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讓骨盆回到正確位置的 4 個步驟

讓骨盆回到正確位置的 4 個步驟

人體的髖部、雙腿、膝蓋和雙腳這些部位能否適當排列非常重要。試想,如果給車子換前輪,前輪卻卡成45°角,這台車子也沒辦法開得遠。就跟車輪一樣,髖部、雙腿、膝蓋和雙腳需要排列得當,才能發揮恰當的機能,不會提早磨損。

第一步:檢查雙腳是否對齊

站好,低頭觀看雙腳的位置。腳趾頭是否指向正前方?還是雙腳的角度稍微指向兩側,就像沒裝好的輪胎?如果注意到自己有外八字,你得明白,強迫自己的雙腳指向前方並不能糾正習慣,只會讓雙腳到髖部之間的相關部位更加緊繃。

如果你有外八字腳,建議你用外八字走路1分鐘,而且是特別誇張的外八;也就是說,走路時刻意把你的腳向外張大(像企鵝一樣)。這種誇張的動作可以幫助你察覺狀態,然後放鬆下來。

接下來,刻意用雙腳平行的姿態再走1分鐘。你的身體感受會因此得到新的選擇。然後把一切都忘了。忘掉之後,你就不會試著去矯正自己。身體才能在可行的步調下容納新的選擇。

一天可以多次重複這兩段練習,釋放受限的狀態,感受神經系統發覺新的可能性,讓自我矯正反射再度活躍。在這些簡單的動作練習中,你會注意到,只要花幾秒鐘確認自己接受度較高的動作,就能迅速體驗變化。

一位將近七十歲的女士,兩邊的髖關節都做了置換手術。手術後,她摔倒了,右邊的大腿骨脫臼,但她很清楚自己太虛弱,不能再接受外科手術。因此,她選擇把鞋子墊高五公分。不過,雖然墊高了五公分,雙腿長度依然不一樣,跌倒後也造成身體緊繃,導致行動受限,全身僵硬。這些緊張狀態會導致疼痛,限制活動能力。

她每次從坐姿站起就會覺得疼痛。專家建議她站起來之前先左右輕輕搖晃膝蓋幾下。這個動作可以讓緊繃或停滯的狀態習慣活動,然後才能承重。這麼做也能提高膝蓋、腳踝和髖部的本體感受。在承重前先把注意力放在膝蓋上,自我調節動作,就能讓關節周圍的肌肉準備好做承重的動作。還沒起身前的搖晃動作確實能刺激本體感受,提高從髖部以下到腳底的協調性和凝聚力,然後她從坐姿站起來就不覺得痛了。

第二步左右平衡

站著,雙腳平行,雙腳間的距離大約是5-8公分。移動髖部,讓重心輪流落在兩隻腳上。

看看哪一邊感覺比較舒服,就往哪邊移動。等待10-30秒,然後回到中間,再度檢查左右是否平衡。

第三步前後平衡

開始的姿勢同上,重心前後移動。注意把重量向前放到前腳掌還是向後放到腳後跟比較舒服。採取比較舒服的姿勢,保持10-30秒。然後讓重心回到中間,再度前後檢查重心。

參考書籍

《疼痛自療全解(改版)》,商周文化出版,露恩.歐弗麥爾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陪你跑 的精彩文章:

跑步真的會讓你變成大象腿?
舒緩膝蓋疼痛的 4 種按摩方式
《葵花寶典》之 俯卧撐

TAG:陪你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