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袁隆平「海水稻」今日測產,未來在中國2.8億畝鹽鹼地推廣

袁隆平「海水稻」今日測產,未來在中國2.8億畝鹽鹼地推廣

澎湃新聞9月28日報道,全球有9.5億公頃鹽鹼地,其中1億公頃(15億畝)在中國,2.8億畝可以開發利用,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希望通過耐鹽鹼雜交水稻(俗稱「海水稻」)的研發和推廣讓鹽鹼地像普通耕地那樣造福人類。試種、推廣成功後,按照每畝產值200-300公斤計算,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活約2億人。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科研人員觀察海水稻長勢

9月28日,由袁隆平挂帥的「海水稻」項目將在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的試驗基地和金口鎮海水稻稻作改良國家示範基地進行實地測產。此前,袁隆平在2017東亞海洋合作平台黃島論壇上發表了《海洋科技與糧食安全》的主題演講。

他表示,將在3-5年內選育出在鹽分濃度3-8‰海水灌溉種植條件下,產量達300公斤/畝以上的耐鹽鹼水稻新品種。「為了使海水雜交稻能夠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我本人和本研究中心均十分樂意幫助其他國家發展雜交水稻,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和促進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考察海水稻種植項目

澎湃新聞從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了解到,屆時將有來自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土資源部土地整治中心、湖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等單位的30多名從事海水稻、鹽鹼地改良等研究方向的專家前往實地測產。

張國棟透露,由於與第三代遺傳工程不育系雜交水稻技術的鑒定工作在時間上衝突,只能在當天視頻連線原計劃參與收割測產的袁隆平,相關人員將向其彙報結果,聽取他的看法。

張國棟表示,這次測產為海水稻取得最終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讓行業和社會更多的了解海水稻的最新進展,樹立信心,推動國家對鹽鹼地改造政策的落地。」

海水稻發現者陳日勝

據悉,早在1986年,廣東農業科學家陳日勝就發現了一種可以抵抗海水鹽鹼性的野生水稻,並開始了長期的培育工作。然而,這項工作並不輕鬆,雖然海水稻有著天然抗蟲、不需化肥等優勢,卻也面臨著比如收割困難,不抗倒伏等問題。

這也是為何,雖然陳日勝苦苦研究了多年,卻仍然未能進入商業化種植的原因。幸運的是,陳日勝的研究引起了袁隆平院士和農業部的關注,最終成為了國家級項目。

從1987年到2015年,在29年時間裡,陳日勝的「海稻」育種一直是單幹模式。遂溪縣虎頭坡育種試驗田,是陳日勝最早的一塊育種基地。1987年其在海邊培育,因試驗周期長,單是普選稻種就做了5年:1987年種植400株,選擇優良單株51株;1988年種植51個株系,入選15個株系,選擇株高、熟期一致的單株80株……

如此選種到1991年,最終定型品係為「海稻86」。到2014年11月,收割最近一季稻穀時,陳日勝已將海水稻從畝產100斤增至300斤。2014年年末,陳日勝因「發現」、培育種植海水稻成名後,媒體爭先圍睹的溢美之詞。有媒體甚至大讚其培育的海水稻,是「一個種植界的哥德巴赫猜想」。

而袁隆平參加海水稻研究,提高了它受重視的層次。袁隆平在前述論壇中曾介紹,全球有9.5億公頃鹽鹼地,亞洲3.2億公頃,佔全球的1/3以上,而中國有1億公頃鹽鹼地,其中2.8億畝可以開發利用。其中有2億畝具備種植水稻潛力。試種、推廣成功後,按照每畝產值200-300公斤計算,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活約2億人。

此外,對於有公眾擔心大規模推廣「海水稻」會佔用灘涂濕地,張國棟答疑稱,「我國的沿海灘涂有3500萬畝,但我們的目標聚焦在內陸鹽鹼地,沿海灘涂會根據國家灘涂濕地保護有關要求進行開發,這個不是重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 的精彩文章:

標普把萬達商業的評級將為垃圾級,展望為負面
英特爾發布自主學習原型晶元:模擬人腦13萬個神經元
中國農產品價格遠高於國際市場,農民還是掙得少,怎麼破?
加多寶商標戰打到新加坡 「王老吉」還是「吉老王」?
安徽:男子上車就吹剛捅了人5刀,結果拼車的是個警察

TAG: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