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參加四次起義的早期將領,卻成為龍套,幸或不幸?

他是參加四次起義的早期將領,卻成為龍套,幸或不幸?

文||丫丫個敏

歷史既很客觀準確,同時也會疑雲密布。有的人,躲過槍林彈雨勝利走進新時代;有的人,滿身遺憾被迫淹沒進歷史塵埃。

用馬克思主義辯證觀點和毛主席實事求是原則,我們毫不諱言地承認,在兵荒馬亂的革命年代,並不是每個人的所作所為都能準確記載,冤屈和悲壯並不鮮見。

小編要說的人物,叫徐光英,是中國革命早期將領。

徐光英1917年前往法國勤工儉學,同周恩來、鄧小平等人相識並接受共產主義思想。1927年從莫斯科回到上海,成為周恩來實際負責的中央軍委的首批成員。

1927年3月中旬,北伐軍對上海形成包圍圈,守軍軍心動搖,工人和民眾革命情緒高漲,周恩來決定組織第三次武裝起義,徐光英參加並領導此次起義,並取得勝利。

1927年8月1日,徐光英參加南昌起義,葉挺24師為起義主力,而徐光英正是該師參謀長,參與指定起義計劃,並領導作戰行動。

然而,因為起義失敗,遭以李立三為核心的中央臨時政治局擴大會議的否定,受到「留黨查看」處分,同時受處分的還有:毛澤東、張國燾等多人。

1927年12月, 徐光英又參加廣州起義,以總參謀長身份策劃領導軍事行動。

廣州起義失敗後,李立三主導的廣東省委,將全體起義領導人給予處分,徐光英被開除出黨。

1929年6月,又以廣西教導總隊隊長身份,策劃和參加百色起義。中間被安排前往越南購買軍用飛機,然而飛機還未買到,起義就已經失敗,徐將款項交還贊助人弟弟。百色起義另一位領導人徐昌,首先認為他撒謊,後來被證實後,又說款項不應歸還應列為起義經費。

總之,兩次受到嚴重處分,一次又被嚴重誤會,令徐光英十分懊惱沮喪,從此離開黨的隊伍。

後來他與葉挺一起,參加過反蔣的「福建事變」,抗日戰爭期間也與戴笠有過工作合作,曾任南寧中將警備司令。1936年,路過延安時,毛主席還專門請他吃飯,也受到朱德總司令的熱情接待。

徐光英沒有參加內戰,1946年申請退役,之後移居香港,直到1984年辭世,享年85歲。

小編最後想說的是,幸與不幸,並不好下結論。

首先,在我黨早期,在李立三、王明左傾冒險主義主使下,張國燾、夏曦等人又不知道冤殺多少人。黨的道路本身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毛主席的地位也是在反覆錯誤中被推上主導地位,所以一些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所難免。

其次,即使勝利迎來新中國,也有可能在後面的一些運動中受到衝擊,也未必能夠善終。

人生在於過程,更在於善終。徐光英雖然被誤會而沒能成為開國將領,看似黯淡無光,但安詳終老,也不失為另一種成功與補償吧。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人生有一點阿Q精神,並不失一件壞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