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是他們造就了一個詩意的中國,一生只做一件事

是他們造就了一個詩意的中國,一生只做一件事

感謝所有來自民間的匠人們

煥發傳統文化的當代生命力

讓幾近消失的家園得以傳承

向民間匠人致敬

更多關注手藝人,

尊重手工匠人

尊重他們樸實的人生智慧

尊重他們的稚拙藝術態度

尊重他們刻苦的勞作精神

失落的詩意中國

因為作為詩意中國最重要的載體-古代建築正在受到人為和時間的摧殘。而建築他們的匠人,也開始成為沒落的人群。匠人,曾經作為中國文化的脊樑的群體,正在消失。這篇文章,就是希望讓更多的人能關心和尊重他們,讓匠人重新成為中國文化的脊樑,讓詩意中國重新綻放。

在當代中國,曾經輝煌的古建正在慢慢失落,曾經的璀璨,正在被人為和歲月所摧殘。散落阡陌山野的古代建築,昔日白牆黛瓦,一片歡聲語,今日殘垣斷壁,無處話凄涼。詩意中國,正在悄悄失落。

垂花落、牛腿碎、月梁斷、青瓦散、金柱折、雀替殘。隨之消失的還有:風土、人情、故事、回憶、歷史、文化、手藝、家園。以及中國的美,民族的魂。詩意中國,正在慢慢失落。

守(手)藝人—中國文化的脊樑

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古建迫切需要得到拯救,重獲新生。但它們永遠離不開一群這樣的人--他們,用世世代代耳口相傳的古老技藝,「手」護著中國人的家園和歸宿,他們有匠心,有匠道,有匠仁。

「手藝人都是極普通的人,他們大多數沒有很高的學歷,只是完成最基本的義務教育,然後為生存就立即去拜師學藝??手藝人的工作其實就是他們的人生本身,那裡邊有許多自古以來的智慧和功夫,甚至還包含了這個文化的歷史」——日本 鹽野米松

拿什麼拯救你—詩意中國

繪圖

程世忠(繪圖師):「古建築修復有幾個特點:一、費腦,在沒有測繪圖紙的情況下,要把整棟建築裝進腦子裡,然後原樣裝起來;二、危險,修復和重建都不能依靠機械幫忙,需要木工親自爬上爬下,完全手工調試;三、錢少,這個工作要求慢工出細活,所以工期慢、效率低是正常的,收入也因此大打折扣。」

雕花

厲陽君(雕花師):「古建築修復最忌快,因為雕花時需要邊雕邊琢磨的,有時候我們會雕一刀,就會坐下來到旁邊喝喝茶想一想,人放空心放空手放空。我一直想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可以慢慢做自己喜歡的事,沒人催沒人逼,工作節奏和自然時令合拍,不緊不慢地做出自己滿意的東西??。」

大木匠

程武(大木匠):「有了好材料還的有好工具,雖說現在都用上機器幫忙了,但我們老木工還是習慣用那些跟了自己一輩子的傢伙們,他們大多數是我們親手做出來的。雖然自己做工具痕麻煩,但是用起來稱手稱心。」

羅根才(大木匠):「我不算老,現在能幹古建營造的基本都是我這年紀,我要是不幹,在家裡和老婆插秧種茶,養雞養鴨,那是人閑心累,一想到這麽多老房子爛在那裡沒人管,我真的睡都睡不好。所以只要不太累,身體扛的住,就要繼續下去,希望外孫們長大了,能看到我小時候看到的那篇呈坎風景,這樣他們就能知道家的模樣了??。」

磚雕

江越強(磚雕匠):「歲月留痕,轉雕和古董一樣,只要經歷時間的細細打磨,才能呈現出含蓄溫潤之美,原來稜角分明的刀痕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流暢、自然、光滑的手感、線條。其實做人的道理也是這樣,每一次困難就像一刀刻印,會在身上留下痕迹,一開始肯定是痛的,但是若干年後,這些刀痕都會從表面消失掉,轉而變成內在的財富,讓你更圓潤更通達。」

石雕

孫張仁(石雕匠):「我一輩子都在給石頭打交道,哪種石頭什麼個性早就一清二楚。蘇州的金山石最硬,不容易雕,稍一用力就會爆掉。紹興的東湖石太嫩,雖然雕起來輕鬆,但是不扛雨不扛凍,容易開裂。總得說來老石頭好過新石頭,前者不吸水不開裂更牢固。」

賞中國建築之美

內容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V&A 在上海展出 180 雙有故事的鞋,主辦方是興業太古匯
以撲翼機為靈感的玩具,會讓你對飛行的細節上癮
全球動植物大多面臨滅絕,海龜的數量卻在增長
建築師如何利用互聯網介紹自己及作品?這事甚至有個獎
UFC 現場第一次落戶中國大陸,它都做了什麼功課?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