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紋身前必看:顏料顆粒的「人體奇幻漂流」

紋身前必看:顏料顆粒的「人體奇幻漂流」

紋身前必看:顏料顆粒的「人體奇幻漂流」

為了能讓紋身圖案持久不脫色,紋身師們要在紋身者的皮膚上刺出數百個小孔,伴隨著每戳一下的痛感,就有一點墨水落在表皮之下密布血管和神經的真皮層上。好了,成分不明、目的地不明的墨水要開始「人體奇幻漂流」了。

墨水去哪兒了?

大多數紋身顏料通過皮膚進入人體後會停在原地。它們被「困」在巨噬細胞或成纖維細胞中,然後在皮膚表面顯現出來,組成那個讓你糾結了好久的猛禽猛獸圖案,或者一句拽上天的話。

可還有一部分沒聽你話的墨水,它們又去哪兒了?

研究人員通過更加細緻地研究發現,這些墨水中的顏料顆粒不僅會在人體內「旅遊」,還喜歡擠熱門景點——淋巴結,並且到達目的地之後立刻選擇定居。

這項發現來自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的化學家Ines Schreiver和她的團隊。他們在研究論文中說,過去幾十年里一直有來自病理學家的報告,聲稱有紋身的病人的淋巴結切片顏色不同尋常,指出紋身者體內發現有色素堆積和淋巴結腫大的情況。

Schreiver研究團隊還參考了其他一些研究,比如2015年刊登在《美國產科與婦科學雜誌》(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上的研究描述了這樣一個情況:醫生們對一名宮頸癌已擴散至淋巴結的女性進行了手術,直到腫瘤被切下來之後他們才發現,那些看著很像惡性細胞的東西,其實是沉積的紋身墨水顆粒。

神秘顆粒又是啥?

想必讀者看到這裡多少覺得哪裡有點不舒服。畢竟誰也不想莫名其妙的東西留在體內,而自己還不清楚那是個啥!

想搞清楚這個就得做試驗。Schreiver研究團隊選定的研究對象有點嚇人:6具屍體,其中4人生前曾紋身,另外兩人則沒有。通過分析研究對象的淋巴結,研究團隊確定了神秘顏料顆粒的大小以及成分:它們是直徑小於100nm的納米顆粒,其中最常見的是炭黑和二氧化鈦(TiO2),其中後者為無機白色顏料的主要成分。要命的是除了前面這些無害的成分外,研究人員還在屍體淋巴結中發現了鈷、鎳和鉻等具有防腐作用的有毒重金屬元素顆粒,它們是用來維持顏料色澤的,可不是為了給屍體防腐。

神秘顆粒的真實身份,簡言之,就是你不想和它過一輩子的那些東西。

對身體有害嗎?

Schreiver認為,大多數紋身者是知道紋身行為可能導致皮膚感染的,但是他們並不會去想墨水進入體內後會產生什麼隱患,或者我們常說的副作用。

《皮膚學》(Dermatology)雜誌在今年5月時刊登了丹麥的一項研究成果,是說在小鼠後背「紋身」,一年後小鼠淋巴結和肝臟細胞內都發現了顏料顆粒。在小鼠研究首席作者Mitra Sepehri博士看來,既然顏料顆粒能到達肝細胞,說明它們曾同時沿著小鼠的血液系統和淋巴系統長途跋涉。這些墨水色素被發現時,似乎還經歷了一場戰役——肝臟中的枯否細胞(Kupffer cells,又稱肝巨噬細胞)嘗試「吃掉」它們。由此看來,人體免疫系統還是有對這些不速之客除之而後快的覺悟的。

Sepehri總結說這不等於否定顏料顆粒對人體有害。「就算我們知道了它們能在人類肝臟中沉積5到10年,是否對身體造成傷害還需要更長期的研究。」

也就是說,可能是人們擔心過度了?其實不然,與紋身墨水危害性一樣不甚清楚的還有它的成分以及對它的監管力度。丹麥2011年有研究稱,未開封的紋身墨水瓶有10%已遭到細菌污染;隨後一年,丹麥環境保護機構的研究顯示,約兩成紋身墨水含有致癌化學物質。在監管方面,美國的紋身墨水生產歸FDA監管,品類歸屬為化妝品。但FDA好像也在甩鍋,「考慮到公共衛生事業中其他一些更具競爭力的優先事項,以及先前此方面安全問題相關證據的缺乏,FDA慣例上不具備對紋身墨水色素添加劑進行監管的權力」。

所以全世界的紋身愛好者們要從此放棄展示自我的機會了嗎?當然不。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皮膚科醫生、激光和美容皮膚學主任Arisa Ortiz博士給出了最佳回答:「紋身在人類歷史中延續了數千年,這種勢頭現在也沒減弱。因此我們應該在紋身的過程和墨水的成分研究上多下功夫,以了解潛在的皮膚反應,好讓更多人放寬心去追求他們的愛好。」

參考資料: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抗凝葯華法林不良反應減27% 基因檢測又「立功」 了
一種新型測試,有效預測「老年痴呆」風險
抑鬱症患者易自殺 大腦炎症難逃責任
中關村發展集團科技金融超市成功落地中關村生命科學園
復星醫藥子公司的PD-1單抗獲美國FDA批准臨床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