了歷史中的一捧塵埃,就連秦王朝也早早滅亡了。

注釋:長生不老葯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一種能使人長生不死的葯。出處《韓非子·說林上》:「且客獻不死之葯,臣食之而王殺臣,是死葯也,是客欺王也。歷代帝王都在追求的神葯。繼秦始皇之後歷代帝王以及王公貴族,都呈現出一片痴迷長生不老葯的現象,可也因此,當時的死亡率一度上升的很快,原因就是因為這些葯吃多了產生的中毒現象。但當時的人並不知情,一心沉迷於這不老葯,可謂是愚昧。此葯也頻繁的出現在許多小說與電視劇中。包括現代人亦不倦追求,即抗衰老劑。

事實上,拋去藥物因素的影響,到了今天,對於長生不老的追尋隊伍加進了理性主義至上的科技界精英,就變的更加可行。這群人中不僅有大名鼎鼎的矽谷風險投資人彼得·蒂爾,還有Google的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更有甲骨文公司的拉里·埃里森。在他們看來,衰老和死亡不再只是僅能聽之任之的自然規律,人類完全可以從科學的角度去追尋生命的延續。

在這些新時代的「永生追尋者」之中,往往有兩種觀點。一種是追求肢體的永生,即通過生物科學和納米技術,使得人類的細胞脫離原有的衰老機制,達到細胞不死、肢體永生。對於這種觀點來說,更多的是從生物醫學技術的角度去延緩衰老,實現生命的延續,2013年6月18日,Google工程總監雷·庫茲韋爾曾在「2045未來世界大會上」預言:「雖然人類尚未實現永生,但科技的快速發展使這一夢想與現實的距離越來越近。」

而另外一種觀點,則是追求數字化的永生。典型以馬斯克擬通過「神經織網技術」,實現人腦和計算機的無縫連接為代表,這一鏈接甚至一度被認為為人類的「數字化永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專家們認為,通過人機交互或者腦機介面等技術,可以把人類的意識上傳至計算機端,短期內可以增強人類的認知能力,長期來看,則可以實現一種數字化的永生。至於人類的肢體,最終可能將和機械、雲端相融合,甚至被後者完全取代。

在「人機共生」的追尋之路上,馬斯克不是一個人。俄羅斯億萬富豪伊茨科夫曾於2011年創立了一個名為「俄羅斯2045」的計劃,通過對包括人工智慧、神經學、人工器官等領域的研究進行投資,來打造人類的「不死之身」。

只是對人類來說,生老病死是再自然不過的規律。而且自1900年之後,人類的平均壽命延長了約30歲。尤其是在發達國家,平均每十年就能實現平均壽命多達兩年半的增長。

最新的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計數據更是顯示,2012年組織內國家的國民平均預期壽命為80歲。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看上去漫長的80年還是猶如白駒之過隙,匆匆而已。

所以,所謂長生不老,並不是人人都會追求的,把握現在才是最主要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逢雨碎月 的精彩文章:

TAG:逢雨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