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和性教育同樣重要的是死亡教育,我們卻從未重視過!

和性教育同樣重要的是死亡教育,我們卻從未重視過!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一起科學育兒




今天文章有錄音哦~





去年的秋天,我在紐約一家幼兒園的課外班做家長志願者助教,課外班的孩子都是3、4歲的年紀,班級里養了兩條金魚。快到冬天時,金魚死了,班主任老師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帶著孩子給兩條金魚辦了一場「葬禮」。在這之前,她還和孩子們進行關於「死亡」的討論,解答孩子的各種提問,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最後帶著孩子們把金魚放進一個紙盒,然後一起埋在了幼兒園外面的一顆樹下。




之後的兩周,他們還做了一本紀念金魚的畫冊,老師幫著把每個孩子要說的話寫在書里,旁邊還貼了金魚的照片,還有很多孩子們喜歡的貼紙。這個畫面一直在我心裡留下深刻印象,特別是一群孩子圍著一棵樹,認真地對著兩條金魚

說再見,說謝謝陪伴我們的日子,我們會想念你們的。






當時的這個場景觸動了我自己童年的回憶。我的第一個動物夥伴是蟈蟈,在我大概3歲的時候,陪伴了我一整個夏天,每天醒來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它,喂它吃毛豆。




到了秋天,某一天早上,我起床去看它,它不見了。我當時難過的大哭,媽媽告訴我,它死了,扔了。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死」,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死了」就要「被扔」的。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

我就活在擔心裡,

我擔心我會死,然後就被扔了。




第二次知道「死」,是我5歲的時候,一個遠房姨奶奶過世了,我再一次聽到大人嘴裡提到了「死」。我已經不記得當時我是否還擔心「死了被扔」,但我記得我問了媽媽,姨奶奶怎麼了?




估計媽媽當時怕我擔心了,告訴我,姨奶奶睡著了。於是,

我又開始擔心「自己睡著了」也會死去。

我不僅擔心自己,我開始擔心媽媽也擔心外婆。我記得特別清楚,我當時對外婆說,外婆,你不要睡啊,你睡了就要死了。外婆伸手打了兩下我的嘴巴,她覺得這是「觸霉頭」的。






這就是我人生最初關於「死亡」的記憶,那時的我是困惑和恐懼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那場金魚葬禮深深觸動了我。是的,「死亡」這個話題很多成人都想迴避,但不談不代表不存在,我們的孩子更加需要父母的解惑和支持。




和性教育啟蒙一樣,如何談論死亡是需要根據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來調整的。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和學齡前的孩子(也就是大概2~5歲)談論死亡。







媽媽,什麼是死?




當我們對孩子描述「死亡」時,

不要用那些隱晦的比喻,不要以為這樣可以讓孩子像我們一樣感受好一點。

就好比我小時候媽媽說的「睡著了」,這就直接讓我聯繫到了自己每天睡覺的行為;還有的父母會說「離開了」,這就會讓孩子擔心父母外出購物離開一會是不是也就「死了」。




最好的解釋就是提供更加具象的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

比如可以說,

「XX死了,她不能再呼吸、吃飯、走路、說話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基本生存需求非常明白,這樣的解釋更容易讓他們接受理解。




提供簡單卻清晰的回答,就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

之後,我們可以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根據她的新提問,慢慢幫助孩子擴充知識庫。







媽媽,你什麼時候死?




當孩子第一次接觸「死」這個話題後,他們的小腦袋就會開始自我消化吸收。然後我們就會遇到孩子問的很多奇怪,甚至非常粗魯的問題,常常會讓我們很生氣,甚至覺得這是在「「咒我們死」。




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學齡前孩子問這個問題時,他們對於「死亡」還是一知半解。

他們認知里的「死亡」是暫時的,也許就像奧特曼沒電了,充一下電就又復活了;或者像海綿寶寶那樣壓扁還能再站起來。

這對他們來說,

「死亡」是件很酷的事情。

所以他們蠢蠢欲動想了解,什麼時候媽媽可以像「奧特曼」那樣,什麼時候自己可以像「奧特曼」那樣。




另一種可能性是,現實生活中發現的事讓他

產生擔心了,

也許是家裡親戚的離世,他看到了大家都很傷心難過,也許是同學之間在談論。他開始擔心自己。

他真正想問的是,媽媽死了,誰來照顧自己。




當我們解讀了這個問題後,其實就不難發現,孩子不是「咒我們死」,而是真的有不理解。這時,如果我們簡單粗暴地回應,不準問這樣的問題,誰教你的啊,就不利於孩子對於死亡的理解了。




不管是基於怎樣的原因,當孩子問了這個問題後,我們可以這麼回答

,「媽媽還會活很久很久,媽媽會等到你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後才會死」。

如果你感覺到孩子是擔心無人照顧他,可以多加一句,

「即使媽媽死了,你還有爸爸、XX、XX,他們都會照顧你的,大家都會很愛你的。但是媽媽一定還會活很久很久」。








媽媽,生病了就會死嗎?





這也是很多孩子會有的困惑,因為很經常的,我們會告訴孩子,「XXX生病了,所以他死了」。

但孩子無法理解,原來生病也有輕重之分,

於是當他們發燒感冒時,會出現特別大的反應了。有時,父母就會疑惑,孩子小時候並沒那麼嬌氣啊,為什麼大了,一點點小毛病就各種虛弱鬧脾氣呢?




有一種可能性就是

生病喚起了孩子之前還並不怎麼理解明白的「死亡」概念,

之前我們的隨口的回答就像種子一樣埋在孩子的心裡,現在當他經歷「生病」,他突然就把這兩者聯繫了起來。




因此,當我們和孩子說「XX生病了,所以死了」的時候,

請一定要多加一句,

「只有生很重很重的病時,人才會死。大部分人都會活很久很久的」。








抓住其他機會談論「死亡」




死亡教育遠遠不該當真的發生家庭變故時才開始的,很多孩子從1歲半開始就接觸到「生命」:

地上的落葉、死去的昆蟲、或者是自己的寵物離世了,這就該是我們第一次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機會,

就好比我文章開頭分享的那個幼兒園的故事。




很多時候我們對於小動物的死去,就像我媽媽當年做的,隨手扔了,抽水馬桶抽了。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折射了我們成人內心深處對於這類話題的害怕、恐懼和不安,這就很難真正地去幫助孩子理解「死亡」。




死亡這個話題的討論,歸根到底是生命的教育,如果我們真的可以接納生命是有始有終的過程,也許我們就更能坦然面對孩子的這些問題。




我買過不少關於死亡話題的繪本,推薦一本我最喜歡的

《一片葉子落下來》

。這本書不僅僅是給孩子的,也是給我們所有成年人,曾經缺失死亡教育的成年人。




我把這本書的中英版本的照片都放上了,書的封面可能會因為版本不同而有所改變,大家關鍵看書名和作者名字。大家各大電商網站自己搜搜哈,我只能幫到這了:)







摘錄一段書中的話送給大家:




「春天變成夏天你不害怕。夏天變成秋天,你也不害怕。


這是自然的變化。


那麼,你為什麼要害怕這個死的季節呢? 


有一樣東西比樹更強。這就是生命。


它將永存,我們大家全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我們活過,是為了享受太陽和月亮,是為了過那麼長一段快樂時光,是為了把影子投給老人和孩子,是為了讓秋天變得五彩繽紛,為了看到四季。


難道這還不夠嗎?」




「媽媽,你會死嗎?我會死嗎?」


「孩子,我們每個人都會死,但我們現在都會活很久很久。就像樹上的葉子,我們曾經絢爛過,最終落下。但到了來年的春天,新的樹葉又會長出來,就像寶寶出生一樣」。


「哦, 原來生命是有連接的」......




希望讀完今天這篇稍有沉重的話題,你獲得的卻是滿滿的愛和力量。因為死亡教育,就是關於愛的生命教育!




推薦閱讀


點擊標題直接看文章




我們有錢嗎?那人為啥坐輪椅?孩子的尷尬問題這麼答


媽媽你為什麼有乳房,我沒有|和孩子一起聊聊身體吧


性教育只是告訴孩子「身體不能讓人碰」,你這是在敷衍啊!


保護孩子求知慾就要回答他的每個「為什麼」?大寫的錯!(附音頻)


社會「兇險」,這才是家長幫助孩子「金剛護體」的第一步


養育孩子過程中,愛與溺愛的尺度在這裡






大J,坐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微信公眾號:

大J小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J小D 的精彩文章:

開售|B Toys鬃毛積木,觸覺開發、認知啟蒙、空間搭建能力培養好幫手
明日開售|聰明玩具庫-B Toys鬃毛積木,觸覺開發、認知啟蒙、空間能力培養
防雷區|據說每天這個時間段,父母孩子都最容易發飆!
開學第一天我就被老師懟,培養孩子,父母請從這點做起
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講真,你自己一周有幾天不想去上班的?

TAG:大J小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