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詡真龍種 欲飛終牽絆

自詡真龍種 欲飛終牽絆

近期故宮正在展示趙孟頫的傳世書畫佳作,我們只知道趙孟頫精於書畫。實際上趙孟頫是個歷史上不可多見的藝術全才,精通詩詞、音律、書法、繪畫及鑒賞。在書畫史有著承前啟後的重要意義,其畫馬技藝超群,堪稱一絕。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漢族,號雪松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趙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鉅夫舉薦,受元世祖忽必烈的禮敬,歷任集賢直學士、濟南路總管府事、江浙等處儒學提舉、翰林侍讀學士等職。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

趙畫馬多飽滿肥美而少些許骨幹,饒有雄風之作,也是常有人物出現其中,牽扯其難以有所作為,偶有群馬也是有著官府之人拿鞭守之,看似平常的畫風和事物常態,但是在眾多的畫面之後,我想更多是對世事的反抗無果後的一種無奈和順從吧!從他的畫和詩中多少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飛騰自是真龍種,健筆何年貌得來?

照室神光欲飛去,秘圖不敢向人開。

-

----趙孟頫《雙馬圖卷》自題七絕

《雙馬圖卷》局部

趙孟頫在《雙馬圖卷》自題詩中,以「真龍種」自詡,暗示自己是趙氏皇族後裔,雖然已國之不在,但卻自己的高貴血統是不會改變和遺忘的。他自己也希望有機會「神光欲飛去」,「秘圖不敢向人開」也直接得說明自己有著這樣的報復和政治理想,但是這樣想法是不可以對世人說,在夷族的統治下,縱使身居高位,或許心裡更多的是對世事感嘆和對前朝的懷念吧,《雙馬圖卷》中,雙馬無牽無拌,行跑自如,這或許是趙真正所嚮往的生活,而非身居夷族高位,受世人唾棄和夷人排擠。

趙孟頫畫馬,近學李龍眠,遠學曹霸、韓幹,直追魏晉風範。趙孟頫於畫馬一科用功頗深。其畫馬竭力求古,寫馬輪廓,用唐人的鐵線描,用筆謹細,力量均勻,風格凝重而古樸。畫者,心畫。趙孟頫一生敦厚偏弱,又處於元代初期的民族矛盾非常激烈的時期,其仕元,是元政府緩和蒙漢矛盾實施統治的重要策略,趙孟頫在是否出仕這一問題上,是沒有多少選擇自由的。為此,他做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追求平安自適,努力於藝術中討生活,也努力於佛門以求心安。其畫馬,雖刻意學古,宗法唐人,得馬之真趣,但也從中透露出了他的個性情懷和柔弱秉性。雖然筆墨精湛考究入微,但馬肥缺骨、過於柔媚細謹,凝重有餘,生動不足,精神不夠飛揚奮發!

歷代評趙孟頫畫馬,也時常涉及他的出處和政治立場,例如,黃澤詩云「黑髮王孫舊宋人,汴京回首已成塵。傷心忍見胡兒馬,何事臨池又寫真?」雖評畫須知人,但糾結於畫外,亦多是評者立場而已。在此,對於其出處及政治立場,我處於理解的態度去看待,在元的鐵蹄下,宋依然灰飛煙滅,再無復國可能,在元朝的賞識下,或死或做官服務於元統治,他選擇了後者,這也就成就了他後來的藝術高度,而他為官期間,也通過自己的職權為人民作了許多實事,例如反對以寶鈔來定罪,阻礙寶鈔的流行。趙理直氣壯地反駁指出:「刑法是關係到人命的生死,必須分別輕重。我奉詔參與商議,不敢不言。你不講道理,企圖以勢壓人,這是不行的!」;對鈔法不力之罪,左右司官及諸路官均遭鞭打,然而趙孟頫執法卻不打一人等等。

為了較為全面地了解趙孟頫畫馬所體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在此我選了趙的幾幅畫馬作品,供大家欣賞。以下《浴馬圖》《調良圖》《古木散馬圖》《秋郊飲馬圖》《人騎圖》。其中《秋郊飲馬圖》《人騎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現正在故宮「趙孟頫書畫特展」中展出。可以近距離一探其中真意。

趙孟頫 浴馬圖 絹本重設色 現藏故宮博物院

趙孟頫 調良圖 紙本墨筆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趙孟頫 古木散馬圖 紙本墨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 秋郊飲馬圖 絹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趙孟頫 人騎圖 紙本設色 現藏故宮博物院

(本文為中國文物網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文物網_文博天地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文物網_文博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