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啥古代游牧民族髮型如此奇葩 其中有著不可言說的小秘密

為啥古代游牧民族髮型如此奇葩 其中有著不可言說的小秘密

前幾天有朋友在後台留言,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古代游牧民族的髮型那麼奇葩呢……

這還真的是個蠻好玩的切入點。記得許多年前新三國播出時,第一次看到這麼個造型的馬超,也差點驚出眠眠一身冷汗……

印象中《三國演義》里的白馬銀槍的錦馬超,難道不應該是下圖這樣嗎?

其實,新三國馬超的髮型,應該是借鑒了古代游牧民族的髮型之一:披髮。如果你看過他們其他的造型,就會發現馬超那款已經相當正常了……

人家的經典造型,大多是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從今天的審美情趣而言,這些款式的確可以說是相當奇葩的。那麼,他們為啥就好這一口呢?這的確是一個有年代感的問題……

最早期時,披髮是原始社會土著人群的共同髮式。

這款傳承自周口店山頂洞人的飄逸髮型,是夷、狄、戎、匈奴、突厥、室韋等部族的經典款。說明當時他們的社會發展階段,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或是奴隸制的早期。

隨著這些游牧民族不斷受到中原的影響,也漸漸改變了自己的髮型。

最早的一種改變稱為「剪髮」。嗯,就是字面意思,把原來披頭散髮的長髮剪短,瞬間從套馬的漢子變得小清新了許多。其主要的意義,是為了讓頭髮變輕,更利於工作以及作戰。

史書上有載:匈奴後裔悅般國人均「俗剪髮齊眉, 以塗之, 顯顯然光澤」 ,同樣是匈奴後裔的宇文莫槐部,也「人皆剪髮」

再到後來,又由剪髮逐漸發展出了「髡髮」「辮髮」兩種類型。

「辮髮」顧名思義,就是將頭髮紮成辮子,直到我大清國還是這麼乾的。那個一頭臟辮的妹子也是這麼乾的~

而「髡髮(念kun)」呢,說白了就是把頭上的某一塊剃禿……

這兩種模式經常混合使用,於是就出現了剛剛圖中的那些造型。

應劭所著《風俗通義》中稱,鮮卑「 皆憲頭而衣豬」 ,而《魏書· 蠕蠕傳》也記載了從鮮卑分出的柔然一族,原為東胡集團的一支,他們家的先祖,木骨閭的造型就是「發始齊眉」 , 另外……他名字的意思也是「禿頭」……

那麼,發展出這些「前髡後辮」的奇葩的髮型又是出於什麼目的呢?

眠眠經過查閱古書研究,發現大概有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游牧民族大都需要在馬上作戰,前髡後辮的方式,非常便於他們騎射。比如契丹人和女真人,都會選擇在額角兩端引一條直線,將直線以外的頭髮全部剃乾淨,再將顱後的頭髮編作辮子。嗯,空蕩蕩的前額,沒有遮蔽物,想怎麼射就怎麼射~

反過來,前額的劉海會遮蔽眼睛,特別是在顛簸的馬背上,稍有遮擋就會影響作戰。哦,哪怕是空氣劉海也不行……

此外呢,腦後的辮子也有它的用武之地。當游牧民族在出征、狩獵時,隨時隨地都需要下馬躺下睡覺,腦後的一坨辮子就可以代替枕頭使用……是不是非常機智~

那麼第二個原因呢,是為了美觀……是的你們沒看錯,人家這樣還真的是一種潮流。

比如上面這種韃靼人髮型,完全是大眾審美的體現。甚至他們大婚之日,還要專門剪髮、髡髮一次,讓剃禿的地方更加油光閃亮……

而第三個原因呢,是因為游牧民族的發質實在是太差了……

想一想吧,這幫大老爺們天天日晒雨淋不說,滿頭油膩,打打殺殺血污滿頭也沒辦法清洗,久而久之就嚴重損害了頭皮和頭髮

而不健康的頭皮狀態,必然會導致大面積脫髮……(嗯嗯大家喜聞樂見的科普時間又來了)

事實上,頭皮是人體第二薄的皮膚組織,僅有1.467mm,比面部肌膚還要薄一些,全身上下僅僅次於眼瞼,因此大量的有害物質可以輕易地透過頭皮,入侵細胞組織,損害頭皮的毛囊。

頭皮非常脆弱,空氣中的污染物、重金屬和洗髮水的化學殘留也會破壞頭皮健康環境,更不用說古代那種常年不洗髮,各種髒東西夾雜在頭髮里,頭皮都生虱子的狀態了……

因此很多游牧民族,其實並不是真的想搞髡髮,而是人家脫髮那麼嚴重,還不如乾脆剃光拉倒……相比起來,漢人就知道戴帽子、戴頭,「冠冕堂皇」,相比起來保護就好很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教師王漢周 的精彩文章:

對方撤回了一張照片…
一對美國夫妻用鏡頭記錄下36年前的中國,看完的人都哭了…
「該死的名字,2100年後還有人因此排隊摸我」
該死的名字 兩千多年後還有人因此排隊摸我
干互聯網的 就數千萬小編最慘了

TAG:歷史教師王漢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