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每次刷牙都出血?這4種口腔問題容易被忽視

每次刷牙都出血?這4種口腔問題容易被忽視

牙齦出血、睡覺老磨牙、口臭等很容易被忽視,但其實都是牙齒不正常的現象,很大可能是牙科疾病表現。

這4種口腔問題要注意

刷牙出血——牙周病

刷牙出點血嘛,小事一樁。幾乎所有人都對牙齦出血不陌生,但牙齒長期出血的你就沒那麼幸運了。可能你很早就被列入了「老掉牙」,甚至是「年輕掉牙」的名單。

導致牙齦出血的,其實是牙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牙周病。長在土壤里的大樹,一旦周圍的土壤鬆動、乾涸,那麼大樹也就無法生長。牙齒也和大樹一樣長在牙周組織中。如果不注意口腔衛生,牙周致病菌便會乘虛而入,形成牙菌斑、牙石,牙齦炎、出血也就接踵而至。

繼續發展下去,牙齒周圍的骨頭被吸收,牙齒鬆動便會慢慢開始,「老掉牙」真的不是危言聳聽。所以遇到刷牙出血的情況大家可別不當回事,及時去醫院進行牙周治療才是上上策。

睡覺磨牙——磨牙症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被磨牙驚醒的經歷,就算不是自己的,也有可能是躺在旁邊的……磨牙的原因多種多樣,情緒緊張、精神壓力大、牙齒咬合有問題、藥物因素等等……

如果你認為磨牙只是不好的習慣而已,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這是病,得治!磨牙症是繼說夢話、打呼嚕之後的第三大影響睡眠的疾病。磨牙是一種無意識的過程,它產生的咀嚼力非常大,是一般咀嚼力的 10 倍。

長期磨損牙可導致牙冠變短,引發牙本質敏感、牙髓病、根尖周病、牙齒折斷等疾病。嚴重的還會導致咀嚼肌疼痛,顳下頜關節疼痛、彈響等問題。所以,有磨牙症的話就儘早到去看醫生,即使找不到原因,也能戴上定製牙墊保護牙齒。

不可描述的味道——口臭

口臭可能是吃了某些有「味道」的食物引起的,也可能是口腔衛生不好、口乾症、吸煙或其他全身疾病引起的,而持續的口臭也是牙周病的危險信號,大家要注意。

每天至少規範刷牙2次、用牙線或牙縫刷清潔牙縫、定期看牙醫才能預防口臭。

嘴巴干,但不渴——口乾症

喝了很多水,還是覺得嘴裡干……其實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調查研究發現,30%~50%的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口乾現象。

除了腺體萎縮、吃太咸、喝水少等生理性原因外,很多疾病也會導致口乾。如糖尿病、貧血、免疫疾病、甲亢、長期戴假牙、唾液腺損傷等。此外,口乾患者還容易長蛀牙。

正確刷牙很重要

要想有口好牙 ,刷牙是必備技能。學會下面這三招,幫你擁有一口好牙。

WM形刷牙

橫向刷牙易磨損牙釉質大家都知道,但正確的刷牙方式也不是像很多牙膏廣告中的那樣,從上刷到下,再從下刷到上。而應該是上牙從上往下刷,下牙從下往上刷。

不過豎著刷則易把食物殘渣刷進牙齦縫裡,建議最好的方法是旋轉畫著圈刷。即上牙畫「M」形,下牙畫「W」形,這樣既能清除掉牙垢,又不傷害牙齒和牙齦最後每次刷牙應不少於3分鐘,用接近自己體溫的溫水效果最好。

飯後半小時刷牙

早上刷牙只能清新口氣,事實上吃完飯半個小時之後再刷牙最好,特別是晚飯30分鐘後刷牙更好,這對預防齲齒有重要作用。

牙刷別太大

牙刷頭的大小應該等於2個半到3個牙齒的寬度。如果牙刷太大,就可能夠不著最裡面的牙。牙刷每3個月更換一次。

預防口腔問題還要做什麼?

預防口腔問題還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戒煙,保持營養均衡

遠離煙草,合理飲食。保證平衡的營養攝入,尤其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K。

選擇正確的口腔用品

我們在選擇其他口腔護理產品時,也應該多花一些心思。尤其是針對牙齒間縫隙的產品,因為那個位置最容易有食物殘渣,引起細菌繁殖,從而導致一系列口腔問題。

這一類產品包括噴氣式潔牙器、牙線、齒間刷等,它們可以深入清潔兩顆牙齒相鄰的部位。所以,除了早晚刷牙,三餐或吃了東西以後,應該用這些工具,進一步清理一下牙齒的間隙。

定期看牙醫

為了保持牙齦健康,即使是健康人群也應該每半年到一年去看一次牙醫,洗個牙並讓醫生檢查一下口腔情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知識庫 的精彩文章:

瑪雅人作為一個神秘的存在,你好奇它的過去嗎?那就來看看這個石柱!
伽利略丈量地獄的發現
天才的數學魔法師與瘋子——約翰·迪伊
睡過了也頭疼,究竟是為什麼?
天空中最亮的那顆星星是哪個星球?

TAG:科學知識庫 |