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胡海泉:我推薦你和MC天佑聊聊天

胡海泉:我推薦你和MC天佑聊聊天

矽谷Live/實地探訪/ 熱點探秘 / 深度探討

胡海泉,是中國大陸長盛不衰近20年的男聲組合「羽泉」的成員。每個人都能隨口哼出《最美》和《冷酷到底》等歌曲的旋律,可是並非每個人都知道,海泉有著另一份重要工作:他是管理13億人民幣規模的海泉基金創投人;並且2017年初,他又聯合成立了巨匠文創產業基金,首期募資3億人民幣。

本次文談,海泉和文廚海闊天空暢聊三小時,他笑嘆,這樣長時間的聊天實屬罕見,所有「老底」都被聊出來了。而我們最深刻的感觸是:海泉雖有多種符號加身,卻對自己有著極為清醒的認知。

明星是「標籤」,音樂人是「職業」,投資是「技能」

海泉最廣為人知的身份是音樂人,是明星。既然我們要聊跨界投資,那就一定會先聊到他原本所在的音樂世界。

文廚:海泉是大明星,而且是音樂人。其實好像你更喜歡人家叫你音樂人?

海泉:對,因為音樂人是個職業,明星是一個標籤。

職業是要通過自己的職業素養和專長完成社會服務;標籤是給別人對你的看法,所以明星沒有太多本事也可以成為明星,受到追捧容易,過氣也很迅速。但是音樂人,是一個長久的職業。

文廚:受教。後面你成為很多家公司的CEO,現在還是投資人,這兩個叫做技能,還是叫做頭銜呢?

海泉:我認為是技能,是職業,而不是玩票的。我現在做的事情,無論從經營層面還是投資管理層面,都是嚴謹的,也是全心投入的;然後通過積累還能繼續優化,所以叫技能。

海泉與文廚在「矽谷Live·文談」現場

做投資比寫音樂更需要才華

文廚:為什麼你音樂人做得好好兒的,要去做投資?

海泉:為什麼我去做投資?首先我認為,寫音樂需要才華,投資也需要才華,並且投資需要的才華可能得更豐富一些,因為本身它是綜合的社會學,綜合的東西很豐富。

不同的行業要從不同的視角眼光還有經驗去進行判斷。比如你投醫療,如果你不是醫療專家的話,就不容易得到精準的項目。而我們現在做文創基金,也得益於我做了近20年的音樂創作,那可能就比別人更有感召力和更多的資源,去做文化創意投資。

所以投資,是資源再次利用和優化的必然結果。我們看到:很多創業者成功之後,就算沒實現財富自由,他也會做投資,因為他有了自己的一些見解經驗,這些見解經驗可以輔助到被投的企業和企業家。

投資是一個很大的熱門風口,它鼓勵很多的跨界人士參與,然後每個人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專長和社會定位,最後會投出來很多好的項目。創新創業投資我覺得不屬於一個專業,恰恰它需要不同產業專業的人來做。

最後,跨界這件事情必須要出於好奇心,這件事情是我的一個愛好,所以我才會基於好奇心和熱情去大量的自學。終身學習這件事情,就是終身愛好。對我來講,創業投資就是對未來極其好奇;對能夠改變未來的項目、產品、服務都極其好奇,這也是我做投資的根本原因。

明星投資:能刷臉,其實是好事

文廚:投資是你的愛好。如果你做投資時候創業者偏偏把你當明星看待,那你怎麼看這個人?

海泉:這不是壞事。

首先,我剛出現在你的面前,你對我的認知肯定不全面。至少要花兩個小時,創業者才會真正理解:這個人不是玩票的。他雖然是我很熟的一張臉,從小聽他歌長大的,但是他說的事情跟我有同一種認知,在某方面還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等等。不過大部分人還是覺得我是玩票,讓我很遺憾。

然後,「音樂人」的身份往往也是很好的敲門磚,我發現很多的80後的創業者都是我的核心粉絲。他們在青春期的時候聽我的歌,經常有人說喜歡的時候唱最美彩虹,分手的時候唱冷酷到底。當這一代人成為創業中堅力量時,我出現在他面前,大家就跟我有很深的情感共鳴。再談工作,尤其是再談估值,就容易多了。

但是,只憑藉共鳴還不夠。一個明星做投資,如果給錢後,沒有更多的投後管理資源,或者為這個創業團隊做出貢獻,那其實等同於一個代言費的變現,這就不叫投資了。

我們團隊能夠在方方面面幫助被投資企業。比如去做政府公關的時候,基本大家都認識我是誰,比較容易開門見山深入溝通,不需要太多鋪墊。另外,我們很擅長幫助企業做娛樂營銷,比如很多 To C 產品,其初期打造品牌、拓展渠道的時候,我們就很擅長為他們提供娛樂營銷和內容營銷的幫助。

投資方法論:看人品、「看命」、看直覺

文廚:王剛、朱嘯虎、蔡文勝,他們都有自己投資的哲學,比如王剛講過的禪,朱嘯虎判斷創始人的標準等,你的投資方法論是什麼?

海泉:每個人的方法論都是後知後覺的總結,就像我們無法評判下一個電影,下一首歌誰紅是一個道理,任何的方法都是基於過去的。但我根據這些年的投資經驗,也總結出來一些想法。

第一,創業者人品要好。當然,這個需要時間驗證,也碰到過人品有問題的,剛開始看不明白,有些時候最成功的早期投資,往往都是那種機緣巧合,並不是深思熟慮。

第二,是個「全乎人」。這是北京話,意思是一個人各領域都達到平均線以上;如果沒達到,也擁有快速學習能力,從而快速成為「全乎人」。

為什麼?

成功的創業者必須內外兼修,左右腦合作特別好,又要高情商,又要對自己的創業領域有獨到見解,還特別會做人力資源管理。還包括社會資源的導入,投資人關係這些東西,他確實得是一個全乎人。但是怎麼讓一個創業者一開始創業初期就是一個全乎人呢,太難了,後來我總結出來了,還得看命。

這就說到我們的第三點,跟著直覺走。人類是很高級的動物,我們的識別系統是計算機無法識別察覺的。腦子裡面潛在的演算法集合起來形成對一個人的直覺判斷,比計算還准。所謂直覺就是沒有解析的演算法,所以你對一個人有感覺就是對,沒感覺就是不對。看多了就形成這種直覺。

我做投資的使命,是推動文創行業

海泉:因為我是體驗主義者,我希望尋找更豐富的體驗感。

體驗的多元化,促使我跨行業去做任何不同的事情。但是我希望追求怎樣的體驗感?我覺得,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伴隨著這個體驗感,一件事情才是真實的。找到一種值得長久產生動力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那麼最終所有的工作動力和熱情就來自於這兩個。而如果做一件事沒有責任感和使命感,那我就沒有動力。缺乏新的目標和動力,是人會空虛和痛苦的原因。

文廚:你做投資的使命感是推動文創行業?

海泉:對。我認為文化投資對於一個社會改良的價值會更高,因為其實我們看到生活裡面有很多煩惱、糾結的東西,是來自於社會文化。打個比方,我們的經濟發展迅速,有多迅速呢?相當於一個人在健身房,使勁地在吃蛋白粉、在鍛煉;但是我們的脊椎承受不了這個肌肉的增長。脊椎就相當於文化和共識。這個發展跟不上,會造成很多社會亂象,和社會不同階層理解的偏差。

文化改良是接下來一個階段很重要的事情,可能文化投資才是要扮演這種角色,只有資源和資本結合才能產生最大的動力。而且,我不會退休的行業就是文化行業。

漲姿勢

Takeaway

創業者如何獲得和投資人的接觸渠道?海泉說:第一,我們基金做創意投資,會公開進行募集項目,以及標準化的FA機構。第二,但凡有自己看中的機構和固定渠道,千萬別撒商業計劃書。因為這樣做,只能證明你一直沒推銷出去,或者一直沒找到認同你的投資人。

內容付費:未來將「去平台化」

文廚:2016年開始內容付費領域很火了,你有沒有想過投一家內容付費公司,對內容付費你未來怎麼看?

海泉:得到、喜馬拉雅快成為平台級的內容付費公司,我覺得是很可喜的現象,而且這種知識付費,是代表著一個社會發展階段的一種成長。我們也看到,在短視頻、直播領域也有很多新興的平台;付費的方式有很多種,有單篇,也有會員制,也可以訂閱制,當然也可以打賞變現。對我來講,它就是讓人類之間的知識消費變得更快了,更多元化了。我也有研究,但是目前為止我們沒有投,而且我跟羅振宇也聊過這件事情:大家是不是要做平台?平台最後會是什麼樣的身份?內容平台的終局到底是什麼?

我倒是覺得未來是去平台化的,也就是說創造優質內容的人,他是需要平台,但平台不重要。有非常多的方式可以建立他跟他的粉絲和受眾群的交互、付費關係。況且,平台有個「5%和95%」的定律,頭部內容(5%)佔據大部分流量和收費,但是還有大量的內容(95%)沒有那麼多商業價值,或者是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對於內容付費,我會持續關注,而且我非常樂於看到內容付費、知識付費這種消費習慣的養成,這是一個國家尊重知識,尊重版權,尊重創造力的一種體現。我出道在一個盜版橫行的時代,哪怕後來內容數字化了,也做詞曲作家,也幾乎得不到什麼好處,沒有什麼利潤。

我也一直在跟傳統做內容的人,比如說拍片子、做音樂的人,在講一個「利好」:這個時代創造內容的人,終於有機會通過社群,直接去開發和賣產品,而不是被人所利用。互聯網成為一個底層的基礎構架,社群經濟在快速連接和去平台、去中介,而且創造的產品是交互性的,內容也都是多方共同創造。所以在這種同好社區,未來共同打造的產品,是可以快速分享體驗的。這種讓產品優化的方式,是傳統行業做不到的。

「我推薦你跟MC天佑聊聊天」

文廚:有沒有什麼有意思的人,你可以推薦我和他聊一聊?

海泉:我的前兩個推薦,是分別和一位收藏家,以及一位慈善家聊一聊。

我一直覺得人啊,好多事情到了一定的或更高結局時,他在有生之年,在健康的時候,通常會走兩條路,一方面是收藏,一方面是慈善,這是人類的終極消費。你可以在這兩個領域各找一個特別專註或者是很有成就的人,比如比爾·蓋茨和他的夫人,去一趟就完成這倆名額了。

第三個人,我給你舉個例子,那天我在做節目,一個喝酒聊天脫口秀,我請一個年輕的流量特別大的藝人叫天佑,你可以跟天佑聊聊天,MC天佑是喊麥界的鼻祖。他說話很生動。我們都應該多和90後、95後聊天。因為認知的慣性往往是人最大的障礙,沒事了就找找突破口,或者給自己刮兩刀,可能對打破慣性有些改善。

李開復是導師,任泉是夥伴

海泉:說一個難忘的經歷,當年我是怎麼從個人業餘天使,下決心開始專註做投資的呢?差不多5、6年前,我去拜訪李開復老師,他跟我講了很多他們機構做天使投資的方法論。當時恰逢一個項目的路演會,包括他在內的投資經理人,到底是如何在現場幾分鐘之內去評估創業項目、與創業者互動,這整件事給我一個很重要的提示,就是有好奇心還不夠,如果真的是想花時間,就要更深度地學習。

如果經歷的案例不夠多,就沒有資格去梳理出來自己的方法。在4、5天前,我和開復老師吃飯的時候還在聊這件事,真的挺感謝他的。在那個時候,他沒有蠱惑或者號召我,而是讓我從整個真實工作的流程,去認真判斷了天使行業這種標準。

文廚:我想到一個人叫任泉,任泉他也是做投資的,任泉好像比你還刺激一點,他現在不做藝人了,他是全身心來做(投資)。

海泉:他也是全職的,對我來說我也是全職的,只不過演員的時間是塊狀時間,拍一個戲幾個月不能動,在一個地方。比如如果他去的沙漠拍外景,基本上連信號都沒有,所以他是無法碎片化工作的,如果他要做專註投資只能放棄,不像我們做音樂的人,上台最多倆小時,排練大量的靈活時間,所以我才會選擇既有幕前工作也有幕後工作,這個因人而異。

文廚:那你怎麼看任泉同學?

海泉:我很敬佩,我一直也在講,目前為止我看到的藝人專註做投資的,好像就我和他,當然未來可能還會有。但是在目前為止我看到真正全新投入,然後大量的去學習,用案例去累計經驗的就我和他。

文廚:你們兩個人有過一起搶案子的經歷嗎?

海泉:目前為止沒有。我們會是夥伴關係,但是目前為止沒有共同投項目。前兩天我們倆還在聊這個事情,我們會組織一個會議把彼此的清單拉出來互相看一下,這種事情是要做的。

沒去現場,錯過直播?沒關係!

掃描下方海報中二維碼,回看訪談全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矽谷密探 的精彩文章:

這可能是90後最大的時代紅利……
《王者榮耀》等「爆款」遊戲是如何誕生的?
專訪音樂家Taryn Southern,聊一聊她利用AI發行的新專輯
商業帝國如何依靠AI出奇制勝?聽3000名商界領袖怎麼說
「絲綢之路」沉浮錄:第一集

TAG:矽谷密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