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骨病高發!小心,下一個就是「你」!

骨病高發!小心,下一個就是「你」!

近年來,骨科疾病正逐漸趨向年輕化。據北京恆安中醫院骨科專家介紹,除了骨骼的退變會引起骨病,諸如損傷、不良習慣、錯誤姿勢等因素也可成為骨病誘因。骨病的高發人群,你是其中之一嗎?

1、老年人

在骨病發病因素中,年齡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生命活動中早期遭受的骨損傷在多年後才出現骨病,隨年齡增長,供應關節的血流減少,軟骨營養減少,加上負重分布的改變而發生骨關節疾病的發病率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患病率也隨之上升。

2、肥胖者

肥胖者關節負重增加,人體為維持重心會發生膝部的內翻畸形,使膝關節兩側間隙負重不平衡,導致退行性變,積累性的微小損傷可造成軟骨下骨的硬化改變,影響關節軟骨對關節負重的抵抗力,導致軟骨的退變而致骨病。

3、更年期女性

由於女性更年期後,女性激素的水平明顯降低、內分泌紊亂,因而影響骨骼中的代謝和鈣質的吸收,導致容易患上骨科疾病。

4、有外傷史

骨折如複位不好,關節面對合不齊容易很快引起骨關節由於外傷對骨質、軟骨的破壞,引起異常病理改變導致骨病。人們平時走路失足、樓梯踏空都可能造成對關節軟骨的損傷,成為發生骨病的潛在誘因。

5、某些特殊職業

如芭蕾舞演員的跖趾關節,紡織工的手,礦工的髖、膝關節,棒球運動員的肩、肘,足球運動員的足、踝、膝,拳擊運動員的掌指關節均易患骨科疾病。

人的一生當中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骨骼狀況,了解了這些情況,我們可以有效的避免骨科疾病的發生。10歲,骨骼在衝刺;25歲,骨骼最富有;30歲,身材開始走樣,骨頭開始走下坡路。專家提醒,一生骨骼是否健康關鍵看30歲前打的基礎!

10歲:骨骼在衝刺。此時人體對各種營養需求量很大,最渴望的是鈣質、維生素D及蛋白質食物,但也不能過量。

25歲:骨骼最富有。喝奶製品、曬太陽、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鍛煉,能為你的骨骼「加分」,但長期吃素、過度減肥對骨骼總量來說是筆「大開銷」,要避免。這是因為維生素D是脂溶性的,要想它起作用就需要脂肪的參與。

30歲:骨量維持期。30歲之前的運動、補鈣決定了一生骨量的峰值。也就是說,要保持骨的堅固,需要在30歲前就開始打基礎,如注意均衡飲食、多做運動、多曬太陽等。

40歲:骨頭開始走下坡路。這個年齡段的人骨量開始緩慢進入「流失期」,骨含量比高峰期時骨含量低2—2.5個標準時,就表明你被骨質疏鬆纏上了。因此除了要堅持之前的預防策略之外,還應視個體需要適當補充具有活性的維生素D和鈣。應加強鍛煉,每周做有氧運動,例如跳舞、跑步等,還可快走四五次。

50歲:積極治療預防骨病。繼續保持適量運動並適當補鈣;日常飲食上盡量保證充足的蛋白質和高鈣食物的攝入量,還要特別注意防跌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醫堂中醫養生 的精彩文章:

靈芝孢子粉的功效與作用!
打鼾——危害有多少
鼻癢、眼癢、嗓子癢:真相只有一個
肝硬化腹水名方
說說生活當中逼瘋你的時刻

TAG:世醫堂中醫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