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的背後是政治力量的博弈
到目前為止,幾乎每個人都明白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金融危機與國家的政治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全球化的今天,無論是經濟還是信息、貿易、生態等看似純粹的一些無政治因素的行業與國家安危聯繫越來越緊密。他們猶如戰爭一樣,讓人們不寒而慄,甚至有很多人將金融戰、貿易戰、生態戰等一些「競爭行為」稱之為「沒有硝煙的戰爭」,可見,人們對戰爭觀和國家安全觀的不斷更新。
而存在於經濟領域內的競爭行為,在之前還只是作為戰爭的資本,如今卻直接成了「戰爭」的前沿地帶。經濟戰爭看似沒有硝煙,但對國家經濟的破壞和財富的掠奪相比傳統意義上的戰爭有過之而無不及,經濟競爭行為的破壞有時候遠遠超過了戰爭的破壞力。
早在2002年,金融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在《金錢聯繫》一書中一針見血地指出:貨幣的主要功能並不在於使世界運轉起來,它自始至終都是與戰爭密切相關的政治事件。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只是改變了資本流動的方式,並沒有改變其追逐利潤最大化的本質。為爭奪經濟利益和地緣戰略優勢而發動的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已經昭示世人:全球化時代雖然各國利益相互依存,但並不足以阻止美國的戰爭衝動,全球化也不過是影響它利弊權衡的一個砝碼而已。
由此我們不得不承認: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金融利益可能出現類似戰爭性質的衝突實數難免。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讓我們知道:如果我們不能突破對戰爭概念和國家安全理念之間的傳統思維模式,那麼,最終可能導致的將會是將國家安全陷於危境。
國際間為了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政治角力和利益之爭已經漸漸展開。當然,無論從哪個方面看,人類的理性與智慧都是在每一次的教訓中成長。國際間的利益已日趨錯綜複雜又相互依存,國家之間的比拼很難付諸武力,加之高科技的發展,促成了許多威力極大的新型武器,這也大大提高了人類遏制戰爭、化解戰爭危險的理性和能力。面對當前的金融危機,作為相互依存的各國,都無法置身事外,也難以單獨面對,於是,我們看到了各國政府紛紛出手救市。儘管我們期望通過國際社會的合理抵禦和平化解危機,打破經濟危機與戰爭行為相伴的怪圈,避免重現歷史。但是,我們仍要看到,在這場蔓延到世界各國的金融危機背後,國際間政治角力和利益之爭在悄然上演。
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我國政府和人民勢必會積極地參與到國際金融合作與應對危機之中。對於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言,穩定自身的經濟與金融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客觀評估這場全球金融危機可能引發的一切後果,努力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和化解金融危機風險的能力,維護好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偉大成果和良好發展局面,這將是我國對世界最重要的貢獻。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問
書名:守衛財富——調整你的理財思路
作者:世紀藍海理財中心 編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定價:¥21.80


※中國偉大公司:機會、困難和阻力
※什麼是偉大的公司
※從《瓦爾登湖》里品出世與入世
※沙龍審美,高貴如馬奈也不得不屈服
TAG:書問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