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讀史明理:他是救時宰相,三起三落,終因兒子下屬收禮引咎辭職

讀史明理:他是救時宰相,三起三落,終因兒子下屬收禮引咎辭職

唐代有一位宰相叫姚崇,他歷經高宗、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五個皇帝,在其中三朝當過宰相,可謂權傾一時。

姚崇出身於官僚家庭,年輕時喜好逸樂,年長以後,才刻苦讀書,大器晚成。歷任武則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時宰相」之稱。特別是在玄宗朝早期為相,對「開元之治」貢獻尤多,影響極為深遠。

姚崇

然而他的仕途並不順利,他當宰相時,三次被免,又三次復職,經歷傳奇。

武則天在走向皇位過程中,實施酷吏政治。在姚崇努力下,武則天下決心廢除酷吏政治。不久,因被誣陷而被貶的狄仁傑、魏元忠等一批大臣重返朝堂。過了一年,在狄仁傑的建議下,武則天將姚崇列入宰相行列。

第一次被貶,是因為武則天身邊的張易之、張昌宗兩個男寵。

武則天

一次,術士告訴張昌宗「有天子之相」,但須到偏遠的定州建造寺廟才行。於是,「二張」讓10名高僧去定州造寺廟。此舉遭到身為宰相的姚崇的果斷反對,「二張」便在武則天那裡吹「枕邊風」,誹謗姚崇。武則天經不起「二張」的軟磨硬泡,只好撤了姚崇的宰相職務,改到偏遠地方任職。第二次是姚崇回朝復職,參與了迫使武則天退位政變。政變成功後,大臣們都為大唐復國而高興,姚崇卻在見到年老的武則天時哭了。這傳到唐中宗的耳中,唐中宗罷免了他的宰相職務,貶為亳州刺史。第三次是唐睿宗時,姚崇又被任命為宰相。正當大臣們想改革弊政時,唐睿宗之妹太平公主反對改革,並企圖廢掉支持改革的太子李隆基。姚崇再次挺身而出,卻被加上離間皇室關係的罪名,又一次被貶出京城。此後,唐玄宗李隆基繼位,太平公主的黨羽被消滅。李隆基即招姚崇回京,拜姚崇為宰相。

唐玄宗

面對皇帝的邀請,姚崇沒有輕易答應,而是給皇帝提了10個條件。集中來說,主要是「精簡刑法,行仁恕之政;疏遠佞臣,不聽誣陷之詞;限制女寵,禁止宦官貴戚干預朝政;減輕苛稅,以利民生;待臣以禮,不得任意屠戮無辜」等。聽了姚崇的10個條件,皇帝很爽快地全盤採納,並全力支持姚崇逐條落實。這次,姚崇任宰相三年,實行了選賢任能、獎勵清廉、懲治貪官、愛護百姓的清明政治,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

從武則天執政開始,貴族地主廣建佛寺,玄宗採納姚崇建議停建佛寺,禁止百官與僧尼交往,並清理寺廟,一舉查出用入廟為僧的辦法逃避賦役者1.2萬多人,均勒令還俗。

716年北方發生蝗災,地方官與農民對蝗蟲視若神明,焚香叩頭,姚崇力排眾議,採取有力措施滅蝗,並親自督促,終於戰勝災害,獲得豐收。

但是他兒子姚彝、姚異,喜與賓客往來,接受賓客饋贈,招致朝臣和社會人士的批評,影響姚崇的聲譽。他的同僚中書趙誨,深得姚的信賴,在一次接待中私受「蕃人」珍貴禮品,遭到玄宗究問,下獄處死。姚崇一方面承認趙誨有罪,一面又設法營救,玄宗對此十分惱怒。姚崇自此憂懼不安,多次向玄宗提出解職歸田的請求,並推薦宋璟以自代。玄宗因之免去了他的宰相職務,以開府儀同三司的待遇讓他歸養。

721年9月28日,姚崇去世。去世前遺命家屬不請僧道祈求「冥福」,這在封建官僚中亦屬少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什麼?如今的妝容都是中國古代的女子玩剩下的,天天不重樣!
這個將軍為守城池,就把妻妾殺掉當軍糧,流傳後世卻被稱為英雄
真邪門?40萬大軍都沒挖開的帝王陵墓!
唐朝的三個傳奇女人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