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朱元璋最信任的開國功臣之一,精於官道且擁有極高的商業天分

他是朱元璋最信任的開國功臣之一,精於官道且擁有極高的商業天分

嚴震直(1344--1402),字子敏,號西塞山翁,烏程(今湖州)織里驥村人。出生於富裕殷實家庭,長大後成為一個英俊魁梧的大個子,當地村民都叫他「長子」。他還厚道誠信,而且機敏過人。因此,在明洪武年間,明朝軍隊打敗張士誠、平定湖、嘉、蘇一帶後,他就被舉薦擔任為糧長,負責每年按時向京城征繳和解送萬石田糧。

一、能力突出、屢建功勞

洪武二十三年(1390),特授通政司參議,改任戶部郎中,再遷工部侍郎,洪武二十年六月升為工部尚書。當時正值朝廷大興土木,集全國丁匠二十餘萬戶在京師。嚴震直認為此舉不妥,要用役工可輪番召川,無須舉家集於京城。於是建議皇上改為每產抽一人服役,編好姓名、行業,平日在家勞作,有役按籍輪番召用。此舉深受服役者稱道。

洪武二十八年(1395),嚴震直奉命主持修復廣西興安縣靈渠。他親率民工,市度地勢高低,導引湘、漓二江之水,疏浚渠道5000餘丈,築溪潭及龍母祠土堤150餘丈,又增高中江石堤,建陡閘36個,鑿平灘石以利舟楫往來。洪武三十年(1397),嚴震直向皇帝上疏:「廣東舊時運鹽八十五餘萬引於廣西,召商中買,今終年所運鹽十分之一。請分三十萬八千餘引貯廣東,召募商人運糧輸往廣西缺糧地各衛所,以支領廣東食鹽,販到江西南安、贛州、吉安、臨江四府為便。」為朝廷採納。廣東食鹽運往江西從此開始。

二、商業天分、機智過人

嚴震直很會做生意,每次解送糧食去瘸京,都隨帶大批湖筆去賣。湖筆是中國「文房四寶」的第一寶,就出在湖州東南善璉鎮。南京是明朝的京城,是文士、舉子們薈集的地方,湖筆自然暢銷。一次,嚴震直把押送田糧的任務完成後,就在南京城裡一邊賣筆,一邊閑逛。

京城正在建造皇宮金鑾殿。施工時,工匠們不小心將要做金鑾殿大門木戶檻的木頭鋸短了一段。這可是犯了殺頭的死罪.正當工匠們愁眉苦臉之際,被嚴震直看到了。他對大家笑了笑說:「沒有關係的。不要怕,我有辦法。」工匠們一聽都半信半疑。嚴震直從容地說:「把木頭一鋸為兩,中間鑲上一個龍頭.既可以將變長,還可以作裝飾,以示金鑾殿的氣派呢,這不是一舉兩得嗎?」工匠們聽了他的話就照著樣子做了。後來,朱元璋看了之後非常滿意。

建文年間(1399一1402)曾督餉山東,嚴震直不久即致仕(退休)。明成祖朱棣篡建文帝位後,又命原官工部尚書巡視山西。至澤州(今山西晉城、高平等地)時病亡。嚴震直一開始深受朱元璋信任和欣賞,把最重要的糧草交給他保管,他也由此立下開國之功。嚴震直為官多年,精通官道,而且展現出自己極高的商業天分。而且他書法古妙,著有《遣興集》、《大觀錄》等書,為世人所敬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擁有火炮等熱武器的明朝 為什麼會輸給冷兵器的後金
明朝亡國皇帝,也只不過是歷史上的「背鍋俠」,先人的鍋都給他背
為什麼從明朝開始就沒有丞相了?
崇禎殺了魏忠賢,才導致明朝滅亡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