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壺蓋碎了 為什麼不能配?

壺蓋碎了 為什麼不能配?

近期很多壺友問我們說:壺蓋不小心打碎了怎麼辦,可以配一個么?

為什麼不建議您配蓋呢?要知道電池還是原裝的耐用,紫砂還是原配的順眼啊。

在紫砂行業里有這樣一句話:「寧作三把壺,不配一個蓋」可見紫砂壺蓋是有多麼不好處理,想知道其中的奧秘,我們先從紫砂的製作工藝說起:

1

原料

紫砂如果是單獨配蓋,必須要有同一種礦料、同一批煉製的泥。僅這一點,就極少有符合條件的,通常一批原料不會有太多餘料,即便有,這個尋找的過程也是讓人「踏破鐵鞋了」。

2

大小

茶壺的製作雖然是分步進行,步驟卻是連續的,誰也離不了誰。在生坯階段,壺蓋就必須與壺身進行配合實驗,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緊,就算制壺人手中有原泥料、原壺身,也是很困難,畢竟原壺身是熟坯,已經完成了收縮過程,而這收縮程度是人力不可計量的,而且燒制過程中,壺蓋壺身是蓋在一起燒的,燒制時同時受力,一起收縮。這樣燒制出來的茶壺才能正好。

3

色差

壺在燒制過程存在太多不可控因素,同一個窯的里外上下都存在細微的溫差,所以脫離壺身,單獨燒制一個壺蓋,燒成後不僅大小不合,壺蓋壺身更是會存在色差,既不實用又不美觀。您也不想擁有一把壺蓋壺身顏色不同的壺吧。

4

神韻

紫砂壺配蓋最困難的是需要根據原壺的形、神、氣來做。不是同一個制壺人的話,很難做到風格與賦意的統一。即便找到了製作原壺的老師,也很難掌控這些外界因素帶來的偏差,我想您當初選擇這把壺也一定是因為人和壺氣韻相投吧,再配的壺蓋總是有些美中不足。

5

成本

配一個壺蓋的成本和風險是做一把壺的數倍,重製壺蓋時要據其大小製作七八個,這七八個蓋子燒出來能選出一個可以用的幾率都比較小。費泥料的同時製作工藝也是相當繁瑣,製作成本自然高,若是配蓋的費用已經超過壺本身的價格,那還不如重新再買一把。

下面給大家講一段補壺的真實片段

上海著名海派畫家兼紫砂收藏家唐雲(1910-1993年)藏有一把清末「日巔山館」款的紫砂《漢鐸壺》,上世紀文革初期被紅衛兵抄走,至70年代末清退唐雲的抄家物資時退還唐雲,但壺蓋已失。後唐雲求助於老友顧景舟為其配蓋,顧景舟當仁不讓一口答應。他叫來趙江華(1950年出生,顧大師私人醫生,常跟顧學藝)與關門弟子葛陶中(1957年出生,高級工藝師),由顧大師親自配泥,配好泥後,由趙葛兩人先捶泥,捶泥要按順序與方向,然後切割,一道程序也不能錯,整整三天才把泥捶好。

這時顧大師叫葛陶中做了好多個試片,按高、中、低三種溫度進窯燒制,如此反覆折騰,不斷嘗試,開窯後,看何種溫度的試片與《漢鐸壺》的壺體色澤相符。然後顧大師親自用捶好的泥製成漢鐸壺的壺蓋,按剛才泥色相符的溫度進窯燒制,出窯後的壺蓋與《漢鐸壺》的壺體色澤和諧,轉動靈活,妙手天成 。可見配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何況當今世上還有幾個顧景舟大師這樣技藝高超的人呢?

這下您該知道,為什麼老師們寧可做三個壺也不願配一個蓋的原因了吧!

如果您的壺蓋只有一小部分磕碰,可用些金銀來修補,如果全碎,就需要重新配,如果配壺蓋的費用超出了成本,建議您再買一把壺。

不過,蓋子碎了,壺可別扔啊!拿來做公道杯可是個不錯的選擇,留下來種些小盆景也是別有一番情趣。

如果您還有關於紫砂的問題

可以直接給我們後台留言

我們會一一為您解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淳韻香道 的精彩文章:

據說,這是成功男人的標配
原來這些大咖明星也愛紫砂
做人最重要的還是要開心!所以我們要變身啦!
淳韻講堂:為什麼紫砂壺會驚裂?
器之無畏:三腳龍韻

TAG:淳韻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