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敗得最糊塗的一場戰役

中國敗得最糊塗的一場戰役

公元1427年,9歲的朱祁鎮即位,成為大明帝國第六代國家領導人,即明英宗。英宗即位後,自然不能親自處理國家大事,張太后垂簾聽政。但她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懂國事,就把一切政務交給內閣大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處理。

7年後,張太后病逝,三楊或老、或死、或辭職。英宗開始重用自己喜愛的人,王振便出任宦官中權力最大的司禮太監。司禮監總管宮中宦官事務,提督東廠等特務機構,替皇帝掌管內外一切章奏和文件,代傳皇帝諭旨等,實際上就成為皇帝的代言人。

王振,原本是民辦教師,迫於生計,自閹後進入皇宮。英宗信任王振。凡是王振說的,他馬上就相信,而且認為是最好聽、最正確的。這也是正常的,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太監也不例外。

從此,王振結黨營私,把死心塌地依附於自己的心腹如馬順、郭敬、陳官、唐童等,都安插在各個重要部門。這樣,從中央到地方迅速形成以他為核心的朋黨集團。

對於那些稍有不服、甚至要和自己分庭抗禮的官員,王振的打擊和報複決不留情。比如,公元1443年,炸雷擊壞奉天殿一角,皇帝秘書劉球提出,這是皇帝懶政造成;要求皇帝親自處理政務,不可使權力下移"等建議。王振大怒,立即下令逮捕劉球入獄、處死和把屍體肢解。

還有一次,駙馬都尉石碌在家裡責罵自家太監。王振兔死狐悲,下令逮捕石碌投入死刑犯監獄。即使是後來鼎鼎大名、錚錚鐵骨的于謙,也因為不給他送禮,被冠以對皇帝不滿的罪名判處死刑(只是在山西、河南人民散布壓力下,才免於死罪)……

英宗對此全部贊同,他還總是稱王振為王先生,從不稱呼他的名字,以示尊重。王侯公主們眼看王振得寵,每次見到他都稱呼為翁父。其他官員更是不敢再給皇帝提建議;等而下之,他們見到王振只能是望風便拜,更有無恥者紛紛認王振作乾爹。

(影視劇里的王振)

在由王振引發的官場昏暗後,全國各地土地兼并嚴重,大批的無地農民流落聚集在湖廣浙地區,相繼發生了一系列農民起義,國家陷入混亂中,帝國軍隊大舉南下鎮壓叛亂。

中國有句老話是,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國家,當大明內亂不斷時,帝國的北方也遭遇大麻煩:瓦剌打來了。瓦剌本是蒙古部落之一,也先繼承部落首領後,向西攻克哈密衛,向東控制女真部落,成為蒙古高原的實際統治者。當他到明朝內亂不止、有機可乘時,他決定實現他的最終目的:消滅大明帝國。

公元1499年2月,也先按照每年的慣例,遣使2000餘人向明朝獻馬進貢、邀賞。王振主持朝政,他固執地減去馬價的4/5,而且不願意多給予賞賜。王振這麼做的原因,是他要依靠走私馬匹賺錢;而他走私馬匹的交換物,是讓他的死黨、鎮守大同的太監郭敬,每年私造大量武器,送給瓦剌。

瓦剌於是以明朝壓低馬價、減少賞賜為借口,於7月份分四路大舉攻打長城南側的內地。這也是大明建國90年來第一次面對蒙古部落的聯合入侵。帝國軍隊奮勇抵抗,大同戰區兩個司令官先後戰死,還是擋不住蒙古兵的進攻。

(明朝太監)

戰敗消息接連傳到北京城,王振強烈建議明英宗親征。他說:帝國軍隊這麼多人,嚇也要嚇死蒙古人了;如果嚇不死,那就吐唾沫淹死他們;最壞的情況就是,我們一路走過去踩死他們;打勝了您就能青史留名;這麼好的便宜,不佔就是王八蛋了。

23歲的明英宗被鼓勵得熱血沸騰,歷史給了我一個機會,我就要抓住它建立一番功勛;而且要快,免得蒙古人逃走了。他來不及考慮具體的操作性,立刻下令給帝都附近的軍隊:2天後出發打鬼子去。

第三天一早,明英宗急不可待的出發了,他的身後是50萬帝國軍隊和帝國多數的高級官員。出師不利的是:大雨不斷,行軍非常艱辛;第10天時候斷糧了,大臣們都餓得飢腸轆轆,士兵們更是怨聲不斷;最要命的是,有的軍人連刀槍都沒有,兩手空空就上了戰場。沒有充足的準備,是這次戰役失敗的第1個原因。

一些官員勸諫明英宗:這樣的天氣是上天要阻止我們前進呢,還是撤退吧。王振怒了,他把這些要求撤軍的官員都編入敢死隊,等著打仗時當炮灰。王振沒有過戰鬥經驗,但他的言行卻決定著戰爭進程,這成為戰敗的第2個原因。

(影視劇里的也先)當50萬帝國軍人到達大同前線後,士氣重新振作起來。但這時候的王振卻嚇壞了,當他看到陣地上一堆堆的屍體後,才知道戰爭不是砍敵人的頭,而是敵人有可能砍我的頭啊,我這分明是傻乎乎來送死啊。想到這裡,他立即攛掇明英宗:我們趕快回去吧。於是,當軍人們還來不及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明英宗再度下令:班師回朝。朝三暮四的命令,成為戰敗的第3個原因。

帝國軍人們準備沿著原路撤退,然而王振要求明英宗繞道他的老家蔚州撤回北京,他要衣錦還鄉,在鄉親們面前耍一次威風。但是這條路線靠近邊境,蒙古兵隨時可以追上來。官員們都知道這條路危險,但更知道王振的厲害,所以都一言不發,大軍就這樣走上死亡之路。

在快要到達蔚州時候,王振又一次犯傻,他突然想到:50萬軍人一路走過去,萬一踩壞了莊稼,故鄉人是要罵我的啊。於是他又下令原路返回。這麼一鬧,終於給了蒙古兵一個機會。王振的反覆折騰,成為這次戰敗的第4個原因。

8月14日,帝國軍隊走到土木堡,再繼續前行2小時就可以進入相距10公里的懷來城,在那裡,他們或者休整後再戰,或者安全撤退回北京,這也意味著這次親征就勝利結束了。

但王振擺明了就是天煞星,不折騰到死就決不罷休。他此時發現,蔚州故鄉人送他的10多輛車的土特產還沒有到。他下令就地休息,結果一等就是一個下午。他註定這輩子再也見不到這些土特產了,因為黑壓壓的2萬蒙古騎兵終於趕來了。王振的無知,造成了戰敗的第5個原因。

國防部長鄺焚建議,集中所有騎兵保護明英宗突圍去懷來城。這個建議遭到了王振的反對,他堅決不答應。鄺部長氣急了,揮著老拳就沖著王振打起來;王振也不示弱,揪著部長的頭髮鬍子,兩個人連滾打爬、邊打邊罵。等到明英宗和官員們終於拉開他們後,蒙古大軍合圍成功,大明帝國沒救了。王振的反常舉動,造成了帝國失敗的第6個原因。

帝國軍人結成軍陣,忍著饑渴堅持戰鬥,連續三天打退了蒙古兵的無數次進攻。也先眼看強攻不行,就假裝要議和,撤出搶佔的水源地。王振下令移營取水,當饑渴難忍的帝國軍人一哄而起、奔向河邊蜂擁著取水時,蒙古兵發動了突襲,他們一面高喊著脫下盔甲者不殺,一面肆意砍殺著失去武器的帝國軍人,50萬明軍全線崩潰,戰場變成了屠宰場……敵人太狡猾太殘忍,我們太幼稚太單純,成為帝國失敗的第7個原因。

戰鬥結束了,帝國軍人只有1000多人突圍,王振被樊忠用錘打死,明英宗成為俘虜,幾百名高級官員幾乎全部報銷,這就是土木堡之敗。

消息傳到北京,英宗弟弟朱祁鈺監國,官員們要求懲罰王振家人。王振死黨馬順還張牙舞爪,怒罵這些官員。包括王竑在內的中央官員怒不可遏,抓住馬順,拳打腳踢下,當場把他和另外兩個死黨太監毛貴和王長隨都打死了。接著,朱祁鈺下令:王振家族不分老少一律處斬;抄沒王振所有家產。

但經過這一番折騰後,強盛的大明由盛轉衰。後世發明了一個新詞no zuo no die(不作不死),用來解釋這次戰敗,最恰當不過了。

紅酋長品牌

A套餐、2瓶番茄紅素和300克黑枸杞,472元;

B套餐、600克黑枸杞和1瓶番茄紅素,472元;

C套餐、20瓶人蔘蟲草片,599元。

備註:您在後台留言,點贊數滿39個,獎勵一瓶人蔘蟲草片(88元);

點贊數超過99個,獎勵一瓶番茄紅素(236元)。本月內有效(包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番茄紅素 的精彩文章:

日本兵到底多厲害?燒軍旗的那些事
我們為什麼冷漠、不團結?
北京女子街頭學狗叫,原因是……

TAG:番茄紅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