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足療的養生穴位、位置及其功能

足療的養生穴位、位置及其功能

足療技術在養生保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足療包括兩部分:足浴和足部按摩。足部是人體的「第二心臟」,是人體的陰晴表,能夠很準確地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那麼足療穴位的具體位置在哪呢?與之對應的足療穴位的功能又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湧泉穴

位置:足底前三分之一與後三分之二交界處。

主治:開竅醒神,寧心安神。適用於頭目昏花、失眠、頭項痛、足心熱、中風、下肢癱瘓、目澀咽乾等病症。

感覺:局部按壓脹痛明顯,有時可向下肢發散。

厲兌穴

位置:在第二趾外側端,距趾甲角0.1寸。

主治:常用於面腫、口喎、牙痛、鼻衄、鼻流黃涕、胸腹脹滿、多夢等病症的治療與保健。

崑崙穴

位置:在外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平外踝高點取穴。

主治:常用於腰骶部疼痛、足跟腫痛、頭痛、頭項強痛、落枕、坐骨神經痛及目眩等病症的治療與保健。

申脈穴

位置:在外踝正下方凹陷中,詳見上面穴解。

主治:常用於頭痛、失眠及腰腿痛的治療與保健。

太溪穴

位置:在內踝高點與跟腱之間的凹陷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 的精彩文章:

國慶黃金周將至,這個穴位讓你輕鬆享受假期和旅行!
如何快速掌握中醫診斷?你可能需要這個
厲兌穴——專治足背中腫痛、齒痛、咽喉腫痛
平時多按摩,危時能救命的10大穴位!值得收藏!
外關穴——手指疼痛,肘臂屈伸不利,肩痛!

TAG: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